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开高考政治解题“雾里探花”的魔咒

2013-03-27王德明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审题内涵

王德明

探究题已经成为新课程下高考政治命题的一种新的题型。高考政治成功解题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有效审题。审题不清,势必堕入“雾里探花”的美丽陷阱,产生“水中捞月”的后果,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做到科学有效审题,就要在审题过程中正确处理背景材料和设问的关系,在平时学习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深挖在设问中隐藏的信息,“睁开”政治主观题正确审题的“慧眼”,分别找到相应教材和材料的范围及具体内容规范分析和解答问题。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政治11期\335.tif>例题 (2012年江苏卷,第37题)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

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

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

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

(2)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通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

(3)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参考答案略)

首先,明确探究试题的要求。

如本题解题要求是“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可见,探究型主观性试题大多需要综合探究。这就需要同学们学会综合背景材料知识和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教材知识是调动所学的政治学科内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以关键词为中心的知识小专题,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同时在试题中找到一个切口,重新编辑教材,形成一个知识专题,造就一个知识体系,以应对高考政治命题中多角度分析和理解的要求。

其次,关注探究设问的层次。

探究型试题一般都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设问,此类问题的解答有较大难度。有人认为所谓的探究题就是几个简答题简单的相加,这个想法割裂了探究设问之间内在的联系。事实上,探究题的几个设问既能自成体系,又存在着可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这要求我们在把握几个设问之间区别时,可以把综合探究的几个设问分别当作简答题来看待,注意把握各个设问的要求。

如上例的第一个设问要求从唯物史观角度探究原因,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第二问就是提升文化内涵的经济和政治建议,即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关键是“提升文化内涵”。第三问是设计提升文化内涵的活动方案,并分析其中的意义。显然,三个设问以“提升文化内涵”为主线,分别从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分析到针对性地解决文化内涵缺乏问题,再到设计活动方案,分析提升文化内涵的意义。几个设问的回答又不是孤立的,而是结合材料共同解决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缺乏问题。如第二问的措施就是在第一问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第三问的设计活动方案可以说是第二问措施的细化。可见,如果不注意三个设问之间的区别,就无法科学有效审题,有可能导致三个答案均不知所云,或者答非所问,张冠李戴。因此,探究题的正确解答需要同学们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再次,辨清探究问题的关键。

我们一再强调解答政治试题过程中,审题的顺序是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在设问和材料中挖掘关键词回归教材,实现教材与背景材料的无缝对接,实现有效答题。

如上例中第一问的关键词是“历史唯物主义”,据此回忆教材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再根据设问中“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原因的探讨可以明确,文化内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当前传统节日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同步,再回归教材可以确定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再如第二个设问的首要关键词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如果同学们的回答即使言之有理,但不是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角度回答,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对于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建议,必须清醒地找到建议的对象和行为主体。如经济生活角度可以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支持,企业的生产发展以及消费者的文化生活消费等角度思考和组织答案;政治生活角度主要侧重于政府的文化职能。第三个设问的第一点是开放性设问,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注意关键词“端午节”,文化体验可以是屈原或者爱国为主题,也可以是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搜集端午节的相关材料,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第三个设问的第二问回答,注意首要关键词是“《文化生活》”,分析活动的意义。端午节蕴含着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中华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尝试从上述两个角度解答问题,组织答案。显然,关键词的科学把握让我们在组织答案时不再无话可说,也不再瞎说乱说,让我们距离科学规范的答案不再那么遥远。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审题内涵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传统节日礼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