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PX项目群体性事件:微博行动与社会心态

2013-03-15程启军林欣

社会治理理论 2013年5期
关键词:群体性网民云南

程启军林欣

云南PX项目群体性事件:微博行动与社会心态

程启军*林欣**

微博已经日渐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话语平台,微博行动体现为舆论围观和舆论倒逼,它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搜索的微博数据显示,云南PX项目群体性事件的演进与微博行动有着密切联系。在当前我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整体不畅的情况下,微博行动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一条捷径,进而也折射出群体性事件中民众的社会心态。

群体性事件 微博 社会心态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其中,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 www. 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从规模来看,微博用户占据了网民数的绝大多数,微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作为新媒体的微博,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微博已具备以下功能:第一,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的基本功能。在信息获取方面,用户通过自由设置“关注”他人等功能,获取关注对象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且微博上大量的机构、名人、关注话题充分扩充了用户获取的信息总量、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在信息发布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或“广播”、“转发”或“转播”、“评论(原文)”等功能实现对他人信息内容的再次“发布”和回应。第二,社会性交往与互动的核心功能。微博作为典型的社会性软件,充分发挥了社会性服务网络的功能,促进了社会交往与互动。伴随微博实名认证功能推进,进一步强化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成为真实的社会网络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上的延伸。第三,整合各种网络应用的拓展功能。微博通过对多种互联网产品、网络应用的整合,实现功能的不断拓展。

微博除了具备社会互动、信息发布等功能外,它具有明显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伴随微博实名论证的不断推进,微博日益发挥着其正功能。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的载体,比如,参与政治建设,揭露官员腐败,曝光不公事件等,成为人们意见表达和情绪宣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讨论,形成舆论压力,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迫使相关部门快速化解社会问题。目前,作为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甚至于利益诉求平台的微博,已经为社会普通成员获得了新的话语平台,通过此平台,获取其他社会成员的舆论支持,实现舆论倒逼,进而达成自身的利益诉求。可见,微博已经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微博在中国政治的发展、制度的推进、官民沟通和影响公共事件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5月,云南PX项目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必然成为本年度标志性的社会事件,笔者通过利用搜索微博数据,收集了云南PX项目事件相关微博发布数量及其内容,以此了解网民在该群体性事件中的微博行动,同时获取微博行动折射出来的社会情绪和社会心态。

二、事件中的微博发布地区状况

通过搜索微博数据可知:截至2013年5月30日0时,以“云南PX项目”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相关微博发布总量为1947条,其中来自云南省最多,有707条,占总数的36%。其次是北京、西藏、广东、四川、上海,其他省份和地区发布量较少。具体情况如图1。

图1 云南PX项目中微博参与的地区分布

数据说明,在微博上,对此事件关注者除了利益相关的云南人外,主要是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网民以及与云南相邻的西藏、四川网民,其中,围观者众多。在与昆明相邻的西藏、四川、广西、贵州四省的相关微博数据发现西藏、四川发布量较多,而广西、贵州则与其他省份不相上下。其他省份情况如表1。

表1 云南PX项目中其他微博参与的地区分布

以上图表所表明,33%左右的微博参与所起到的作用是舆论围观和舆论强化的作用。直接卷入其中的云南地区,微博参与将近40%,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北京与上海三地的微博参与达到了20%。在某种程度上,数据结果体现了利益直接相关决定着参与关注程度,也反映出经济发达状况与社会参与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然而,曾经有着同样的遭遇,比如,曾经因PX项目同样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浙江、辽宁、福建三省的数据与其他省份不相上下,表明在以“云南PX项目”为关键词的相关微博中,关注程度与是否曾经经历或关注过相关事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环境型群体事件中,民众邻避情结[1]陶鹏、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0,(8).严重,民众的环保意识还远没形成。

三、 微博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与反应度

(一)关注度

2013年3月29日媒体正式报道了云南安宁PX项目将引入的消息。在此之前,已有知情网民在微博上发布相关消息,微博消息也多以并不十分肯定的态度,抱着求证的目的,民众情绪较为平静。以“云南PX项目”为微博搜索关键词,搜索到3月18日0时—3月29日0时,共有26条相关微博,平均每天有2.3条相关微博,其关注度极小。

当媒体公布对云南安宁PX项目将引入的消息的当天,3月29日0时到3月30日0时,有6条相关微博发布。从媒体公布项目引进消息的3月29日起,相关微博数目较之前有大幅度的上升,截止至5月3日24时,也就是群体性事件前一天,共有346条相关微博,平均每天9.6条,是报道前的4.2倍。此阶段的消息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发泄自己对该项目的不满情绪,对PX项目引进表示反对和厌恶。二是针对政府的质疑,群众与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出现。三是呼吁“集体散步”反对PX项目的行动。

5月4日,云南昆明有3000市民聚集,以高举“坚决反对PX项目”、“PX项目滚出云南”等字眼横幅,戴口罩,集体散步的方式抗议。当天,相关微博的发布数目达到史上最高的67条,到5月6日达到最高峰,当天有165条相关微博发布,然后开始下降。5月4日至5月10日一周内,相关微博发布数目达563条,平均每天80条,此阶段的消息内容仍然多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对PX项目引进表示反对,质疑政府,表示厌恶,群众的不满情绪达到顶峰。

5月11日,政府方面做出了回应,于是回落的关注度又一次上升,当日,相关微博发布数目达136条,此后渐渐下降。5月16日,群众再次走上街头抗议。5月17日,昆明市长开通微博,相关微博发布数目上升又形成一个小高峰,达60条,此后,截至5月29日,相关微博每日发布数平稳,日均发布数目为30.2条,说明群众对此事保持一个平稳的关注度。5月21日,工商局发布购买口罩实名制的通知,引起社会再次不满,相关微博发布量上升,至25日工商局撤销购买口罩实名制并道歉后,事态再次平静。

