APP下载

试论地方农业院校与农耕文化的传承

2013-04-02刘延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耕现代化

李 军,刘延琴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地方农业院校传承农耕文化情况不容乐观

地方农业院校在传承农耕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我国传统农业起着技术革新、提升效率、示范带动作用的地方农业院校,在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就实际情况而言,情况却不容乐观。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国的传统农业和农耕文化,也发源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它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且一直延续到今天[1]。农耕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农业生产习俗,如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及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及农业娱乐风习等等,非常丰富,也非常系统。本来,地方农业院校,尤其是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业院校,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色,和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的国情联系紧密,理应为传承、弘扬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乃至指导作用。但是,我国众多的农业院校,各有特色,各有优势,但这些特色和优势,主要是农林畜牧草业等传统的自然科学,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特色还不明显,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没有形成。因此,很多地方农业院校对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众多的地方农业院校没有立足实际,没有和本地实情结合,几乎千篇一律,没有自己鲜明的人文特色。

二、地方农业院校传承农耕文化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开始逐步萎缩甚至消亡,面临着历史性的窘境。农村的发展,应该说顺应了现代化的浪潮,并且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现代化社会,我们不可能再强迫农村回到古老而传统的农耕老路上去,不能回到老子所希望的那种所谓“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对古老而不合时宜的传统农耕方式的扬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既然如此,一些与农耕相关的文化和习俗的萎缩、消失,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那么,在现代化条件下,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耕习俗,显得迫在眉睫。

虽然传统的农耕方式在消亡,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进行抢救,大力保护。农业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应该集中和围绕“农”这一核心展开,凝练出本校特色、本地域特色。目前,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相继开始重视传统的农耕文化,建立了各种农耕文化研究机构,对农耕文化进行有力的传承和保护。比如南京农业大学在2012 年10 月19 日,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中华农耕文化展”,反响很大。又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黄河岸边的甘肃农业大学,在2010、2011 年先后成立了西北农村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农耕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配合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的政策,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工作。尤其是在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报告中,把文化大省建设作为报告七大部分内容之一,提出要着力打造甘肃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并做好了战略上的部署和安排。这个规划,已经得到了党中央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很快就会形成长远的政策导向。将来,每年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大,估计投资额度每年为300 亿人民币。这样浩大的文化建设和传承保护工程,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农业大学积极参与其中,承担农耕文化方面的科研和开发任务。甘肃农业大学依托人文学院,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应该大有作为。而这种情况,对全国其他各地的农业院校,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还有安徽农业大学,在2012 年3 月23 日,成立了“农耕文化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还在2012 年5月举办了“真牛杯”农耕文化展活动等。

三、地方农业院校传承农耕文化的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农业院校在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方面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如何形成地方农业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是摆在各地方农业院校面前的重大任务。不但要从指导思想方面建立明确的观念和思路,更重要的还要在实践中、在结合本地农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基础上,密切联合地方实际,扎扎实实深入农村,围绕当地“三农”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深入、全面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群策群力,制定出基本的、科学的长远规划,然后扎实推进。

(一)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其内涵的核心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2]。古代的“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直到今天的“三农”改革,核心体现的也就是民本思想。但现在很多人骨子里仍然是轻视农业、鄙视农民的。一些农业院校要么今天搞搞送农业科技下乡,要么明天搞搞示范合作,实际作用如同形式。因为在这些所谓的高等学府里面,真正关心民生、关心“三农”的思想还没有深入骨髓,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还远远没有植根于心底。农业院校有着同农业紧密联系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方面率先示范。尤其是地方农业院校应和本地、本省实情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比如甘肃农业大学,地处农业大省,毗邻黄河,在传承农耕文化方面独具特色。黄河母亲,滚滚东流,日夜不息,身边的校园,也应纯净美丽,文化气息浓厚。再比如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汉语言文学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些院校招生的一个手段,成为扩大办学、创收效益的途径,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汉语言文学以及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实际上,在传统文学和文化里面,与农业联系最紧密的就是传统的农业文学和农耕文化,精髓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农业文学和农耕文化方面,义不容辞,大有可为。

