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酒糟(DDGS)
——极具潜力的优质食用油新资源

2013-03-20杨嘉伟金青哲王正浩逯良忠

中国粮油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毛油玉米油甾醇

杨嘉伟 金青哲 王正浩 逯良忠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1,无锡 214122)

(无锡市新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无锡 214122)

(无锡华亨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无锡 214122)

玉米 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 with Solubles)即玉米酒糟,是在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制取乙醇过程中,其中的淀粉被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后,剩余的发酵残留物通过干燥形成的产品。玉米DDGS已经成为美国和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饲料原料之一。美国2010/11年度生产3 500万吨玉米 DDGS,出口900万吨,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玉米DDGS进口国,从美国年进口200~300万吨,目前国内年产350万吨。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3倍多[1],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组成比较合理,除赖氨酸相对缺乏外,其余的氨基酸含量较高[2-4],因此玉米 DDGS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原料。但玉米DDGS在饲用中存在潜在的副作用[5],另外玉米DDGS包括8%~12%的油脂,超出了有些饲料的需要,如猪饲料脂肪最多只能为5%[6]。并且DDGS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作为饲料饲养猪会导致猪肉胴体变软,脂肪酸硬度降低,影响猪肉的后续加工过程。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使玉米DDGS容易酸败,货架期变短,脱脂处理是利用玉米DDGS的一个良好途径,脱脂后玉米DDGS蛋白含量提高3%~5%,改善了色泽、风味,提高了饲用品质。油经精制得到精制玉米油。本文综述了玉米油中微量成分甾醇和生育酚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DDGS玉米油的营养特点及其制油的经济价值,为玉米DDGS合理充分制油提高依据。

1 3种玉米油的甾醇和生育酚组成特点

玉米仁、玉米胚芽、玉米皮都可以作为提油的原料,分别可以获得玉米胚芽油Corn Germ Oil(CGO)、玉米仁油 Corn Kernel Oil(CKO)、玉米皮油Corn Fiber Oil(CFO)3种毛油,已有有研究对它们含有的不皂化物微量成分,尤其是甾醇和生育酚的各种构型及其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

玉米胚芽油不皂化物质量分数高达2%~2.5%,为其他植物油所不及,玉米胚芽油即使精炼后,总甾醇质量分数大于1%,高于绝大部分植物油。但玉米胚芽油不皂化物和甾醇含量逊于玉米仁油和玉米皮油。

这3种油脂不皂化物中的甾醇均包括三萜醇(4,4-Dimethylsterols)、4-甲基甾醇类(4-Monomethylsterols)、无甲基甾醇类等3大类甾醇,但最主要是无甲基甾醇(Desmethylsterols),无甲基甾醇中主要是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3种,并呈现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的规律。玉米胚芽油中甾醇主要以酯型存在,检测到一种典型玉米胚芽油的甾醇酯/甾醇比值为1.6,而玉米仁油和玉米皮油甾醇酯含量又大大高于玉米胚芽油。玉米仁油(毛油)的甾醇脂肪酸酯含量为0.76%~3.09%,游离甾醇为0.54%~1.28%,甾醇阿魏酸酯为0.047%~0.839%,而玉米皮油(毛油)的甾醇脂肪酸酯质量分数为2.9%~9.2%,游离甾醇为1.9%~4.3%,甾醇阿魏酸酯为6.5%~9.5%[7]。玉米皮油含丰富甾烷醇,为其他植物萃取物所不及,甾烷醇主要存在于玉米糊粉层(aleurone layer)[8],在一款玉米皮油(毛油)中,谷甾烷醇占甾醇总量的43.1%,谷甾醇占34.3%。玉米胚芽油维E含量仅次于小麦胚芽油,脱臭后仍占油重0.1%,玉米胚芽油维E中80%为γ生育酚,其次为α和δ,也含有一定量三烯酚,也以γ-三烯酚为主。在预防LDL氧化和肿瘤细胞形成方面,γ优于α,γ、α联合优于单一α,玉米皮油中γ-生育酚数倍于玉米胚芽油,皮热处理后萃取的油脂中γ-生育酚更丰富[9]。

2 玉米DDGS油脂的营养特点

玉米DDGS的组成与玉米整籽和玉米胚芽均不同,玉米整籽含油仅3%~5%[8],直接从中提取油脂并不合适,故玉米油的商业原料是玉米胚芽,玉米胚芽的含油率与其生产工艺密切有关,干法胚芽含油15%~25%,湿法胚芽含油40%~50%,说明2种胚芽原料的组成差别很大。玉米DDGS主要是由胚芽与皮纤维组成,有可能由于发酵的不完全含有少量的淀粉,因此玉米DDGS油中甾醇及维E含量相对于玉米胚芽油来说较高[9]。通过近期的试验得出了表1~表3,分别就4个玉米胚芽毛油与4个玉米DDGS毛油样品在脂肪酸组成,维E含量及组成,甾醇含量及组成做了对比分析。A、B、C、D为玉米胚芽毛油的4个样品,A1、B1、C1、D1为玉米 DDGS毛油的4个样品。

表1 不同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并无太大差异,亚油酸是它们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在54%~60%之间,其次为油酸>硬脂酸>软脂酸>亚麻酸。

