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刘胡兰齐名的苏中女杰︱︱︱高凤英

2013-03-12蒋跃华周美娟泰州市姜堰区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5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2期
关键词:姜堰区队苏中

蒋跃华 周美娟︵泰州市姜堰区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500︶

1947年3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在纪念“三八”妇女节的社论中写道:“我们要学习苏中高凤英和晋绥刘胡兰的光荣范例,领导广大妇女和敌人作誓死不屈的斗争。”延安广播电台同时播发了高凤英的英雄事迹,红色电波传遍中华大地……

高凤英是姜堰革命历史上一位全国闻名的女民兵英雄。1925年,高凤英出生于姜堰西边石家埭的一个渔民家庭,家境贫寒,13岁当童养媳,不久未婚夫病逝。1943年与双堡乡雇农姚长山结婚,婚后因家境艰难,婆婆出门讨饭,丈夫外出拉车,高凤英打短工维持生计。1944年,高凤英的家乡获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高凤英懂得了革命道理,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她爱憎分明,斗争坚决,被大家选为乡妇联主任,1946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姜堰镇,砌碉堡,筑据点。各乡逃亡的反动地主纷纷窜回姜堰,组织还乡团,建立反动政权,向人民群众反攻倒算,气焰十分嚣张。高凤英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和乡里干部一起,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拿起枪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随着新四军主力北撤,斗争环境更为险恶,领导安排体弱的干部及女同志转移到相对比较安全的地区工作。高凤英找到区委领导,要求参加区队打游击。“树长千年打柴烧,人活百年土里埋。”在向区委领导表达自己参加区队武装的迫切愿望时,高凤英说了这句里下河水乡老百姓的俗语,视死如归。领导见高凤英态度坚决,同意让她暂时留在区队。从此,她成了区队唯一的女队员。

高凤英从小在渔船上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她所在双堡乡地处姜北区最南端,与中心区之间隔着一条十字港河,几十丈宽的大河,高凤英来回都是踩水过河,手里举着的枪和宣传品,水星子都不沾一点。除了自幼练就的高超的游水技术,高凤英还有一绝——爬树。几丈高的大树,她甩掉鞋子,一转眼就到了树顶。她立场坚定,机智勇敢,又有游水和爬树本领,因此侦察敌情、打仗样样出色。

8月的一天,姜北区委和区游击队宿营张尤庄。就在这天,姜堰敌自卫队出动40人,窜到张尤庄抢粮。区队命令把大河以南的敌人打回去。高凤英冲在队伍最前面,抢先下河,冒着敌人阻击的弹雨,端着枪踩水过河,一边踩水,一边举枪射击,很快便到达对岸。敌人发觉游击队已经过河,慌忙丢下抢的粮食,夺路溃逃。

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班长带领高凤英等3人的游击小组正在老百姓家做宣传,突然远处传来激烈的枪声,高凤英二话没说,来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熟练地爬上树。“敌人分两路而来,慢慢向北移动。”“南面一路35个敌人,西南一路40多个。”高凤英向班长报告了敌情,只见她两手灵巧地抓一根树枝,又攀住另一根树枝,眨眼间就到了地面。由于高凤英报告的敌情及时准确,大家同敌人巧妙周旋,得以安全转移。

又一次,高凤英所在班6个人在胡家舍执行任务,突然与几十个敌人遭遇。敌人集中3挺机枪疯狂扫射,将游击队员们逼到一条大河边上。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高凤英果断地对班长说:“你们先走,我掩护。”班长急喊:“你一个人不行!”高凤英决心已下,说了一声:“不要管我。”话音未落,只见她利用地形,一边向敌人射击,一边灵巧地转换地方,很快便将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过来。战友们安全到达彼岸。急了眼的敌人便集中所有火力,将高凤英压在河坎上,试图生擒。片刻,还击枪声中止。敌人一涌而上,却不见了人影。原来高凤英早已下水,一个“猛子”潜到北岸去了。

几次作战下来,领导已取消了“暂时留她”的意思,每次作战已经少不了高凤英,她也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高凤英是区队唯一的女队员,化装侦察更有优势。高凤英曾经化装成讨饭老太婆,多次进入姜堰据点侦察敌情,甚至把宣传品贴到“还乡团”大门上,搅得敌人惊魂不定。

1946年12月23日,姜堰敌军“清剿”姜北区,游击队员戴裕美在战斗中腹部受重伤。高凤英从阵地上将戴裕美背下来,包扎抢救,隐蔽到船上。战斗一结束,高凤英顾不上休息,冒着凛冽的寒风,连夜撑船送戴裕美去后方医院。替戴裕美洗好衣服后,又打起精神,在天亮之前,赶回了区队迎接战斗。

高凤英关心同志、吃苦耐劳。区队每到宿营地,她就帮炊事员淘米洗菜,为同志们缝补浆洗。区队一百多人,没有哪一个的衣服、被子她没洗过。同志们都亲热地叫她“大姐”。

1947年1月13日,紫石县团和姜北区队分三路伏击“扫荡”的国民党军。14日部队撤到高家垛,遭敌人包围。经过激烈战斗,部队打开一条血路。高凤英在了望敌情时不幸腿部负伤,隐蔽在一位大娘家。敌人两次进庄搜索,大娘都以“我的女儿,被流弹打伤”搪塞过去。因叛徒告密,高凤英被敌人抓去。敌人施用酷刑,将她反剪双手吊在屋梁上,用皮鞭抽打了整整一夜,高凤英坚贞不屈。15日被敌杀害,年仅22岁。

1947年秋,华中新华书店出版了《不屈的斗争》一书,书中搜集了新华社十多位记者的关于苏中地区人民斗争的作品,其中就有长篇通讯《女英雄高凤英的故事》。高凤英的英雄事迹,经苏中《江海导报》、华中《新华日报》和山东《大众日报》等报刊传播,深深扎根在苏中人民特别是姜堰人民心中。至今,在高凤英的家乡还流传着一首《女英雄高凤英》的赞歌:“革命英雄高凤英,英勇杀敌为人民。舍身保国求解放,百姓闻之泪雨倾。”

为了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1991年姜堰乡人民政府为高凤英烈士立碑。纪念碑占地20平方米,钢混结构,高1.7米,宽1.25米,碑文竖写正楷“苏中杰出的女英雄”,为当年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题书并钤印。2009年,高凤英入选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猜你喜欢

姜堰区队苏中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国有煤矿基层区队“微腐败”的治理和预防
新形势下煤炭区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对标管理在煤矿区队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