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两节《酸的性质》的复习观摩课的反思

2013-03-07薛景云

化学教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盐酸化学装置

薛景云

(扬州梅苑双语学校 江苏 扬州 225000)

2013年4月3日上午,邗江区举行了初中化学优质课巡展、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酸的性质》的复习课,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两位教师精心的设计,满腔的热情,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的出色表现,给每一位听课教师以启迪。

一、课的大致内容展示

1.第一节课

这是一节复习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准备”部分,并在PPT上给出正确答案。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复习,为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做知识准备。

教师通过新闻视频的播放《温州小伙将洁厕灵与84混用中毒》,引入本节课题——《“洁厕灵”主要成分的探究》。紧接着,教师通过和学生的问答互动引入探究活动一:洁厕灵显蓝色的原因探究,并同时请两位同学到讲台进行实验验证洁厕灵显蓝色并非由Cu2+引起。

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洁厕灵标签,推测洁厕灵含有盐酸。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二:洁厕灵是否含有盐酸,并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完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展示各小组的探究方案,总结出探究原理与方法,复习巩固相关的化学知识。

两个实验探究完成后,教师及时将之前的定性探究转为定量的分析探究,即探究活动三:洁厕灵中盐酸含量的测定。教师提供几组药品和零散的装置图,要求学生自选药品和拼接完整的装置图。并引导学生对每一组的方案从原理是否科学、装置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装置的误差分析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和改进,在大家的交流讨论中,各组不断完善。最后,教师点评,并将诸多方法归类总结。

2.第二节课

这也是一节化学复习课,教师通过表演魔术“春暖花开”以及学生讨论揭秘引入本节课。

本节课教师安排了两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一是设计实验证明一无色溶液是酸性溶液,并用演示实验来验证,再结合相关的典型例题来达到对酸的通性的复习;二是设计实验证明该无色溶液是盐酸还是硫酸,并用演示实验验证,再结合例题的讲解来要求学生掌握硫酸、盐酸的物理性质,检验方法等相关知识。

二、我的体会

1.体会“相同”

(1)独具匠心的导入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都有一个精彩的导入,一节成功的课必需有一个好的开始。前一位老师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洁厕灵,播放了因使用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视频,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眼球;后一位老师则用“春暖花开”的小魔术揭开本节课的序幕。不同的导入,相同的效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复习课是将学生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巩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两位老师在这次复习课上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实验教学中注重了实验细节,注重语言的表述,尤其是第一位教师从洁厕灵的定性探究转化到定量探究上,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再次得到了升华。此外中考的临近,化学教学也已经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每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都会紧紧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来展开自己的复习课,各种类型的化学总复习都少不了习题训练,都必须进行解题方法和能力训练。这两位教师在这节复习课中都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而且教师精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中考题,从基础题到能力提升题,都紧贴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3)将实验引入复习课堂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化学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而我们很多初中教师在第一学期新授课时,往往比较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到了第二学期,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时间紧复习任务重,很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会浪费宝贵而有限的复习时间,更侧重于应试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在这两节观摩课中,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将实验引入复习课堂,一、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使整节课更生动,更有趣味,学生也更有兴趣(如图1)。二、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三、还能帮助学生辨真伪。如:当学生看见显蓝色的洁厕灵时,立即肯定这里面含有Cu2+,但学生通过实验证明了这里面确实不含Cu2+。打破学生的经验主义,实践才能出真知,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图1

2.感受“不同”

(1)“生活味”与“化学味”

曾有人说过:“只要用心去体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化学书”。前一位老师以生活中熟悉的物质——洁厕灵为载体,真实的化学情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原动力。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化学知识是有用的,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后一位老师整节课围绕展示的一无色溶液,检验此无色溶液的酸碱性,证明无色溶液是盐酸还是硫酸,该课知识面覆盖广,条理性强,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刚接触化学不久的学生而言,少了点“生活味”,“化学味”更浓。

(2)“导演”与“主演”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我觉得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导演”,而不应该是“主演”。在这方面,前一位老师做得更好些,整节课中,从学生看视频到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再到学生动手拼接装置图,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一直在“动”,教师一直在关注,在聆听,在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并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后一位老师从自己动手做魔术到自己演示实验再到点评习题,教师一直在“动”,学生一直在看,在旁听,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相对少些。我觉得成功的课堂不是看教师教的好与不好,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得好不好。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整节课的组织者,是“导演”,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挖掘他们的潜能。

(3)“发现真理”与“转述真理”

十九世纪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前一节课的教师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设计洁厕灵中盐酸含量时,采取学生动手拼接装置,从一开始不太成熟的思路,不太全面的装置图,到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与同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逐渐完善自己装置图(如图2)。全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自然就了解了每套装置的作用,真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方式方法。第二节课的老师主要采取的是讲练结合的方式,一堂课中,既有先讲后练,又有先练后讲,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讲解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与为什么,与前一位教师比较,学生的收获自然也不一样。因此,我觉得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尤为重要。通过这两节观摩课,我受益匪浅。“枯燥无味”的复习课也同样可以新鲜生动,复习课绝不是旧知的重现,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合适的情境,通过各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图2

[1]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唐云波.初中化学“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19-21

[3]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1-202

猜你喜欢

盐酸化学装置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轰趴装置指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