从表2可以看出,玉米DDGS油与玉米胚芽油一样,γ生育酚是其主要生育酚成分,其次为α和δ,总的来说,玉米DDGS油中生育酚含量比玉米胚芽油高,平均为其1.3倍左右。这使得玉米DDGS油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表2 不同油的生育酚组成/μg/g

表3 不同油的甾醇组成及含量/mg/g

从表3可以看出,玉米DDGS油的甾醇平均含量为14.50 mg/g,此值玉米胚芽油平均为 11.21 mg/g油,尤其是玉米DDGS油的甾烷醇含量高于玉米胚芽油。除此之外,玉米DDGS油中的阿魏酸甾醇酯(谷维素),玉米黄色素也较玉米胚芽油中多,具体含量如表4所示。谷维素具有良好的调节神经作用[10],黄色素中的主要物质玉米黄素对于人体视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1-12],这些使得玉米DDGS油具有更多的营养价值。

表4 不同油的谷维素及玉米黄色素含量

3 玉米DDGS制炼油的经济效益分析

玉米DDGS精炼油的工艺流程:烘干后的玉米酒糟送至制油车间进行萃取,得到的湿糟送至蒸脱机脱溶干燥,干燥得到的干糟作为玉米DDGS产品销售。萃取所得的混合油进行蒸发、抽提,萃取剂经过冷却循环使用。毛油送至精制车间进行精炼作为营养保健食用油被投放市场,也可转酯化成为可再生的生物柴油。

按照以下口径进行经济、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经制油后的玉米DDGS蛋白含量提高3%~5%,残油降至1%。生产规模以年产10万吨玉米DDGS计,产出高蛋白DDGS按90%计,精制油按8.5%计,脂肪酸按1.5%计。制油车间蒸汽消耗400 kg/t料,溶剂消耗 4 kg/t料,电耗 15 kW/t料。

(1)收入

精制玉米油:成品油按目前市场价1.2万元/吨计算,10万吨×8.5%×1.2万元/吨=1.02亿元;

玉米DDGS蛋白饲料:按目前市场价2 300元/吨计算,10万吨×90%×0.23万元/吨=2.07亿元;

脂肪酸:按市场价6 600元/吨计算,10万吨×1.5%×0.66万元/吨=0.099亿元;

收入合计:1.02+2.07+0.099=3.185亿元。

(2)成本

原料:原料按目前玉米DDGS市场价0.2万元/吨计算,0.2万元/吨×10万吨=2.0亿元;

浸出:按80元/吨计算,浸出总成本为0.008万元/吨×10万吨=0.08亿元;

精炼:生产成本加消耗按600元/吨计算,精炼总成本为0.06万元/吨×10万吨×10%=0.06亿元;

成本合计:2.0+0.08+0.06=2.14亿元。

(3)利税

利税空间:3.185-2.14=1.045亿元。

4 结论

可见,玉米DDGS是一种潜在的优质食用油原料,制油的经济效益显著,制油后的玉米DDGS蛋白含量高,玉米DDGS油中脂肪伴随物丰富。按我国现有自产和进口规模500万吨玉米DDGS计,如能合理充分制油,可得到30~50万吨优质玉米油。根据专家估计,中国玉米DDGS需求量1 150万吨,玉米DDGS尚有500万吨进口余地,利用玉米DDGS增产玉米油的潜力很大。

[1]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7th ed)[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48-52

[2]Fastinger N D,Mahan D C.Determination of the ileal amino acid and energy digestibilities of corn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using grower-finisher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6(84):1722-1728.

[3]张铭.DDGS的生产工艺、研究利用现状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8,29(21):52-55

[4]Fereidoon Shahidi.Bailey's industry oil and fat products(6th ed)[M].John Wiley&Sons,Inc,2008(2):149-168

[5]Han J,Liu KS.Changes in composition and amino acid profile during dry grind ethanol processing from corn and estimation of yeast contribution towards DDGS proteins[J].Agric Food Chem 2010(58):3430-3437

[6]彭健.猪饲料配制和使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23

[7]K B Hicks,R A Moreau.Comparison of oil and phytoserol levels in germplasm accessions of corn,teosinle and Job’s tears[J].Agricultural Food Technol.2001(55):63-67

[8]Moreau R A,Singh V.Phytosterols in the aleurone layer of corn kernels[J].Biochem Soc Trans.2000,28:803-806

[9]R A Moreau,K B Hicks,M JPowell.Comparison of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oil extracted from corn fiber and corn bran[J].Agric.Food Chem.,1999(47):2869-2871

[10]周瑞宝.特种油料加工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9-82

[11]Jill K Winkler-Mosier,Lotta Breyer.Composition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crude oil extracts of corn germ and distillers grains[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1,33:572-578

[12]肖少香.米糠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生产工艺探讨[J].中国油脂,2003(4):83-84

[13]崔凌飞,王遂.玉米皮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2(5):66-70

[14]徐泽枫.玉米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3):119-121.

猜你喜欢

毛油玉米油甾醇
玉米油精炼加工过程中营养及风险指标的探索
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级湿法磷酸在植物油脱胶中的应用
不同品质花生毛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碱炼脱除效果
兔毛和毛油基础油剂及HLB值的确定
火麻仁植物甾醇含量测定及肠道菌培养对醇干预的剂量响应
GC-MS/FID法分析玉米胚芽油中的甾醇和甾醇酯
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磷脂组成的核磁检测及磷脂酸含量比较
第一款植物甾醇玉米油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