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内需视角下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3-03-21罗萌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收入扩大内需制约因素

内容摘要: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而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来实现。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调控现状,通过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及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得到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利率 消费 收入 扩大内需 制约因素

利率调整与居民收入状况

(一)利率调整背景与动因

2000-2012年我国共调整了18次利率。这段时期利率经历了一大一小两个先上调后下调的过程。2002年2月,中央银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降至1.98%;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85%降至5.31%。利率下调表明意在通过调整来继续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国内消费与投资。

2004-2008年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调整了12次和14次。这一阶段,利率既有上调也有下调。其中存贷款利率从2004年10月29日起连续上调了9次(其中第9次名义存款利率不变,但取消了利息税实际是上调存款利率);2008年10月9日起至2008年年末利率又经历了连续的下调。2004-2008年9月之前我国利率都是小幅持续上升,一年期存款利率通过8次,每次0.27%的调整和最后1次取消利息税,到2008年10月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已升至4.14%;一年期贷款利率从2004年起经过9次上调,到2007年12月已经调至7.47%;央行在这段时间对其他各档次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也进行了调整。这一阶段对利率的调整,是我国连续多月一些行业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存在导致的。央行希望通过上调存贷款利率:一方面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增加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成本,抑制发展过热的行业;另一方面借助较高的存款利率对居民因通货膨胀而导致的货币贬值进行补偿。

央行决定自2008年9月16日起取消各档次存款利率的利息税,此后又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四次下调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四次调整已由原来的4.14%降至2.2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原来的7.2%降至5.31%。这一阶段利率调整频率高,仅三个月基准利率调整了四次;调整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一年期存款利率只调0.27%的做法,如2008年11月27日一年期存款利率直接由3.6%下调至2.52%,调整幅度是以往的四倍;这次对活期存款利率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0.72%下调至0.36%,这在以往是比较少见的。利率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经济环境:持续的物价上涨已经不存在,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明显趋于缓慢,居民消费也出现了萎缩的情景。针对这种情况,中央银行采取了调整利率的措施。利率调整后,居民消费增加,利率降低使企业成本减少,鼓励了各行业发展,从而缓解由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8年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利率都保持不变,自2010年10月20日起我国进入了加息阶段,存款利率从2008年12月23日的2.25%经过五次调整至2011年7月7日的3.5%,贷款利率也做了相应调整。这一阶段利率的连续上调是在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也说明了经济萎缩的局面已经好转,经济又出现了较快的发展,低利率对经济特别是投资方面已经发挥较好的作用。

(二)居民收入状况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无论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的纯收入,都符合不断增长的趋势。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为2253.4元;2004年这两个指标值分别为9421.6元和2936.4元;2008年这两个指标值分别升至15780.8元和4760.6元;2011年这两个值分别为21810元和6977元。不断增长的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力的提升究竟有多大的贡献?无论贡献大小,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居民收入一定会影响到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与利率、居民收入的实证关系

现实中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不仅仅是利率,还有收入、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利率调整会对居民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收入对居民的经济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选择利率和收入作为自变量来进行分析。

(一)变量、样本数据的相关说明

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样本数据是2000-2011年12年的数据,采用这12年的数据是因为我国从1996年起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2000年以后我国利率结构和水平比较合理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用这样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用居民消费增长率X代表居民的消费行为,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R2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率D作为自变量(实际存款利率是对名义存款利率按时间加权平均处理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建立模型:

X=c+a*D+b*R2 (1)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R2所做的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得估计结果:

X=4.247269+0.521589D-0.601195R2

t=(0.789832)(1.087910)(-1.170098)

R2=0.387606 F=2.848206 D.W.=1.893768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一是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与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每上升1%,居民的消费增长率就会下降0.601195%。这符合利率与居民消费的一般理论,即利率下调,主要是刺激居民增加消费;而利率上调则相反。另外,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率保持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居民收入每增加1%,其消费就会增加0.521589%,可见居民收入对其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大。

二是模型的t统计值分别为1.087910、

-1.170098,这两个统计值的绝对值均小于t0.05(n-3)的临界值2.262;F统计值2.848206也明显小于F0.05(2,9)=4.26。这表明t和F都未通过检验,说明应该拒绝原假设。即我国居民的消费增长率和实际利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利率的弹性很小。

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

通过2000-2011年我国利率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2004年以前我国下调利率以刺激居民消费,2004-2007年我国上调利率以抑制部分消费市场,2008年连续的利率下调是刺激消费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2010年对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鼓励居民储蓄,并以此为投资提供资金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利率调整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实际利率调整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非常小。这与吴海贤通过时间偏好模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其通过建立时间偏好模型分析了利率调整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通过分析得到利率政策在我国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通过这一段居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升。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收入对居民的消费影响较大,居民消费的增加主要源于收入的增加。2000年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这主要与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有关而与利率调整的作用不大。

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小而受收入变动的影响大,这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我国居民受历史和传统思想影响较深。生活过程中大部分居民还保留着“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做法,除必须和基本的支出外其余收入都转化为储蓄。

二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决定了居民的消费状况。高收入阶层掌握了相对较多的资金,而随着他们收入的增加其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而低收入居民由于手中的资金有限,出于子女教育、养老、防病和购买住房等方面的考虑,他们会将收入尽可能的储蓄起来,从而替代消费。

三是居民的预期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居民对经济变化和相应各项费用支出的心里预期加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失业等现象加剧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强化了居民的储蓄行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对住房、汽车等家庭耐用品的需求,这也导致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多储蓄而少消费。

四是社会税负负担较重。国家应适当降低企业生产的各项税收,使我国企业的税负负担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展国家基本一致,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进而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来保障经济中强劲的消费力。

总的来看,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因而当前实现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

2.吴海贤.利率变动影响我国国民消费失效的成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7(1)

3.张珊珊.关于我国利率政策效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4.何磊,王宇鹏.谁在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基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11)

5.罗萌.我国利率调整的经济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09

6.武晋,郭建伟.2006年利率政策实施效应分析[J].中国金融,2007(6)

7.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8.杨小卿.降息消费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0(2)

作者简介:

罗萌(1983年-),陕西西安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

猜你喜欢

收入扩大内需制约因素
扩大内需居202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首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部署,不断开拓轨道交通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