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的缺失与建设

2013-03-27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廉政干部监督

刘 瑛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经过整合、扩招、后勤社会化等改革后,目前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社会腐败现象也逐渐蔓延渗透到高校这片净土,高校发展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迫切需要先进廉政文化的引领和导向。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显性和隐性融合的文化,无现成规律可循,只有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才能确保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因此研究高校廉政文化及其建设也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 高校廉政文化的缺失及表现

大学是培育人的地方,也是文化聚集、传播的地方。在目前开放、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一些腐败思想、消极思想、社会经济的负面因素时刻都在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校经济腐败、学术腐败现象频频发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充分认识高校廉政文化的缺失及其表现,可以为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造成教育腐败行为泛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学科发展、机构设置、建设项目安排、设备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奖金分配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而权力的制约却没有及时有效跟进,使权力“滥用”现象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有的领导贪图政绩和荣誉,喜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方面假公济私;有的领导干部在设备采购等方面暗箱操作,拿回扣,捞好处;有的领导在招生过程中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等。高校已成为腐败犯罪的新高发区,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师德师风建设薄弱,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思想层面的要求和约束,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迷失。有的教师只讲实惠,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下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不惜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凭空捏造科研项目,套取科研奖励。有的教师为了评先评优、得到提拔,不惜拉关系、走后门、诋毁竞争对手。这些现象,不仅使高校“象牙塔”的形象被严重玷污,毁损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在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三)大学生廉政素质不高,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阻碍

培养大学生的廉洁素质,是大学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是他们以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廉洁从政的重要保证。当前大学生受亚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影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障碍。有的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比较差,以身试法、考试违法违规的现象很多。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拜权主义思想严重,读好书不如有个好爸爸,读好书是为了当官挣更多的钱等。有的学生相互攀比,盲目追求享受。有的学生诚信缺失,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等。

二 高校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

高校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总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价值取向的变化

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外国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一些封建残余思想也略有抬头和复生,社会转型又为高校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大学是各种文化、科学技术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文化聚集地,领导干部、教师、学生都要受到各种文化、各种思想观、道德观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选择吸收,金钱至上和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导致这些人思想观、价值观的偏离。封建残余的关系本位和官本位文化思想意识是根植在人们头脑中的最深层、最顽固的价值体系,直接影响到执政理念和廉政执政。

(二)廉政建设主体的缺位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应该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但多数高校并未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重要的工作议程,而是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担,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在廉政文化的建设中把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廉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和互动性。领导干部和教师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部门的事情,跟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只是被动理解和参与自己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纪检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突击性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少;应付上级文件和要求的临时性工作多,长期性的工作开展少;依葫芦画瓢的多,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少。学生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少涉及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即使涉及也是走走过场,缺乏浓厚的氛围,缺乏生动活泼和喜闻乐见的素材和形式,表现形式单一。

(三)监督机制的弱化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特点大致是行政权力政治化、学术权力行政化、市场权力边缘化。这种权力结构导致行政权力整合在官僚层级的体系中,学术资本依附和追逐行政权力,造成高校行政化。这种权力结构也导致监督主体不完善,监督机构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多样,监督作用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监督难尤其对“一把手”监督更难,出现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下级监督太弱的现象,没有起到震摄、警示、约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忽略事前、事中、事后等过程监督,往往是等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未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本来是约束规范工作行为,有些领导却在制度约束之外,有些制度建立后,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出了问题,也不了了之,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 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大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特色鲜明、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推动校园文化的沉淀、管理的科学规范、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干部、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层次,所以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廉政文化的实效。

(一)加强廉政教育,提升廉政素质,发扬廉政文化精神

廉政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人、激励人、培养人的作用。廉政教育应该贯彻到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去。

在廉政教育的整个大宣教格局中,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结合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等活动开展,对党政廉政干部实行勤政、廉政教育,发挥党政领导干部廉洁的示范和榜样作用。结合师德师风的活动的开展,对广大教师实行教师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性等方面的教育,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巨大推动作用。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结合三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实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树立积极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信念,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道德诚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廉政教育要创新载体,不断拓宽宣传的渠道,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廉政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教育平台,如校报、廉政宣传板报、校园网、广播、短信平台等上宣传法律法规、廉政要闻、警钟长鸣等内容,还要不断探索廉政文化活动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教育的延展性和持续性。如:把廉政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开设专门的廉政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廉政教育进家庭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家属收看廉政宣传教育片等活动,充分发挥家庭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发挥制度与监督并重的工作效能

美国学者博克曾说制度文化“有一种似非而是之处,它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获得解放”。高校要走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依德治校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增强和发挥制度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规范、保障作用,增强和发挥制度建设在高校领导干部中的规范、监督作用。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1.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根本在于进行深化改革。不断规范行为的程序化和制度化,不断明确和完善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制定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和监督检查办法。比如: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对人、财、物等容易萌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机制,用制度规范和约束教师的从教行为;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规范、文明行为准则等制度,用严格的制度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规范学生廉洁行为。

2.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建设评价制度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细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定性定量考核分析标准和评价激励机制,及时对预防、监督等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不断发现不足、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建设从经验型管理转型为科学型管理。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创新评价制度体系,使其符合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

3.加强惩治制度建设。要加强惩治制度建设,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严肃査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受贿贪污等腐败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加大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监督,严肃查处责任性不强、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监督和查办,实行人员同级聘任、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续聘和解聘等办法灵活激励和约束教师行为。加大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进行严肃处理。

[1]董东明.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再认识[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王朝阳.我国大学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

[3]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3).

[4]张铃枣.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3).

[5]李君如.廉政文化建设:拒腐防变的重要工程[J].求是,2011(3).

猜你喜欢

廉政干部监督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廉政之歌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监督宜“补”不宜“比”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