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94例孕产妇梅毒与HIV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

2013-02-28肖中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梅毒孕产妇母婴

肖中华

(乐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乐安344300)

1594例孕产妇梅毒与HIV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

肖中华

(乐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乐安344300)

目的统计分析孕产妇梅毒和HIV感染流行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1594名孕产妇进行梅毒和HIV抗体血清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和HI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56和0。结论孕产妇的梅毒及HIV感染率相对较低,部分妊娠妇女缺乏妊娠早期的传染病血清学检查的意识,应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

孕产妇;梅毒;HIV

梅毒和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的两种,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两种途径传播。为了预防医院感染,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院通常将上述两种性传播疾病作为孕产妇产前检查的筛查项目。本文将对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1594例孕产妇的梅毒和HIV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2年到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分娩的孕产妇1594名,年龄18~38岁,平均25.31岁。

1.2 方法抽取静脉血3ml,取血清做梅毒抗体初筛试验(TP-ELISA法,试剂为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和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法,试剂为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梅毒抗体阳性者再做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TRUST阳性者用生理盐水将血清做倍比稀释后再测反应素,以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反应素的滴度。上述试验均严格按照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1594例孕产妇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1594例孕产妇梅毒、HIV抗体检测统计结果

3 讨论

梅毒(TP)是由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梅毒螺旋体引起,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是流产、早产和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极高,AIDS在美国已是生育年龄妇女和1~4岁小孩前10位致死原因之一[1]。上述两种传染病均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缓慢,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且在潜伏期(梅毒)和“窗口期”(AIDS)仍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TP-Ab)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TP-ELISA法是检测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但梅毒特异性抗体出现迟、消失迟,即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检出其特异性抗体,甚至可终生检出,不能用其来判断临床治疗效果;TRUST法是检测血清中梅毒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在一、二期梅毒的检出率高达90%~95%[2],通常用其滴度试验来判断梅毒治疗是否有效。运用TP-ELISA和TRUST两种方法进行梅毒筛查,可防止梅毒漏诊。AIDS目前常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进行筛查。

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孕产妇感染梅毒、HIV呈逐渐上升趋势[3-5],本文资料显示孕产妇梅毒阳性率为0.56%,HIV抗体阳性率为0;5例梅毒阳性(TRUST法)需进行临床治疗的孕产妇。相比之下,虽然孕产妇的梅毒阳性率相对较低,但部分孕产妇(包括9例梅毒阳性孕产妇)在妊娠早期都未做相关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查,到了临产期来医院做产前检查才在医师的督导下做性传播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检查,从而在未知是否感染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妊娠,造成传染病的母婴垂直传播,累及下一代;故应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督促育龄妇女在孕前及妊娠早期进行母婴传播的相关传染病血清学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阻断传播,尽量减少妊娠时合并相关传染病感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本次统计未发现抗-HIV阳性者,但艾滋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及HIV感染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90%儿童感染HIV来源于母亲,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免疫措施[6,7],及早了解孕产妇的感染状况具有重要的预防控制意义。

[1]李雪珍,朱南如,张瑞芳.孕妇性病感染的预防和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1):39-40.

[2]易海清,周青,赖章辉,等.用TP-ELISA,TP-PA,TRUST三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6):695.

[3]黎兴盛,汤辉,熊朝艳,等.2087例孕产妇HBsAg、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52,632.

[4]张荣莲,陈起燕,陈烈平,等.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婴传播规律与干预方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7):438-442.

[5]朱丽青,赵秘胜,叶松道.温州地区产妇HBV、梅毒、HCV及H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2):105-107.

[6]方利文.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 (5):259-260.

[7]曹韵贞,李关汉,王世一,等.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母婴传播的现状、危机及对策[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3):185-188.

R446.62,R759.1,R512.91,R593.32

A

1674-1129(2013)05-0502-01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41

猜你喜欢

梅毒孕产妇母婴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