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拘一格教名著

2013-03-27谢伟艺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晴雯宝玉导学

谢伟艺

自从2007年福建高考开始考文学名著后,名著考试的内容几度删改,到了2011年确定了《红楼梦》等中外七大名著,各种辅导书也层出不穷,各有妙招。但不管辅导书有多丰富,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是不可能原文照搬,照本宣科;也不可以置之不理,一篇不讲。于是乎,许多学校以提纲代替了分析,以练习代替了教学,陷入另一个教学囧境。学生读名著事倍功半,极易遗忘,效果欠佳。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所思考,并真正吸收中外古典文学的精髓,作为语文教师,梳理小说内容、引导学生赏析名著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去领略文化的精华,从而使其化为写作的能力并转化为学生思想的积淀。

笔者在名著教学上有几点不成熟的做法,想说出来与众多同行一起商榷。

一、以人物为导学方向

(一)小说中人物结局与性格关系的赏析。

各省市高考圈定的中外名著都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就是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对于人物的探究应是我们教学的一大话题。在教学中,我曾经让学生去探究《红楼梦》中各个主要人物的结局和他们性格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如下:

1. 把班级分成若干个组,每组4-5人。

2. 组织阅读《红楼梦》并确定主要探究人物,每组探究两个人物。

3. 每个人去寻找所探究人物的故事,并藉此在一起讨论。

4. 讨论分析人物的结局与其性格的关系。

5. 形成书面文字,确定小组发言人。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加深了,并因此弄清了这个人物的生平,甚至弄清楚了和他本人有过接触的人,比如,有一个小组探究的是宝玉,那么,这个小组自然也弄清楚了他和黛玉发生的事,甚至他们两个人的主要奴婢:袭人、晴雯、麝月以及紫娟、雪雁等人所发生的事,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有一个小组探究的是晴雯,他们搜集了许多晴雯的故事:如:晴雯掀箱、晴雯撕扇、晴雯被赶出贾府,晴雯之死等,综合许多材料,他们是这么答的:

第一,晴雯的结局:被赶出贾府,重病而死。

(后来我提醒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晴雯为何被赶出贾府,有无冤情?)

第二,晴雯的性格分析:

晴雯美丽 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和赏识。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的是袭人、信任的是麝月、喜爱的是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像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

晴雯机敏而又尖刻,高傲而又善妒、不媚上但是对下严酷。对袭人被王夫人暗许做宝玉的妾,虽然作者没有明述晴雯的嫉妒,但是从晴雯的话里话外却能够明显看出来她的羡慕和嫉妒。晴雯敢爱敢恨敢说敢骂,快言快语,有的话语不用作者介绍,读者就知道是出自晴雯之口,在她跌了扇子而顶撞宝玉的时候,袭人劝解,晴雯就连讽带刺回敬了袭人:“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哎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不一而足。

第三,性格与结局的关系:正因为晴雯刚烈的性格,不能为其它仆人所容,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被王夫人赶出贾府,重病而死。

(二)比赛赏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生平。

可以用比赛的方式,看那个学习小组把一个人物的主要生产介绍得最详细。如果能让学生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详细生平概括出来,那么他对这个人物的主要故事情节也就记得八九不离十了。那么,就引导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老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关注和这个人物相关的事情,起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这个人物周围的人,以赏析的主要人物这个“点”去带动了解其他人物这个“面”。

比如说,《复活》这部小说可以让学生赏析玛丝洛娃,《欧也妮葛朗台》可以让学生赏析欧也妮,《子夜》就赏析吴荪甫。

(三)以读后感的方式写作: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

在导学实施中,首先确定范围,所写的名著人物必须是高考名著中一个;其次,文中必须有人物的故事及评论,有根有据,不可信口开河;第三,可以尝试在班级评出最佳读后感,并张贴。

以读后感的方式来读名著,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既能复习相关名著,又可以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写作能力。

二、以情节为导学方向

在名著中,小说情节往往能引人入胜,其中精彩部分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诸葛亮的“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等,这些故事情节妇孺皆知,在这些情节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故事,可以举办“每个人讲一个名著故事”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既是主角也是听众,创造一个学习名著的平台。

在名著情节的导学中,还应注意归纳和名著有关联的人物、物品、地点、时间、数字等。比如:

1.赤兔马的主人先后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换了主人?(《三国演义》)

学生回答时必定要答出赤兔马的四位主人:董卓、吕布、曹操、关羽。并且要弄清在赤兔马身上发生的事:“董卓之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英战吕布”、“吕布为曹操所杀”、“曹操以赤兔马拉拢关羽”、“关羽之死”……,这样,无形中学生掌握《三国演义》中的诸多故事情节,且这些记忆是连贯的,与原先读原著的记忆交叠在一起,那必定取得良好记忆效果。

其它方面的导学再如:

2.死在关羽手上的有哪些大将,分别是在哪些战役中?(《三国演义》)

3.《复活》小说中,聂赫留朵夫先去了几次监狱?他去干什么了?(《复活》)

4. 宝玉的为什么会两次摔玉?这个玉对他意味着什么?(《红楼梦》)……

只要在读名著时注意归纳,并进行相应的综合分析,许多学生都能找到相关的联系,以这些为点,带动学习名著许许多多的故事情节——面,这样复习势必事半功倍,

三、以情感为导学方向

小说以情动人,情感是小说的内在灵魂。小说的情节,无不是由内在的情感串连而成,只要我们找到相应的情感突破口,我们就能串起许许多多的故事情节,比如:

1. 觉慧为什么会最后会离家出走?这个家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请简述他反对家里人的几个情节?(《家》)

学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了解:

觉慧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作为一个叛逆者,“大胆”和“幼稚”是其叛逆性格的主要特征。他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反对请神驱鬼的行为……他是一个“大胆”的反封建的猛士,他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新鲜的空气。

其它方面如:

2. 宝玉为什么不接受宝钗的爱,在结婚之后甚至离家出走?(《红楼梦》)

3. 请简述吴荪甫和赵伯韬的恩恩怨怨?(《子夜》)

4. 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做的事,并简要分析其感情变化。(《复活》)

……

在名著课堂导学实施时,应力求课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以写作读后感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名著;让学生看名著电影加深理解;让学生运用眉批、夹批或旁批指出名著的精彩之处,点评名著;以知识抢答比赛的方式来全面检查学生读名著的效果;强调学生以名著文本为基础,并且以个人阅读加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不管是哪种导学方向都是以点带面地复习,也只是在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就像《于丹〈论语〉心得》一样,我认为于丹最成功的地方不是在于介绍了多少《论语》知识,而在于她带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去读《论语》,去了解儒家文化。带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可以让更多高中学生真正地去读名著,真正品赏中外名著的盛宴。

——————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厦门市禾山中学)

猜你喜欢

晴雯宝玉导学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Values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我是小导游
晴雯之悔是在悔什么
寓言故事
M的快递
论《红楼梦》中病晴雯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