总体来看,在消息传入后到引发群体性事件前,日均相关微博发布量为8条。群体性事件后,日均相关微博发布量为50条,网民对该PX项目关注程度上升了525%。具体情况如图2。

图2:云南安宁PX项目事件相关微博发布情况

(二)反应度

从图2看,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中国网民对云南PX项目群体性事件的反应比PX项目本身的反应更为快速和灵敏。5月4日群体性事件爆发前,即使媒体公布了云南将引进PX项目的消息,但网络上关于云南PX项目的相关微博数目较少且上升缓慢,说明中国网民对媒体公布PX项目消息的反应速度较慢。而在群体性事件爆发的5月4日当天,相关微博发布数目是前一天5月3日的2.5倍;事件爆发后一天,即5月5日,相关微博发布数是5月4日的2.2倍,数目骤升。

当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项目进行相关表态和采取进一步措施时,相关微博发布量都明显上升,网民微博参与和关注度与事件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起来,网民微博行动迅速且有效,最终,迫使当地政府不得不积极应对,最终搁置此项目,这也充分体现微博舆论围观和舆论倒逼[1]的作用和效果。

四、事件中微博网民社会情绪

(一)社会情绪发展阶段

由上图可知,云南昆明安宁PX项目群体性事件发展到目前为止,社会情绪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消息传入,政府未公布阶段;二是消息公布,社会情绪反应阶段;三是社会情绪爆发,群体性事件阶段;四是政府回应,社会情绪稳定阶段。

群体性事件后,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5月11日市长发布新闻会上回应;二是对教师学生发布了不参加群体性事件的通告;三是昆明市长5月17日开通微博与民众沟通;四是口罩实名制,21日工商局发布通知要求购买口罩实名制,25日撤销此规定并向社会道歉;五是编写并给市民派发PX项目科普知识小手册。

在事件中,政府的不恰当措施,比如,口罩购买实名制的措施,再次激发了社会不满情绪。政府理性的反应,比如,昆明市长开通微博与民众沟通的措施,十日内已有8万多粉丝,发布微博更是被网民们热烈评论和转发,对有效稳定社会情绪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给市民派发PX项目科普知识小手册的措施也有利于民众全面了解PX项目,社会情绪没有再大幅上涨,只是在一定值上的小幅度波动,社会情绪趋向稳定。

(二)社会情绪反应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对PX项目绝大多数为激愤的反对情绪,少数表示乐观支持接受。截止至5月30日0时,相关微博发布数目为1947条,从微博发布的内容看,绝大多数网民发泄了愤怒、厌恶、质疑、无助等负面情绪。以“云南PX项目+滚”为关键词,进行微博搜索,共有74条微博。 以“云南PX项目+反对”为关键字,有134条;以“云南PX项目+抗议”为关键字,有101条。

五、微博行动折射的社会心态

在云南PX项目群体事件中,微博发挥了积极的公众参与和舆论倒逼作用,最终使这一事件以最小化的代价得以化解。微博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反应度及其社会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中国民众的内心焦虑和不安,折射出了民众的社会心态。

第一,内心充满了压力,情绪高度紧张。

少数的支持者认为由于云南经济落后,引进PX项目,可以改善民生。但是,多数民众对此项目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大量的事实,比如厦门PX项目,大连PX项目等,表明此项目充满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作为西部省份,尽管云南水资源总量排全国第三,但是可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民众饮水都有困难。此时,由于分布不均,云南已经连续四年旱灾。PX项目需要大量水资源来稀释污染,民众对此感到明显的压力。在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民众情绪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之中,任何一种高强度的条件刺激,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弹。

第二,对政府充满不信任,民众处于烦躁之中。

近年来,政府逐步演变为谋利型政权经营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与民争利,政府的公益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代表政府部门的部分官僚们,专横独断和贪污腐化,也进一步导致了政府的公益性和公信力下降[2]。与群体性事件联系最为密切的是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缺失的问题。大量事实表明,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缺失,既是民众集体行动的一种社会心态表达,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和发展重要的催化因素。从数据上显示:截至5月30日,以“云南PX项目+政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386条相关微博的搜索结果,占相关微博总数的19.83%,其中不乏表达对政府工作的不满,包括质疑、讽刺、厌恶等等,占64%的云南省外的相关微博中也同样呈现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工作的不透明,干预措施的简单粗暴,使处在无可信任之中的民众愈发烦躁,他们已经不愿听政府的解说,只是从自己的判断去认知环境型项目,用自己的行动去抗争,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诉求。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民众利益表达途径不畅,强化了民众的焦急之情。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以至于无视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代价,大量的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其所制造的“三废”直接排入大自然之中,直接危害环境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毫无企业责任。在这样的大量事实面前,对企业信任缺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样,云南PX项目群体性事件中,大量微博信息认定云南PX项目总负责人况丽为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主要责任人。涉及“况丽”为关键词搜索,截至5月30日,共有 380,755 条结果,多数网民纷纷表达了厌恶之情并将之转发。当前,我国民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途径不畅,群体性方式成为他们抱团取暖的一种有效路径,他们迫切需要解决自己的困境,微博无疑给他们创造了一条捷径,通过舆论倒逼,大大减缓他们的焦急之情。

*程启军,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问题及社会治理。

**林欣,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在读。

猜你喜欢

群体性网民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