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报编辑的意识集成

2013-03-19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报意识高职

马 斌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苏 南通 226007)

1 高职学报编辑的文化自觉与意识集成

作为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及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载体和阵地,高职学报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空间。办好高职学报,提升高职学报质量,既是据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也是作为学报编辑所必须拥有的文化自觉。

所谓高职学报编辑的文化自觉,指的是编辑在编辑服务过程中的觉悟觉醒和使命担当,是运用编辑规律和特点于编辑之中的理性自觉及其思维能力,是一种深刻的编辑文化思维、崇高的编辑文化境界、执著的编辑文化追求,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编辑文化理念和行为习惯。高职学报编辑的文化自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职学报编辑的意识集成。境界、追求、理念和行为习惯,都与意识集成密不可分且以意识集成为基础。集成,指的是事物或元素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意识集成,是指几种意识在价值目标下的有机聚合,形成强大、稳定、持久的意识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念及其文化自觉。高职学报编辑的意识集成,在以高质量的办刊目标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数种意识融为一体,是高职学报编辑质量的根本保证。

2 高职学报编辑的几种意识

高职学报编辑除了具有作为刊物编辑一般的意识外,特别强调危机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服务意识、“三零”意识和创新意识。

危机意识。高职学报在高等教育的学术刊物群中尚属弱势群体,学报的影响力与本科院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学术期刊相比尚显势小力弱,无论是发行量,还是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以及作者的学术影响力等,都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尚难与本科院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学术期刊平起平坐、平分秋色。不少高职学报由于同质性越来越强,鲜有特色,对作者、读者缺乏吸引力,高质量的稿源日趋匮乏。因此,高职学报编辑在学术刊物林立、体制机制亟待改革的情况下,应具有深切的危机意识,即在对高职学报的办刊前景充满信心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忧患思维,倘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高职学报就会因质量低劣,学术性、应用性、针对性、创新性缺乏而面临被淘汰的危局。如果没有在强手如林的刊物群体中敢于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态度,高职学报就会跌入“死亡之谷”。

精品意识。由于高职学报编辑大多半路出道、入行,对高职学报的使命、定位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编审的质量标准、学术的水平高低、创新实践的理论概括、研究成果的科技含量等方面的鉴别与把握,经验积累不多。同时,在审稿、编排、校对过程中,“只要说得过去”的想法,使某些高职学报一直在“低位”上运行。因此,高职学报编辑要肩负起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历史责任,牢固确立精品意识,即具有将高职学报办成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刊物,使之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成果展示的平台、对外科技文化服务的辐射源的思维与认知。精品意识就是视学报为生命的责任意识、把编辑的过程认作精雕细刻艺术行为的标准意识,是使高职学报成为学术刊物中“后起之秀”的竞争意识,亦是勇于担当的编辑文化自觉。

特色意识。高职学报的特色,一是体现在高职教育的特色上,即具有行业情怀、产业情结、企业情境、专业情愫、职业情思和创业情趣,凸显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评价的理念及其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的特质;二是体现在区域文化和校本文化的意蕴上,即彰显所在地区区域文化和校本文化的历史积淀及其传承;三是体现在富有个性的编排上,即与众不同的栏目设置、封面设计、体例等。高职学报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高职学报的灵魂和生命线。正如许多高职院校因所办专业趋同化而失去吸引力一样,许多高职学报的同质性、雷同化,亦使其缺乏生机与活力。特色意识,是高职学报编辑强化学报从内容到形式富有行业特色、校本特色、区域特色、服务特色的思想认识。与众不同,方能从容,高职学报的“运营”只有张扬个性,丰富特色,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沐浴八面来风。

服务意识。高职学报的办刊过程,其实质就是服务过程,因此应以服务为宗旨。它的服务面向,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即高职学报应立足于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广大工作者。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最新的理论动态与资讯,把握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之“行情”,提升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动他们的事业发展与人生成长;二是行业企业,即高职学报有责任、有义务为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新产品、新工艺以及管理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提供研究成果展示的园地,以特有的方式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吹风”和“布展”,亦为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工业文化进校园的运行机制建设开拓研究领域;三是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高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高职学报在此领域应不遗余力,为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秩序建设、传统文化弘扬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等开辟研究新“战场”,凸现高职对接、融合、渗透的服务特色。

