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3-02-28漆坚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鲍曼革兰病原菌

漆坚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3)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漆坚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3)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全年各种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培养,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标准筛选多重耐药菌株并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2012年1-12月共分离出病原菌1045株,其中MDROs 298株,占全年分离病原菌的28.5%(298/1045);革兰阴性MDROs共230株,革兰阳性MDROs株68株;在各标本来源中,痰所占比例最高(40.3%),依次为血液(21.5%)、尿液(20.5%);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头孢他定除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70%以上,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对两种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为0.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和35.1%,但中介率较高,分别为37.2%和13.5%;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但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50%);多重耐药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为8.3%。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分布广泛,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多重耐药菌株;调查分析;耐药率

多重耐药菌(MDROs)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是导致病死率增加和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医院感染经验性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调查回顾2012年1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化定义,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出的所有病原菌中筛选的多重耐药菌株。

1.2 方法所有标本按《全国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所选菌株经原始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观察及临床治疗判定为致病菌。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WalkAway-40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建议选择抗菌药物,药敏结果判定以2011年更新内容为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6软件,按标准化定义对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多重耐药菌株的筛选,并对这些多重耐药菌株进行统计分析。分离于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同类标本的病原菌只对初次分离株进行分析。

1.4 多重耐药菌判定对≥3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判定为多重耐药菌[2]。

1.5 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ATCC259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株的分布2012年1-12月共分离出病原菌1045株,其中MDROs 298株,占全年分离病原菌的28.5%(298/1045);革兰阴性MDROs共230株,构成比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4.9%)、鲍曼不动杆菌(14.4%)、肺炎克雷伯菌(14.1%)、铜绿假单胞菌(7.0%)、其他肠杆菌(6.7%)。革兰阳性MDROs株68株,构成比第一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15.4%),其次分别是肠球菌属(4.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4%)。MDROs可见于各种标本中,见表1。2.2常见多重耐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表3。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12年全年共分离出MDROs 298株,占全年分离病原菌的28.5%(298/ 1045);其中革兰阴性MDROs共230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4.9%)、鲍曼不动杆菌(14.4%)、肺炎克雷伯菌(14.1%)、铜绿假单胞菌(7.0%)。革兰阳性MDROs株68株,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4%)、肠球菌属(4.0%)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4%)。可见我院多重耐药菌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分离逐渐减少,菌株检出种类及多药耐药菌株发生明显变化,检出种类以肠球菌属为主,改变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导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所有多重耐药菌中排列第二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此外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呼吸道分离检出较多的MDROs。说明呼吸道是多重耐药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临床应重点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和预防控制。血液中最常见的MDROs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尿液和分泌物中最常见的MDROs为大肠埃希菌,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这些标本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病原学送检率。

表1 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分布(株数)

表2 4种常见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本文统计分析2012年本院分离出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头孢他定除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70%以上,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对两种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耐药率为0.0%,与有关报道相符[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和35.1%,但中介率较高,分别为37.2%和13.5%,中介率较高可能是该二种抗菌药物常规剂量下临床治疗效果不太好的原因,对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内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几乎为100%。因此,临床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时,应慎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免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及扩散;建议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4,5]。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较少,但对抗菌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都高于85%,耐药率较低的分别是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均为36.4%)。

表3 3种常见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所有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但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50%),值得一提的是复方新诺明对二种细菌耐药率都较低,分别为14.3%、32.6%,提示一些不太常用的抗菌药物可能对多重耐药菌还有作用。杨平满等[6]提出降阶梯治疗策略,联合用药策略,轮转用药策略是避免或消除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有效方法。12株多重耐药肠球菌属,其中VRE1株,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8.3%),接近于文献[7]报道的11.1%,是治疗多重耐药肠球菌属的首选药物。

综上所述,我院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也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医院感染菌株来源其中之一就是条件致病菌的变迁,其原因主要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我院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分布广泛,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因此临床医师在经验性用药的同时,进行病原菌的检测,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1]洪静婵,林章礼,朱文平,等.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58-14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5.

[3]李秀英.6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671-2673.

[4]漆坚,邓连瑞,周淑梅,等.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联用对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1,23(43): 3977-3978.

[5]陈丽霞,陈会,沈燕如.238株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92-594.

[6]杨平满,周建英,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434-1435.

[7]佟青,张一兵,刘阳.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临床调查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14):3166-3168.

R446.5,Q939.92

A

1674-1129(2013)05-0460-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21

漆坚,女,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细菌耐药。

猜你喜欢

鲍曼革兰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综述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