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素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13-03-27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312455李岳樵

地理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嵊州市研究性乡土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312455) 李岳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由于目前学生对社会实际了解甚少,很多停留在书本上。譬如生活在鱼米之乡的学生不知道水稻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因此在必修一教材中涉及的季节相关知识就无法正确辨析判断了。如何利用学生生活周边的乡土地理素材在教学中的意义甚大。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必修三部分有这么一个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教材采用的案例是“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学生而言对西北地区的地理背景知识和生活实际了解少,学生大多背诵教材中相关知识,一旦区域案例素材发生转换,部分学生就很难进行分析思考。为此笔者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采用乡土案例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效果较好。

一、背景介绍

笔者所在浙江省嵊州市,是东南沿海一个普通县市,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嵊州市东部丘陵农民利用丰富的坡地大量种植了水果——桃形李,由于利用特有的基岩——麦饭石形成的土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桃形李获得了“江南名果”的美誉。但是不当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桃形李品质下降,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准备

乡土素材可以通过网络、实地考察、对当地居民的调查走访等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而后将其归纳整理在相应的材料中,而后不断补充完整,以供教学设计所用。笔者的桃形李素材的收集,也是多年整理之结果。

“桃形李”案例的依据是历届浙江名特农产品获奖新闻材料。后来在新闻中和对来自桃形李产地学生的了解过程中发现桃形李品质下降、价格下降等问题,多次实地考察并走访农林部门请教专家以后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案例。

三、课堂教学过程

上课时教师展示桃形李图片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后请来自桃形李产地的学生进行介绍,在介绍的同时教师还不断将桃形李种植的环境图片向学生展示,让来自非产地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

学生介绍完毕,教师补充介绍了桃形李生产相关情况,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等。而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桃形李生产区位条件,教师总结。“桃形李是当地居民‘聚宝盆’,但是2007年价格大跌,不及2005年的三分之一,畅销变成了滞销,为什么呢?”学生马上议论纷纷,问来自产地的学生为何出现这个情况,学生急于知道真相,学生急切的表情使得本课成功了一半。

教师再次展示雨天黄泽江(产地下游河流)的河水情况和桃形李种植坡地上的雨水图片,部分学生似乎有点感悟,但是部分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教师采用常规的水土流失实验,用只有沙土的木板采用不同坡度和不同孔径的洒水壶进行模拟水土流失,学生观察了这个实验后,让学生结合前面的水土流失照片来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教师再把桃形李滞销新闻材料和当地百姓忧心忡忡的照片进行展示,教师一步一步将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再这样下去,我们嵊州的‘江南名果’不再风光依旧了,百姓收入将减少,桃形李不再是‘香饽饽’了,而是变成了农民的‘心痛’之品了,我们如何使‘江南名果’重焕风光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学生特别是来自桃形李产地的学生表现尤为积极主动。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总结归纳嵊州桃形李基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重点突出了桃形李基地套种茶叶,提高了桃形李种植的坡地中的植被覆盖率,最后呈现基地水土流失治理以后的2009年桃形李的价格、产值和农民畅售后数钱的喜悦表情照片。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教学后,学生普遍掌握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来自学生生活的相关事例,学生比较熟悉,学起来比较“顺手”“亲切”。教材采用的案例是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江南水乡的学生对西北地区了解少,对远在美国的田纳西河就更加陌生,以前在关于这两节教学过程中效果比较差。本节课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

有的学生将这一乡土案例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实地考察、教师指导及专家指点后,成为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调查,完成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于2010年获得了嵊州市和绍兴市研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同时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更加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我们的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推动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等。

五、反思

由于学生生活的区域比较小,不是每个普通高中地理标准相关知识点和活动标准都能找到完美的乡土素材案例。假如平时教学过程都用乡土案例素材,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学生也失去了“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机会”,违反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和“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的区域性不仅仅是“乡土”。

在教学设计中乡土案例素材的应用,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做好教学的常规工作,还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兴奋点”。只有教师的付出,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教材不是我们教学设计的唯一“依靠”和载体,广阔的乡土案例是我们教学设计重要的“源泉”。

猜你喜欢

嵊州市研究性乡土
排队问题巧计算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乡土中国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