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地方栽培盘菜栽培及留种技术

2013-03-09陈存厚吴学荣

长江蔬菜 2013年11期
关键词:十字花科肉质苗床

陈存厚 吴学荣

平阳地方栽培盘菜栽培及留种技术

陈存厚 吴学荣

南湖盘菜

鹤溪盘菜

盘菜学名芜菁,又名蔓菁,块根为肉质根、扁球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裂叶4~6对,长而狭,长30~50 cm,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下部茎生叶像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花小,鲜黄色,长约7 mm;萼片4片,2裂,展开;花瓣4个,十字形;雄蕊6个,4强;雌蕊1个,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 cm,喙细长。

盘菜为二年生植物,苗期较耐热。盘菜属于种子春化型,在2~6益下经20~25天通过春化阶段,喜清凉湿润的砂质壤土或壤土,适宜秋冬栽培。

1 平阳地方农家品种介绍

1.1 南湖盘菜

南湖盘菜是平阳县南湖农民叶文贵,从当地农家品种中提纯复壮,采用大株选择留种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在平阳的南湖、南田等山区种植,表现种性稳定、高产、商品性好、抗病性较强。与温州盘菜原有大缨种记载非常接近。

晚熟,定植后80~100天可收获;叶数35片左右,株高约33 cm,开展度(95~100)cm×(95~100)cm,叶面较光滑,叶背微披白粉、无刺毛,叶色绿;肉质根表皮光滑呈白色,肉质洁白、细嫩、味甜而略带辛辣味;肉质根纵径9.8 cm,横径约21 cm,底部扁平,仅有一条主根,肉质根质量1.8~2.5 kg,667 m2产量可达5 000~6 000 kg。

适宜在山区、半山区栽培,播种期为8~9月,最适播种期为9月上旬,播前种子需经55益温汤处理15 min。苗床必须选择上一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苗龄25~30天,667 m2栽2 300~2 600株,基肥以腐熟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田间管理中,前期以防病毒病和根肿病为主,中后期防治炭疽病和软腐病。

1.2 鹤溪盘菜

鹤溪盘菜为鹤溪当地农民自繁自育自用的农家优良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

早熟,定植后生长期70天左右;叶数30.8片,株高约32 cm,开展度(68~72)cm×(68~72)cm,叶面粗糙多刺毛,叶背也披刺毛,叶色绿,叶缘缺刻多,叶顶长圆形;肉质根表皮薄而光滑呈白色,肉质洁白、细嫩、味甜而略带辛辣味;肉质根纵径约6.1 cm,横径约14 cm,底部扁平,仅有一条主根,肉质根质量0.9~1.2 kg,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床须选上一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培养好壮苗,苗龄25~30天。

2 盘菜栽培要点

2.1 育苗移栽

①苗床选择与整理 盘菜一般采用育苗移栽。苗床选择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适当深翻,并施足腐熟有机肥、生石灰(75 g/m2)、磷肥(50 g/m2),作成普通高畦,畦面呈小拱形。

②种子消毒 将种子放入50~55益的温水中不断搅拌,维持水温15 min左右。之后待水温降到30益,静置8~10 h,晾干。

③播种育苗 早熟种,山区栽培可适当早播;晚熟种,平原水稻田栽培可适当迟播。每667 m2大田用种量15~25 g,需苗床20~30 m2。播种选在晴天傍晚进行,播前苗床浇足底水,将敌克松原粉20~30 g对水浇入,畦面施足焦泥灰后,将种子与等质量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匀播下,之后覆盖一层0.5 cm厚的过筛焦泥灰。播后用稻草或遮阳网浮面覆盖,3~5天后出苗,出苗后7~10天间苗,苗距2~3 cm,并进行一次追肥。苗期25~30天。

④定植 一般选用肉质根膨大至黄豆粒大,2片子叶完整匀称,苗大小一致,叶片色泽嫩绿,4~6片真叶的菜苗;淘汰弱苗和病苗。定植前防治秧苗病虫害一次。定植时要栽直、栽正,栽的深度以埋土于第一片真叶的基部为宜,栽后浇定根水。667 m2栽2 300~3 500株。

