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的猪病情况与综合防治

2013-03-16冯学刚

中国猪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猪病规模化病猪

冯学刚

(甘肃省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庆城 745100)

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的猪病情况与综合防治

冯学刚

(甘肃省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庆城 745100)

近年来,甘肃省庆城县养猪业蓬勃发展,并逐步由家庭单一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式转变。但由于业主管理技术不到位,免疫程序混乱,导致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发生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监测等手段,进一步掌握了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种类,为合理制定防控措施和控制猪病的发生流行奠定了基础。

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病学;综合防治

1 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的猪病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有关生猪生产奖励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甘肃省庆城县生猪生产发展形势迅猛。据统计,2012年底庆城县共有养猪场36个,养猪小区1个,百头以上猪场23个,生猪年饲养量达到9 865头。但在养猪利润的诱惑下,大部分缺乏科学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的农户,甚至不懂养殖技术的农户都加入了养猪行业,导致猪场疫病的威胁日趋加大。目前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猪病的总体形势是旧病重新抬头,新病不断增多,传染病的危害越来越大,缺乏科学、系统、严密、规范的防疫体系,猪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加大。据调查,2012年底该县规模化猪场中猪群的年均发病率为12.17%,死亡率为9.65%,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养猪积极性。

2 猪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

针对该县规模化猪场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这一特点,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监测,掌握规模化猪场中常见猪病的种类、流行特点,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着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原则,制定涉及“养、防、检、驱、治、消、监”七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防疫措施,也就是通过自繁自养、疫病防治、检疫监督、寄生虫驱治、日常消毒和防疫监督等综合措施,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猪病综合防治工作,有效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 主要技术工作

3.1 流行病学调查

从2011年开始,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6个规模化猪场共3 518头猪采用临床调查和血清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率、死亡率的详细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县猪场常发疫病的类型,包括猪瘟、仔猪黄白痢、低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感染、猪肺疫、猪喘气病、猪萎缩性鼻炎、乙脑、胃肠道线虫和猪疥癣病等。这些疾病以散发为主,发病范围涉及到6个乡镇6个村。经统计,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共发病406头,死亡102头,病死率高达25.12%;其中猪瘟发病101头,占发病总数的24.9%,居首位;仔猪黄白痢发病92头,占22.7%;猪伪狂犬病发病77头,占19.0%;猪圆环发病56头,占13.8%;蓝耳病发病24头,占5.9%;猪细小发病22头,占5.4%;其他疾病发病34头,占8.4%(图1)。

3.2 实验室监测

在6个规模化猪场中随机采集1 000份血样、20份脏器组织样品,用血凝抑制试验、细菌培养和综合诊断方法监测了406头病猪,同样确定了上述10种常发疫病类型;对12头病猪进行剖检,最终确认感染猪瘟4例、仔猪黄白痢3例、猪传染性胃肠炎2例、猪喘气病1例、猪痢疾1例、中毒1例。

图1 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甘肃省庆城县规模化猪场主要猪病的种类及占比

4 猪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要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首先要保持舍内干燥卫生,每天必须清理猪粪,做到猪、粪分离,尽量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中;其次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对病猪实行隔离饲养、对症治疗,避免交叉传播;三要合理搭配饲料,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定时定量补充营养物质,特别给怀孕猪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增加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2 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严格按照猪场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细小病毒、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免疫密度达到100%。注射疫苗前、后5天,严禁使用抗生素。

4.3 定期开展寄生虫驱治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驱治,公猪每半年驱虫一次,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虫一次,育肥猪在9周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驱治体内寄生虫一般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物混饲,连喂一周;驱治体外寄生虫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百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4.4 加强检疫,坚持自繁自养

如需从外地调入种猪,必须上报当地兽医卫生监督部门,经批准后方能从无疫区调入。调回后,要将猪只隔离观察45天,在观察期内确认无病,才能合群饲养。

4.5 严格消毒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这是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工作人员进场前必须经消毒间洗手,在紫外线下消毒15分钟以上,换上工作服和工作鞋;圈舍、场地要彻底清扫,用3%~5%来苏儿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药浸泡或用开水烫等方法对猪舍、饲槽、水槽等进行冲洗消毒。

4.6 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猪场常发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单纯使用一种抗生素不能完全覆盖所要控制的细菌,因此必须采用药物组合的方法,控制多种细菌的继发。疫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如果采取阶段性足量给药,短时间内能有效控制疫病。如果用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且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5 猪瘟的预防治疗

在该县规模化猪场常发的10种猪病中,猪瘟发病占24.9%,居首位,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治猪瘟,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制订详细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做好饲料、药物使用登记,定期开展消毒、驱虫等工作。严禁将猪瘟病猪或污染病毒的物品带进猪场。仔猪出生后20日龄首次免疫,60日龄后二次免疫;对新生的仔猪实行乳猪超前免疫(又称零时免疫);仔猪出生后没有喂奶之前进行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为1.0~1.5 mL,注射疫苗后1小时再给仔猪喂奶,45日龄再进行1次猪瘟疫苗注射;种公、母猪每半年进行1次猪瘟疫苗注射,剂量为3 mL/头。一旦确诊为猪瘟病,按每头10倍剂量及时进行猪瘟疫苗的紧急免疫。

S851.33

B

1673-4645(2013)11-0047-02

2013-08-01

猜你喜欢

猪病规模化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病猪喂药有办法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