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住院患者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

2013-02-28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马晓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

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马晓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3)

儿科住院患者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

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马晓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3)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分离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自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1284株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结果儿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13.9%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肺炎克雷伯菌中44.5%为产ESBLs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低;流感嗜血杆菌中47.4%产β-内酰胺酶,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保持较好活性。结论对儿科住院患者的分离菌和耐药监测能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感染;儿科患者;病原菌;耐药性

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从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抗菌应用药物的机会也增多,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儿童尤为重要[1]。对我院2012年儿科患者病原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自儿一科、儿二科、新生儿科、儿科重症监护室和儿外科住院患者分离到的非重复病原菌1284株。细菌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

1.2 细菌的鉴定与药敏细菌的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国bioMérieux公司)。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C),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判读细菌药敏结果为敏感(S)、中介(I)、耐药(R)[3]。质控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3 分析方法细菌的药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描述2012年儿科住院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284株,其中分离数居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0株(17.1%)、肺炎克雷伯菌173株(13.5%)、肺炎链球菌169株(13.2%)、流感嗜血杆菌155株(12.1%)和大肠埃希菌103株(8.0%)。

2.2 常见菌耐药性分析分析显示,在儿科住院患者,常规测试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活性较好,仅红霉素耐药率超过30%,13.9%为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44.5%为产ESBLs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体外活性相对较好。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8%和25%,对阿莫西林和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超过60%。流感嗜血杆菌中47.4%产β-内酰胺酶,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保持高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和85.7%。

结果显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利奈唑胺对肠球菌有着比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70%。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存在协同作用的菌株(HLAS)分别占50%和67.7%,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占0.8%。

3 讨论

儿童机体免疫的生理特点,使其抗菌药物的选择受到限制。相较于成人,我国尚未建立儿童专属的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监测系统,缺乏循证制订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和儿童抗菌药物临床试验,限制了我国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本研究对某三甲医院临床儿科住院患者的分离菌进行分析显示,分离数居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与杨亚静等[4]监测报告结果相似,但仍具有本地区的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在临床儿科的感染中不容忽视,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黏附作用,迁移至下呼吸道而不被宿主免疫功能清除,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婴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4]。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其分离来源主要见于痰标本,临床及时的送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检出率。

表1 儿科患者常见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

我们的资料显示,儿科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规检测的药物敏感性好,仅13.9%为MRSA,略低于杨亚静等[4]监测报告,而红霉素的耐药率略高(超过3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8%和25%,青霉素不敏感菌株近40%。因此在儿科患者的革兰阳性菌临床抗感染上,不宜选择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我院儿科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中44.5%为产ESBLs株,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与文献报道[5]相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活性。流感嗜血杆菌中47.4%产β-内酰胺酶,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保持高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和85.7%,可作为抗感染选药参考。

综上所述,由于儿科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感染和合理抗感染是儿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对儿科患者分离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1]张伶俐,黄亮,曾力楠,等.全球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证据现状与临床合理使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7-760.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753.

[3]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Twenty-Second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M100-S22,CLSI,2012.

[4]杨亚静,张砺,张蕾,等.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2(1):50-55.

[5]舒本富,陈开森,孙梦斯.婴儿重症监护室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72-573.

R446.5,Q939.92

A

1674-1129(2013)05-048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33

马晓波。

猜你喜欢

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