2.2 整地施肥

盘菜需要充足光照和较多磷钾肥,定植前增施有机肥,尤其是有机钾肥,有利于促进盘菜生长,并提高产量,增强抗性和品质。667 m2施30%腐熟人粪尿500 kg,栏肥500 kg,焦泥灰1 000~1 500 kg,钙镁磷肥30 kg,硼锌复合肥2 kg,生石灰25~50 kg。

2.3 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 大田生长期间中耕2次,一次在定植缓苗后结合中耕追淡肥,另一次在肉质根膨大前。除草方法以喷施除草剂结合中耕人工除草。

②肥水管理 盘菜对肥料反应非常敏感。根据盘菜的需肥特点,在重施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着重进行2次追肥。定植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可施10%的人粪尿300~400 kg,并加入48%复合肥(16-16-16)2 kg。在肉质根生长前期,每667 m2施20%的人粪尿400~500 kg,并加入48%复合肥(16-16-16)3 kg。在肉质根膨大期,可酌情增加追肥次数。追肥时要坚持淡施、匀施。在水分管理上,切忌引水漫灌,做到地不干不浇水,畦沟不积水,以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

③病虫害防治 盘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黑斑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菜螟。用20%一遍净(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防治蚜虫;菜螟等害虫可用乐果、灭扫利(甲氰聚酯)、敌杀死(溴氰菊酯)、抑太保(定虫隆)等农药防治。病毒病的防治,一方面要从苗期开始坚持做好治蚜防病工作,最好采用防虫网全程覆盖育苗;另一方面要行早防早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0.1%高锰酸钾液防治,效果较明显;软腐病、黑腐病可选用农用链霉素1 000~1 500倍液或新植霉素1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黑斑病可选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80%大生(代森锰锌)、可杀得等防治。

2.4 适时采收

当肉质根充分膨大,叶片发黄即可采收,可一次采完,也可分次采收。一般在定植后50~60天,单根质量在0.5 kg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以获得最佳效益。

3 盘菜留种技术

根据十字花科作物种性保持和留种繁育技术,盘菜留种一般选用大株留种法。

3.1 精选种苗

在盘菜收获前几天,即盘菜移栽大田生长50天(即播种后80天)左右,当单根质量达0.5~0.75 kg时,可采收上市。选植株健壮,生长势强,叶形开展,无病虫为害,肉质根白、扁圆形且端正,基部不凸出,仅单条根生长的单株留种。所选留种单株移植采种田的时间不能太迟,否则植株的生长势会减弱,易在冬天遇冻害。

3.2 种园选择和管理

种园在春季开花时,方圆2 000 m范围内不能有其他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十字花科作物栽培,或采用22目防虫网隔离,避免虫媒或风媒串花。此外种园宜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疏松,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

优良单株选定后移栽,要求株行距比营养生长期适当放大,一般每667 m2栽660株,即畦连沟宽100 cm,株距100 cm,栽于畦中间。移栽后,即进行一次施肥,每667 m2施腐熟栏肥150~300 kg,稀人粪尿250 kg。采种期病虫害较少,主要是蚜虫,可用乐斯本(毒死蜱)、虫螨光(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3.3 适时收获

在一般气候条件下,翌年3月中下旬即可开花,留种圃内株系间自由混合授粉,开花后20天左右,植株中下部的种子已成熟,而顶端尚有少量花时,就应把整株连根拔起,倒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收植株中下部种子,去除杂质晒2~3次,每次晒2~3 h。一般每667 m2可收种子20~25 kg。

[1]韦顺恋,周梅仙.浙江省蔬菜品种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34-37.

[2]浙江农业大学.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30-32.

陈存厚,浙江平阳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325400,电话:13906772599

吴学荣,平阳县农业局农业站

2013-03-01

猜你喜欢

十字花科肉质苗床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春日水中鲜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香煎”出好味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