“三零”意识。所谓“三零”意识,是高职学报编辑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零差错、零距离和零私情的思维和认知。零差错意识,要求在政治倾向、内容编排、文字校对、版图设计、数字表格核对、资料索引等方面无差错,是编辑人员严谨、细致、认真、恭敬地对待读者、作者、职业操守的科学态度和规范行为。“端正的编辑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零距离意识,要求高职学报编辑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工学结合和社会服务一线,与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工作者、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社会法律经济文化工作者亲密接触,发掘重大研究课题,开拓稿源,培育高水平的潜在作者,把握社会脉动,扩大学报吸引力、影响力、服务力;零私情意识,要求高职学报编辑严格程序和严格标准,不徇私情,不滥竽充数,不编人情稿件,不发打招呼文章,遵循“不唯上、不唯情、不唯名、只唯实”的原则,即以稿件质量为唯一诉求。“三零”意识是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及其高职学报编辑职业道德意识的自然延展。

创新意识。高职学报之间既不能愈来愈同质化,本身亦不能十几年“一贯制”,除已有的精品、特色、传统栏目外,高职学报在新形势下更应与教育教学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新热点、新焦点同频共振,创设读者、作者及社会关注度高、研究兴奋度高的新视域,这就需要高职学报编辑具备创新思维,以敏锐的触角和灵感,与作者一起“捕捉”新鲜研究课题。当然,这种创新思维,不只是体现在栏目及其内容的全新考量上,还可体现在稿源的挖掘、作者群的拓展上,不是传统的“守株待兔”、等米下锅,而是创新约稿、组稿、审稿、用稿等新机制。“一本期刊的内在质量不仅取决于作者、审稿人,更取决于编辑人员的一系列创造性劳动。”

3 高职学报编辑意识集成的路径选择

意识集成不是几种意识的简单罗列或取舍,而是基于价值取向的使命感及其责任担当,是诸多意识在协调一致基础上的有机融合,形成高职学报编辑特有的意识系统、生命的精神系统。这种思维系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及其编辑出版的实践孕育的。

首先,在学习交流中集成。通过学习与交流,才能掌握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办刊的法纪要求和业务流程及其相关资讯,提高政策的理解力,把握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脉动。一是加强编辑集训,提高编务技能,更新编辑理念。新闻出版总署、省新闻出版局以及相关学会协会所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是学报编辑相互学习的良好平台,亦是在交流中击发思想火花、创新编辑理念的有益机制,有助于同行之间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和经验,推动意识集成。二是建设学习型编辑部,把握编辑的正确方向,增强编辑文化自信与自觉。认真组织编辑人员进行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汲取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的同时,研究和探索传统职教理论的精华,把握古今中外先进的职教文化,以增强编辑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其他专业、学科认知,提升编辑人员面对复杂专业问题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战略,开拓视野,培育开放包容的情怀。编辑部与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需要对外开放,一方面恭请专家、作者、学者、企业家进来,切磋探讨,掀起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维;另一方面,编辑人员应走进工厂企业、社区乡镇、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增进感情,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使编辑部成为教研科研人员的心灵驿站。

其次,在自我突破中集成。编辑人员要以构建“学术高地、理论前沿、校企中介、科研之家、教改窗口、文化长廊”的自觉担当,精准确定自身在学校建设中的方位,甘当校企合作的推进者、社会服务的促进者、科研成果的推广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刻苦修行,甘于寂寞,自律自强,努力做到八戒:一戒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学报;二戒自命清高,看不起初研者、习作者;三戒世外桃园,不与外界接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四戒孤陋寡闻,对高职理论不求甚解,对其他学科和专业知识漠然无知,“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五戒敷衍塞责,对编务各环节马虎了事;六戒浮躁轻佻,对学术问题昏昏然飘飘然、想当然;七戒唯利是图,贪求版面费而放弃刊用标准和原则;八戒故步自封,对业务素质提升及自身发展无理想境界,不思进取。寻求自我突破,就是要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破除阻碍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心灵魔障,养成为学校事业和自身发展有所作为的情怀。

最后,在真诚服务中集成。高职学报办刊的宗旨,就是为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校企合作鼓与呼。“奉献精神一直是编辑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服务实践中,编辑人员应立志“坐清冷板凳,编有用文章,干服务大事,成别人之美”,增强服务的自觉性。高职学报编辑部应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在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等层面把高职学报编辑的服务活动提高到“服务文化建设”的高度,培育情怀,陶冶情操,规范行为,使高职学报编辑在自觉的、优质的服务实践中不断提升境界,形成高职学报编辑特有的服务文化自觉。

[1]周志新.论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精神的作用及其核心要素[J].编辑学报,2012,24(4):314-316.

[2]蒂丽热巴.决定科技期刊质量的三道关[J].出版参考,2010(22):25.

[3]潘秀华.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J].编辑学报,2008,20(2):106-108.

[4]朱丹.试论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意识及其实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3):93-95.

猜你喜欢

学报意识高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致敬学报40年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