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

2013-03-02查天兰孙成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川芎嗪丹参动力学

姚 萍 查天兰 孙成峰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 昆明 650021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

姚 萍 查天兰 孙成峰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6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脑梗死恢复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率随增龄而上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近年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对其临床疗效研究较多,但同时观察恢复期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改善的研究较少。笔者对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62例中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采用丹参川芎嗪和维脑路通治疗,两组同时进行现代康复训练,并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经本院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脑梗死标准[1]。年龄50~60岁,排除严重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53~76(61.25± 6.91)岁,病程15~90天,基底节区脑梗死22例,脑叶梗死7例,小脑梗死2例。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52~77(61.12±7.34)岁,病程15~90天,基底节区脑梗死21例,脑叶梗死8例,小脑梗死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因入院时发病超过10天,病情平稳,处于恢复期。均根据病情酌情给予阿斯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原发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公司生产)15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 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0.49g(每毫升含维脑路通50m留司,常州制药厂生产)加入5%葡萄塘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两组均同时进行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时间及项目均无差别。

1.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临床疗效观察: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及日常生活量表(ADL)[2],治疗前后2组分别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②血液流变学测定:采用天津普利生血液流变学测定仪,按照有关文献[3]介绍的方法,常规于晨空腹采血3m l送检,主要测定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③血流动力学测定:采用美国产MedesonicTranspecoTCD仪,按照尹氏等[4]方法,主要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并比较病侧VP和Vm的变化和观察双侧MCA的对称性即流速差值(DVp、DVm)。

1.3 统计学处理 2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和血液动力学参数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4例(12.9%),显著进步13例(41.9%),进步12例(38.7%),无效2例(6.5%),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2例(6.5%),显著进步9例(29%),进步10例(32.3%),无效10例(32.3%),总有效率为68.7%。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84.83,(P<0.05)。

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比较(分,±s)

表1 2组神经功能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31治疗前 15.93±3.02 59.93±1.02治疗后 8.31±2.36 90.03±1.62对照组 31治疗前 15.89±3.06 58.03±0.92治疗后10.93±1.02 80.03±1.0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在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等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s)

组别 例数高切(比)低切(比)血粘度(比)红细胞压积(%)治疗组31治疗前 7.53±0.62 9.63±1.12 1.83±0.32 53±6.2治疗后 5.12±0.36 7.53±1.62 1.53±0.12 42±8.1对照组 31治疗前 7.19±0.76 9.53±1.62 1.53±0.62 53±9.2治疗后6.23±0.32 8.13±1.62 1.63±0.62 46±4.3

2.4 2组治疗前后脑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 治疗组治疗后脑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MCA血流动力学后参数虽有改善,但除Dvm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脑MCA血流动力学

2.5 不良反应 本研究2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血栓所致,而血液流变学改变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4,5],其中血流流变和血细胞流动性异常变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6]。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现代中医认为丹参川芎嗪主要成分是丹参、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常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本研究采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基础上输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发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血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应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有研究发现85%缺血性中风发生在大脑中动脉(McA)范围[7],McA是能被超声可靠将探测的结构之一,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缺血性中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缺血性中风血流动力学判断有肯定的作用[8],灌注压不够,血流缓慢是老年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发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梗死后患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性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9]。由于丹参川芎嗪既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明显改善中老年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丹参川芎嗪对治疗老年脑梗塞,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作用显著(P<0.01),对减少运动障碍和致残后遗症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疗效较好(P<0.05)。在治疗脑梗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出血等副作用[10]。本研究未发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明显副作用,是治疗中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志,29(6):379-380.

[2]李凤玲,韦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9):850-851.

[3]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韩金安,胡威夷.三七总皂甙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8):506-507.

[5]黄庆.40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3):271-272.

[6]赖直,耿小茵,王沙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免疫功能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27-28.

[7]Steven UB,Hussein RAZ,Boris V,et al.MCA flow asymmetry is a Marker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Neurol res,1996,18:163-167.

[8]Stephan AM,Carole ET,Beverly ED.Asymmetry of intracranial hemodynamics as an indicator of mass effect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age.Stroke,1996,27:1788-1792.

[9]刘建和,莫观海,唐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疲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715-1716.

[10]Hajime ohta,Shinichi Nakano,KiyotakayokoYokogami,et al.Appearance of early venous filling during intra-arterial refusion theraty for acutemidd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a predictive sign for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toke,2004(35):893-898.

R743.3

A

1007-8517(2013)05-0078-02

2013.02.01)

猜你喜欢

川芎嗪丹参动力学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