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下游何处始

2013-03-27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杨伯震

地理教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孟津武山河口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杨伯震

黄河下游何处始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杨伯震

黄河下游始于何处,不同版本的现行中学地理课本均以旧孟津为界。孟津前面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旧”字,原来孟津历史上为黄河南岸主要渡口,兵家必争之地。周武王伐纣,先在此会盟后再率军渡河北上,直捣商朝都城(安阳殷墟)。金代以孟津为县名,明嘉靖时县城迁到洛阳东北邙山北麓黄河岸边。1959年,又迁往洛阳北边的长华镇(现城关镇)。新旧县城东西相隔19千米。新县城在山区,并不濒临黄河。目前地图上标注“孟津”两字的地方,是孟津今县城。原县城改为孟津老城,或称旧孟津。旧孟津坐落在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河段的出口处,历来以这里作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

然而,目前学术界和水利部门的共识是:黄河下游的起始为桃花峪,而不是旧孟津。原因是:河南省西部的豫西山地,是秦岭东延部分,它分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支,丛集在靠近陕西边境,向东散开,这些山脉和相间的河谷、小盆地,都为黄土覆盖(因而一些专家视豫西山地为黄土高原一部分)。伏牛山为中国黄土分布区的南界。崤山北近黄河,隔河对着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夹峙形成黄河最后的峡谷段。崤山东延为邙山,邙山的海拔一般只有200~300米,相对高度在50~100米之间,为黄土丘陵。由于黄土层较厚,遍布陕北的传统民居窑洞在这一带也有分布,只是形式有所不同。邙山最东段从洛河到汜水段又称伾山,汜水以东段称广武山,东端迄于郑州以西、京广铁路西侧。

黄河至旧孟津,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进入第三阶梯,河道变得宽阔平坦。水流由湍急转为平缓,泥沙开始大量淤积,使茫茫大海成为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历来以旧孟津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事出有因。

然而,黄河在旧孟津以下,北岸虽是原野无边无际,南岸却是低山丘陵连绵。邙山沿黄河南岸自西向东绵延,至郑州西面不远的桃花峪附近才是尽头。峪,义为山谷。桃花峪北临黄河,南坡有一人口不足千人的同名小村落(属荥阳市广武镇)。黄河自旧孟津至桃花峪段,南岸原有大片滩地和阶地。一般年份,黄河洪水只能到达山北5000米处;只有特大洪水才能淹到山麓。历史上中国东西交通大道曾傍广武山北麓,沿河南行,阶地上建有著名雄关虎牢关和广武城。

北宋后期,黄河的主泓道趋向河道南侧。在河水的不断冲刷下,南岸的大片滩涂全被河水吞噬,山麓的阶地也被侵蚀掉,雄伟的虎牢关和广武城则葬身河底。就连广武山,由于基岩上覆盖几十米厚的黄土层,黄土具直立性,受河流洪水的冲刷而连片崩塌,其北坡成为像刀切一样的悬崖峭壁。1128年(金初),黄河在广武山以东(也就是邙山东段以东)决堤,奔腾南流,抢占淮河河道改入黄海。其后700余年,黄河南岸屡屡决口,一直维持夺淮局面,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又一次决口后,重回北方以渤海为归宿。

黄河向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但黄河河道的变迁只发生在摆脱南岸山脉控制以后。因此,现学术界和水利部门公认桃花峪以下为黄河下游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编写出版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国家级图书,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编写的《河南省志》中的《黄河志》分卷以及一些涉及黄河的学术专著,无不采用这一结论。义务制学校地理教材不应该沿袭过去的说法,需对这一内容予以更新。但桃花峪这一居民点在地图上基本不出现,在文字叙述时可在“桃花峪”3字后括注“在郑州西”。

顺便说说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通常将其定位河口镇,或者去“镇”字只写“河口”。严格说,以后以一种表述为宜。中国以“河口”为名的居民点很多,这里的河口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呼和浩特平原(河套平原东部,也称土默川平原)黄河支流大黑河口,清代为地方性的物资集散中心,商号林立。民国1920~1930年期间为黄河上游20个主要码头之一。后因铁路和公路逐渐畅通,黄河航运一落千丈,因航运而兴的河口由盛转衰。乾隆元年(1736年)在此设河口镇。但目前它不再是镇,只是托克托县中滩乡下辖的一个村,因而再称其为镇就未必合适。

中国称“河口”的乡镇以上地名近二十个,可一些大型地名词典上并未收录本文涉及的“河口”,所有中国地图集的内蒙古自治区图上都没有标出它。内蒙古境内大黑河的河口在今托克托县城东南仅3000米处。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图集》(2009年4月第一次印刷)中,内蒙古自治区地图的比例尺为1∶6500000,托克托的县城已画在黄河边上,无法再将河口画上,比例尺更小的地图上更不用说了。在《黄河志》中,已将托克托作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个人认为,黄河上、中游的划分,可以上述提法为准。如课文中仍提河口,务必去“镇”字,后括注“(在托克托东南)”。

附注:本文除文中提到的参考书外,还参考了马正林的《黄河史论丛》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中的《大伾山、广武山与黄河》一文。

猜你喜欢

孟津武山河口
孟津河水绿如蓝
车过武山
我的家乡在武山
梨为媒 奔小康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鬼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