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用药防治水稻大田主要病虫试验研究

2013-03-29刘久波蔡厚勇

湖北植保 2013年2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二化螟卷叶螟

郑 洲 刘久波蔡厚勇 吴 涛

(1.长江大学农学院 荆州 434025; 2.荆州市植保站 43402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气候等因素的变化,水稻病虫害在荆州市为害程度显著加重,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农民在防治病虫害上普遍存在选择农药品种不科学、用药时间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准确,导致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害抗性不断增加,使得农民收益下降。为了更好地选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2010年至2012年在荆州区马山镇进行了不同的农药组合,全程防治水稻病虫药效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0至2012年在荆州区马山镇城河村5组进行。

1.2 水稻品种和生育期

2010年,供试品种:丰两优4号(杂交籼稻),5月5日播种,6月2日移栽,全生育期135d;

2011年,供试品种:丰两优4号(杂交籼稻),4月22日播种,5月22日移栽,全生育期135d;

2012年,供试品种:丰两优香1号(杂交籼稻),4月22日播种,5月16日抛秧,全生育期131d。

1.3 处理设计

每年设三个处理:分别为处理Ⅰ:组合用药田(3 335m2)、处理Ⅱ:农民自防田(3 335m2)、处理Ⅲ:空白对照田(300m2)。组合用药设计见表1;农民自防田药剂有①30%爱苗EC,②5%井冈霉素AS,③1.8%阿维菌素EC,④48%毒死蜱EC,⑤75%乙酰甲胺磷SP,⑥80%敌百虫SP,⑦25%吡蚜酮WP,⑧20%氯虫苯甲酰胺SC。各种药剂使用方法按农民习惯;空白对照田不施药。

组合用药田实行常规叶面喷雾。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每667m2对水30L混匀喷雾。除2011年施用防治白背飞虱药剂24h内下起大雨,其他施药当日均为晴天。采用NS-20B型喷雾器喷雾,喷头1个,常用工作压力:0.3mpa。稻田灌排水及管理措施同其他常规田。在试验中,未使用过其它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

1.4 调查方法

1.4.1 二化螟

每处理调查3点,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枯鞘、枯心率,每点查100丛,调查白穗、幼虫死亡率,每点查200丛,与对照区枯心率和死亡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第一代二化螟,药后7d左右,调查枯鞘率;危害定型后,调查枯心率。第二代二化螟,调查白穗率,用剥查的办法调查残虫量。

1.4.2 稻纵卷叶螟

每处理调查3点,每点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卷叶率每点查100丛稻,调查幼虫虫口减退率每点查50丛,与对照区卷叶率和虫口减退率比较,计算防效。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在施药后7d调查虫口减退率,药后14d调查卷叶率。

1.4.3 稻飞虱

每处理调查3块自然田,每个自然田调查一个样本,每个样本平行跳跃法调查25点,每点调查4丛,将涂有肥皂水的白瓷盘伸入稻行间,摇动拍打稻丛,迅速统计白瓷盘上的飞虱数,计算减退率。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d、7d、14d、21d调查药效。

1.4.4 稻曲病、纹枯病

为害定型后,每处理调查3块自然田,每个自然田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蔸,共25蔸,统计总株(穗)数、病株(穗)数(记录 0、1、3、5、7、9级株/穗数)计算出病指及防治效果。

表1 三年组合用药品种及施药时间和剂量(每667m2用量)

1.4.5 理论产量

在各处理区,每个处理随机取5点,每点5丛,查每点的有效穗数,再随机取100穗调查每穗实粒数,测定千粒重,最后计算每处理的理论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2010年至2012年第一代二化螟平均枯鞘组合用药防效为88.52%~91.52%,比农民自防高10.77%~17.26%;第一代二化螟平均枯心防效组合用药为90.74%~97.86%,比农民自防高14.55个~25.29个百分点。2010年和2012年第二代二化螟平均白穗防效组合用药分别为90.38%、96.14%,分别比农民自防高34.79个和31.47个百分点;2010年和2011年第二代二化螟平均枯心防效组合用药分别为97.26%和85.74%,分别比农民自防高15.74个和7.76个百分点;2011年和2012年第二代二化螟平均残虫防效组合用药分别为91.53%、97.91%,分别比农民自防高3.96个和22.08个百分点。

2.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由表2可知,药后7d,2010年~2012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效组合用药为96.29%~97.65%,比农民自防高8.94个~24.34个百分点;药后14d,2010年~2012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效组合用药为97.43%~99.38%,比农民自防高2.92个~9.7个百分点。

2.3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表3表明,2010年组合用药第三代白背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 3d、7d、14d、21d 为 77.14%~85.96%,比农民自防高5.3个~16.77个百分点,在药后7d组合用药平均防效略低于农民自防;2011年组合用药第三代白背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3d、7d、14d、21d均低于农民自防田;2012年组合用药田第三代白背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3d、7d、14d、21d为71.04%~99.6%,比农民自防高1.6个~3.02个百分点。

表3表明,2010年组合用药田第四代褐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 3d、7d、14d、21d 为 51.77%~74.99%,低于农民自防2.7个~13.34个百分点;2011年组合用药田第四代褐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 3d、7d、14d、21d为 57.25%~72.54%,低于农民自防田25.74个~34.36个百分点。2012年组合用药田第四代褐飞虱平均防效在药后3d、7d、14d、21d防效 92.8%~99.17%,比农民自防高 12.6个~26.7个百分点。

表2 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表3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4 对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2010年至2012年组合用药田平均稻曲病防效较好,达68.59%~93.11%,比农民自防田高8.58个~34.95个百分点;2010年至2012年组合用药田平均纹枯病防效也较好,比农民自防高6.55个~12.95个百分点。

2.5 理论单产

由表5可知,三个年度组合用药田理论单产达 791.8kg~867.8kg/667m2,比农民自防田高23.6kg~107.2kg,比空白对照区高199kg~415kg。

表4 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表5 水稻理论单产单位:kg/667m2

2.6 用药成本

组合用药田药剂价格分别为:稻腾8元/15ml,艾美乐5元/5g,拿敌稳8元/5g,吡蚜酮3元/8ml。按2012年使用情况计算,水稻大田667m2用药成本为:稻腾8元×2袋×2~3次,艾美乐5元×1袋×1次,拿敌稳8元×2袋×2次,吡蚜酮3元×4袋×1次,需81元~89元。而农民自防田用药成本需200元~300元。组合用药每667m2节本111元以上。

2.7 安全性

观察表明,各处理区水稻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无明显异常表现,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

3 小结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稻腾、艾美乐、拿敌稳、吡蚜酮组合能很好地控制水稻大田主要病虫害,提高单产,且成本较低。在一代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及二代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10%稻腾SC 30ml/667m2各防治1次,对第一代二化螟平均枯鞘、枯心防效达88.52%~97.86%,对第二代二化螟枯心、白穗、残虫的防效达85.74%~97.91%,对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平均防效达96.29%~99.38%。在第三代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使用70%艾美乐WG 6g/667m21次,在药后21d平均防效达97.18%。在第四代褐飞虱若虫高峰期使用25%吡蚜酮WP 30g/667m2防治1次,其平均防效达92.80%~99.17%,使用100g/L酷毕SC 40ml/667m2防治第四代褐飞虱,其平均防效仅为51.77%~74.99%。在拔节期及破口抽穗期各使用1次75%拿敌稳WG 10g~20g/667m2防治大田纹枯病、稻曲病,其平均防效均在 85%左右。组合用药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农民自防田,高出23.6kg~107.2kg。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二化螟卷叶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