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稳中求变的文化营养餐

2013-03-27伍福常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风采课本中考

伍福常

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是一份立足基础,稳中求变,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试卷,它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鲜活的生活味,丰富的人文味。

一、以课本为基础,注重视角的延伸。

近年来语文命题取材逐渐淡出课本,以至于一线教师逐渐忽视课本,淡用课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今年北京卷力图扭转此种趋势,逐渐回归课本,主要体现在:一是材料的出处回归课本。语音题,默写部分,及名著阅读部分选取《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都是出自于课本。二是题目的答案出自课本。文言文选取《桃花源记》,其第12题考查文言实词“绝境”“寻”答案都为课文下面的注释。第13题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都出自课文下面的注释。此举意在引导教师注重教材的基本指导功能,夯实基础比做更多的试卷更能提高语文能力,这是语文的根本。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社会的语文。2012年北京语文卷把语文的视角拉进了生活,拉入了社会,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胸怀天下,体现了“兼济天下”的文化情怀,这是令人称道的亮点。例如,第4题修改病句关注身边的实践活动;第7题引领学生读书;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关注“北京市节水”问题,紧扣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第9题提取信息,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有一定难度,但让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第10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道题是考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1题是令人称道的好题,它沟通了语文与社会,使学生关注社会。考查了学生信息提取、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选文充满了语文味、文化味、人文味。

2012年北京卷选文脱离了一般中考阅读材料的肤浅、煽情、做作的所谓“美文”模式,这是今年中考选材中的一个亮点,值得称道。例如:散文《白梅无价》一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重情重义,文化韵味浓厚的长者形象,在无形中熏陶了学生的艺术气质;议论文关注“微公益”,选文关注慈善、注重人文关怀,启发人的品德修养,关心他人,提高修养。令人兴奋的是,第22题要求“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联通古今,思想一脉相传,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这些材料文质兼美,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含量,立足于传统,注重品德修养的熏陶,文化修养的沉淀,又把视觉投向现实,关注生活,带给学生的是一份丰富心灵的养料。

三、作文贴近生活,切合学生的实际情感。

现在的作文命题,注重引导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健康情感的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北京2012年的作文《少年风采》是很符合这个要求的题目。作文提示指向明确,特别指出“风采指美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有利于学生读懂写作要求。考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展示风采;也可以励志傲扬的故事展示风采;也可以赛场的拼搏展示风采。总之,文题看似虚,但是都是自己生活的展示,个人情感的体现,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题目。

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亮点纷呈,值得大家去学习,对我们的备考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它启发我们:一是语文能力是实在的,要从语文课本上找到深厚的根基。二是语文是生活的也是社会的,学习语文时要关注自我,关注社会,从语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载体,学习时应该多读那些蕴涵文化味的文章,开阔视野。

(作者单位:新化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风采课本中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注知识贯通 再现三角风采
庆丰收 展风采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