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研究与系统设计

2013-02-26

大众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工作量教职工管理员

赵 钢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1 建立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不断的扩大规模,相关教学工作量的管理人员对处理各方面的数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师工作量统计方法组织分散,易发生数据丢失,出现统计错误等情况,且劳动强度高,速度慢,这使得教师工作考核处理周期长,考核结果严重滞后,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质量,带来了不少的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希望能够简便快捷的上报自己的工作量,同时,能随时查询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在发现错误后能够正确、及时的做出纠错。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迈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枢纽,它成为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计算机尚未普及之前,教师工作量的统计与计算主要依赖于人工计算。传统的处理工作量的过程是:教师填写课程等资料以表格的形式上报给教务科,教务科在通过查询已有的记录给教师分配教学工作,然后根据教师的授课情况及其他综合方面来统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根据已规定的工作量计算方法用手动的或者通过计算器来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面对繁杂的数据和教师上传的报表,手工的处理方式很难能够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并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及统计不及时导致的工作量的堆积,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统计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同时,教师查询自己的教学工作量也更加方便。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利用现已有的办公局域网络条件,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统计和计算做成一个基于WEB的查询、统计和计算系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一个单位的局域网络内甚至是Internet上实现查询功能,这样的一个系统能够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查询和计算变得更加简捷,从而使高校的教学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2 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系统前台设计

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前台是普通教职工使用的平台,包括密码修改、工作量查询、错误上报等功能;后台则是管理员登录的平台,包括对普通教职工、课程和工作量等情况的操作。

系统前台主要供普通教职工登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1)用户登录:普通教职工只有提供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用户才被视为本系统的合法用户,能享受本系统提供的相应服务,反之不能。(2)密码服务:登录本系统成功后,用户均有权可对自己的密码进行维护,以提高用户自己信息的安全性。修改密码时只有提供原密码正确才可修改密码。(3)个人信息查看:登录本系统成功后,用户可查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发现个人信息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可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修改。(4)排课信息查看:登录本系统成功后,用户可查看到自己的排课信息,如发现排课信息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可以上报给管理员该错误并提供相关错误描述,用以管理员及时的更正。(5)工作量查询:登录本系统成功后,普通教职工可查询自己的工作量,当发现数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时,可以上报给管理员该错误并提供相关错误描述,用以管理员及时的更正。如图1所示。

图1 前台功能设计规划图

3 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系统后台设计

系统后台主要供管理员登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1)用户登录:管理员只有提供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用户才被视为本系统的合法用户,能享受本系统提供的相应服务,反之不能。(2)信息查询:管理员可以查询本系统所有的数据,包括所有的普通教职工信息、课程信息、班级信息以及所有用户的工作量信息等。(3)信息录入:管理员可对本系统的信息进行录入,包括普通教职工的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工作量信息等。(4)信息更新:管理员可对本系统的信息进行修改或者删除,如教师的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信息等。(5)错误处理:管理员能够对教职工所上报的错误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数据的有效性及正确性。如图2所示。

图 2 后台功能设计规划图

4 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是 SQL Server2005,根据系统需求,该系统设计的数据表如下:

(1)用户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用户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信息表(users)

(2)班级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班级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班级信息表(class)

(3)课程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课程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信息表(course)

(4)排课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排课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4所示。

表4 排课信息表(arrangeCourses)

(5)批改实验报告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批改实验报告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5所示。

表5 批改实验报告工作量信息表(correctTest)

(6)指导实验报告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指导实验报告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6所示。

表 6 指导实验工作量信息表(guideTest)

(7)实验准备报告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实验准备报告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7所示。

表7 实验准备工作量信息表(testPrepare)

(8)实验教学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8所示。

表8 实验教学工作量信息表(practiceWork)

(9)理论教学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9所示。

表9 理论教学工作量信息表(theoryWork)

(10)公共选修课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公共选修课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10所示。

表10 公共选修课信息表(publicWork)

(11)总工作量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总工作量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11所示。

表11 总工作量信息表(work)

(12)错误上报信息表。该表存储的是与错误上报相关的基本信息。字段设计如表12所示。

表12 错误上报信息表(erro)

根据上述分析及设计,能得到排课信息表与用户信息表、班级表、课程表之间有主外 键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用户信息表、班级表及课程表之中插入一定的信息,才能向排课信 息表中插入想要的数据,如果向排课信息表插入的数据在用户信息表、班级表和课程表没 有此项数据,则会插入失败。如类图3所示。用户信息表、班级表和课程表中均是以 id为主键,在排课信息表中就是以此 id 作为它们之间连接的媒介,建立了排课信息表与用户信息表、班级表、课程表之间的主外键之间的关系。

图3 排课信息的数据库关系图

总工作量与理论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工作量和公共选修课之间有主外键之间的关系,实验教学工作量与批改实验工作量、指导实验工作量和实验准备工作量之间也有主外键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类图 4 所示。实现的原理同排课信息表与用户信息表它们之间实现的原理。

图4 总工作量的数据库关系图

5 结束语

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开发基于 WEB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旨在为教学中庞大的教师工作量提供一个智能且高效的统计平台,它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信息进行批量地增加、查询、修改、统计等。教学工作量上报与统计系统的研究与系统设计,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加快了教务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使教务管理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1] 孙建英.高校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06).

[2] 钟锐锋.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的管理模型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7).

[3]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工作量教职工管理员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可疑的管理员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