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至2012年东莞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2013-02-28李玉美林东子陈胤文袁灿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率霉素

李玉美,林东子,陈胤文,袁灿华

(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广东东莞523008)

2010年至2012年东莞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李玉美,林东子,陈胤文,袁灿华

(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广东东莞523008)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2010年至2012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1590例NGU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1590名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96例,阳性率为31.1%。其中2010年阳性率为25.9%,2011年阳性率为32.6%,2012年阳性率为37.6%。12种抗生素中,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四环素仍保持高敏感性,但对其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支原体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对NGU患者必须加强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

支原体是目前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主要是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这些微生物通过黏附和破坏尿道生殖道上皮细胞,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宫颈炎、阴道炎[1,2]等,为了解东莞地区NGU患者中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我们对2010年至2012年间1590名门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590例标本来源于本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就诊者,其中男性623例,女性967例。临床表现多为尿道或阴道瘙痒、灼痛、小腹坠胀、尿道口发红及尿频等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无症状。所有患者采集标本前一周内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男性患者尿后2h以上,用一次性无菌棉拭子由前尿道2~4cm处取分泌物。女性则先用无菌棉拭子清洁宫颈口黏液及分泌物,再用一次性无菌棉拭子在宫颈管内1~2cm处取分泌物,并轻轻旋转1圈,停留20s后取出,取出时不触及阴道壁。

1.2.2 试剂盒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

1.2.3 检测方法及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支原体阳性检出率1590名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96例,阳性率为31.1%。其中以单纯Uu感染率最高(407例,占25.6%),Uu+Mh混合感染次之(68例,占4.3%),单纯Mh感染率最低(19例,占1.2%)。女性的感染率均高于男性患者。见表1。

按年份来看,2010年采集NGU患者标本640例,其中支原体阳性164例(25.6%),2011年采集NGU患者标本554例,阳性181例(32.6%),2012年采集NGU患者标本396例,阳性151例(38.1%),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h感染在3年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UU感染中,男性患者3年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逐年增高趋势,在女性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药敏试验结果从3年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支原体对药敏试验所采用的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对四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也有一定的敏感性,而耐药性最高的是环丙沙星,对其他几种抗生素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见表3。

3 讨论

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中常见的微生物,至今在人类生殖道中检出的支原体有6种,其中引起感染的主要是Mh和Uu[3]。我国自2001年以来报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超过淋病,位居全国检测的八种性传播疾病的首位[4]。其中,约有20%~30%的NGU病人是由Mh和Uu感染引起,因此,支原体已成为NGU和宫颈炎的第二大病原菌[5]。在本次研究的1590名NGU患者中,支原体阳性率为31.1%,其中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可能与女性生殖道的酸性环境有关。有研究指出,在普通女性生殖道中支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2.2%[6],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明显低于这个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感染者并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没有就医。支原体的致病性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是直接致病还是协同致病,与哪些疾病密切相关等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表1 1590例NGU患者标本支原体培养结果

表2 2010年至2012年1590例NGU患者中Mh和Uu感染情况[n(%)]

表3 2010年至2012年支原体耐药率[n(%)]

从2010年至2012年支原体培养阳性率来看,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男性NGU患者中Uu感染率快速上升引起的。而Mh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Uu在女性患者中的阳性率三年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为何Uu在男性患者中感染率逐年升高?是否说明Uu正在发生变异而越来越适应男性泌尿道环境,或者存在其他的原因,也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此外,在所有支原体阳性患者中,以单纯Uu感染最多,Mh+Uu混合感染居中,单纯Mh感染最少,这是否意味着Uu的感染率远远高于Mh呢?我们认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培养液是造成Uu检出率远高于Mh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知道,Uu的最适pH值是6.0~6.5,Mh的最适pH值是7.0,而大多数商品化支原体培养液的pH是6.0,这就使得Uu在我们使用的培养液中比较容易检出,而单纯Mh感染则因不在最佳生长环境而容易漏检。当混合感染时,Uu的扩增使环境的pH值升高,有利于Mh的生长,因此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也高于单纯Mh感染。

抗生素运用于临床已有八十年,使得许多微生物对一些特定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特别在我国,由于不规范的抗生素使用,几乎所有致病微生物都出现了耐药株,甚至耐多药株。从我们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支原体也已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近三年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试验中所用的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基本保持稳定,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均在90%以上,对其他几种抗生素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环丙沙星,对支原体的作用已经很小。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仍然对支原体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的首选药物。

[1]EvansGE,Anderson TP,Seaward LM,et al.Evaluation of the Mycoplasma Duo kit for the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hominis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from urogenitat and placental specimens [J].Br JBiomed Sci,2007,64(2):66-69.

[2]Aaltonen B,Heikkinen J,Vahlberg T,etal.Loc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choriodecidua induced by Ureaplasma urealyticum[J]. BJOG,2007,114(11):1432-1435.

[3]Waites KB,Katz B,Schelonka RL.Mycoplasmas and ureaplasmas as neonatal pathogens[J].Clin Microbiol Rev,2005,18(4):757-789.

[4]黄峻,范卫新,毕志刚,等.皮肤性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34-636.

[5]金银平,莫庆莉.817例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1):88-89.

[6]白卫君,曹爱华,王立丽,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67-469.

R446.5,Q939.92,R518.9,R375+.3

A

1674-1129(2013)05-0484-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32

猜你喜欢

生殖道感染率霉素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