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

2013-02-28张敏朱小燕徐荣易婷刘喜龙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革兰

张敏,朱小燕,徐荣,易婷,刘喜龙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

张敏,朱小燕,徐荣,易婷,刘喜龙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革兰阴性杆菌;分布;耐药性;ICU

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各种危重病患者,在严重病理生理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基础上,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目前这种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ICU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我们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从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从我院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399株,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不计入。

1.2 分离培养和鉴定细菌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1]严格操作,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

1.3 药敏试验试验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氨苄青霉素/舒巴坦(FAM)、哌拉西林/唑

巴坦(TZP)、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舒巴坦(SCF)、氧氟沙星(LVF)、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EN)、美罗培南(MER)、亚胺培南(IMP)、氨曲南(ATM)、米洛环素、多黏菌属B的耐药性。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选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两组纸片同时进行检测,标准依据CLSI(2010)标准执行。

1.4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质控菌株购于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1.5 统计处理试验数据由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标本分布在分离到的399株革兰阴性杆菌株中,271株(67.9%)来自呼吸道,49株(12.3%)来自各种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34株(8.5%)来自各种体液(胸、腹水、胆汁等),19株(4.8%)来自血液,16株(4.0%)来自尿液,10株自其他标本中分离,占2.5%。

2.2 病原菌构成比见表1。

表1 399株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构成比(%)

2.3 病原菌的耐药率6种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5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19株占32.7%。45大肠埃希菌的产ESBLs的13株占28.9%。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15.4%和34.5%。

3 讨论

ICU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ICU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原因为:(1)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痰液不易咳出,为细菌的自身繁殖提供有利条件;(2)ICU患者大都有应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插管、引流史、留置导尿等。这类操作不仅导致外源性感染侵入体内,也损伤了机体黏膜保护屏障。还可以将自体的细菌带入而发生异位感染,如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在我院ICU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占前6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值得注意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已升居第5位,也是引起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表2 6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鲍曼不动杆菌是我院ICU病原菌的首位,对所测的抗菌药物多数耐药,对头孢噻肟耐药率52.5%;头孢他啶为45.8%;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5.4%,仍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其耐药率在逐年上升[2]。同时出现了多耐药菌株,达到15.4%。应引起重视。对于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可使用多黏菌素B或大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3],但仍需要充分临床试验资料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除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显示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也达30.5%,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0.9%,并呈现多重耐药,我们分离的7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达34.5%。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殊耐药机制有关[4]。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ESBLs,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32.7%和28.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同时也高于医院其他病区,这与文献报道一致[5]。

阴沟肠杆菌大多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6],它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也高达42.9%~78.0%,但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

我院ICU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提示,在ICU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易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41-845.

[2]刘丹,刘晓峰,郭春梅.ICU患者气管内导管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87-589.

[3]陈丽霞,陈会,沈燕如.238株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92-594.

[4]张水娥,周齐燕.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46-948.

[5]王震,刘智,庄匡伟,等.2003-2006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81-583.

[6]王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95-1302.

R446.5,Q939.92

B

11674-1129(2013)05-0510-02

DO I: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47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革兰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粘附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