(二)确立和地方农业经济紧密联系、突出地方鲜明特色的实事求是思路

任何地方农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要考虑、研究本地和本省的实情,在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方面,结合实际大力扶持地方农业经济。脱离实际,南橘北枳,南辕北辙,只能是浪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比如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多旱少雨,土地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农业院校理应有针对性地多研发适合本地耕作的方式、技术,培育高寒农作物和动植物的优良品种,而不是搞所谓的现代化联产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甚至是所谓水田作业这样大而空、不切实际的表面文章。尤其是甘肃省,山高沟深,干旱少雨,传统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为主,传统的耕作方式也以小块耕种、小渠灌溉为主,所以,应该大力在这些传统模式下,力求针对性地研发、提高适合本省的农耕方式和技术,培育、优化适合本省的农作物。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农民,实地调研,而不是一杯清茶,呆在办公室装模作样、闭门造车。只有实事求是地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推动本地农业朝着地域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催生出对相关特色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三)重建和传承民风民俗,发挥地方农业院校主渠道和率先垂范作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农业和农耕文化,也积淀了悠久而丰富的民风民俗。两千六百多年前的管仲就曾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由于传统的农业和农民根深蒂固的劣根性,加之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民风民俗急剧倒退、恶化,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民风民俗,构建和谐新农村,地方农业院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通过教化,提高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社会风尚,才能建成和谐新农村。同时,开展广泛多样的健康娱乐活动,既使农民的闲暇时间能够充实,又能使其在娱乐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提高。另外,以前农村的很多习俗,尤其是农俗,要进行发掘、传承。如清明、春分、端午等,再如每年的祭祖、送寒衣等,相关农业的习俗,还如“动农”、“献天”等对上天、土地、农时的敬畏和虔诚等。当然,重建民风民俗,单靠教化也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通过立法,约束规范民众。尤其是要花大力气铲除农村的不良习气,如赌博、斗殴,以及老无所养等突出问题。民风民俗的重建,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循序渐进。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在重建民风民俗方面,应该发挥主渠道和率先垂范作用,而不是单纯地进行农业技术的指导,单纯地促进地方农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偏废,如果出现偏颇,农村的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教育

农民的市民化教育,迫在眉睫。目前,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但是由于各项政策对农民的歧视,加之农民自身的很多劣根性,适应不了城市化的转变。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如何结合农业的现代化,结合农民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城市化的教育,使得他们在城市化的转变中,具备相应的市民化素质和文化,是一个相当迫切的任务。最近,国家在加快城市群的重建,需要接纳亿万农民进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但是,如果对农民的市民化教育跟不上,那结果就是不伦不类的,而且还会衍生一系列棘手的后续问题。

(五)切实重视农业院校,加大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

农业院校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半壁江山”,是农业基础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渠道。但是,中国农业院校获得的政府投入,无论是与其需求相比,还是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比,差距都很大。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2009 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曾举例,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 工程中,前34 所大学中竟无一所农业高校。这使得985工程首期用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未能惠及农业院校[3]。这样的结果,使得地方农业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很多地方农业院校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极端落后,远远不能实现教学的现代化。教师的待遇和其他院校相比更是寒碜,导致大量一流人才流失,造成农业院校师资力量的严重滑坡和短缺,以及质量的下降。更致命的严重后果是,由于普遍对农业和农业院校的轻视和偏见,很多地方农业院校的生源严重低劣和短缺,造成了地方农业院校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农科专业在校生占全国大学生的比例在下降。柯炳生指出,近十年来,学习农科专业的大学在校生总数从11 万名增长到33 万名,增加了2 倍。但同期中国大学生总量增加了5.5 倍,农科专业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的比例,从3.5%降低到1.9%。中国的农业院校数量也在减少。目前,全国只有29所独立的农业院校,八个省份已没有独立的农科专业。浙江、上海、重庆等地的13 所农业院校已并入综合性大学,其招生规模和发展空间已大大缩小。所以,为了生存,为了招生而招生,还增设了五花八门的各种与农不沾边的专业,把农业院校搞成了大杂烩。长此以往,很多地方农业院校只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萎缩,最后甚至消亡。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地方农业院校的投入,重视农业院校的持续发展。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1.

[2]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战略研究与试验示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3]张艳玲.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农科专业学生应无条件免费[EB/OL].www.caijing.com.cn/2009-09-13/110248.2012-11-17.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耕现代化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边疆治理现代化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