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013-02-26玉树伟廖小新

大众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风险管理工程项目

玉树伟 廖小新,2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 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530022)

工程建筑项目作为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载体,是调整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有效渠道。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速增长,特别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更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在程序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各地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动工兴建,使得工程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由此导致的损失也触目惊心。因此,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有效加强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往往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一般是在复杂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完成的,特点是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投资额度大、内部结构复杂和外部联系广。在这个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大量的存在,且不断的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工程投资的超支,质量达不到标准、影响项目的进度工期乃至引发工程安全事故。因此在国内外都认为工程项目的风险巨大,而要确保项目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使项目参与的各方都能获得相应预期的回报,就必须对项目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至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业界与世界交流合作频繁,并有机会接触和吸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规范管理。为此,本文试就对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动态进行研究述评。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意义

回溯到20世纪初,一战结束后,德国曾为战后重建提出了风险管理。在20世纪30年代,风险管理也开始在美国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公司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高层决策者由此深刻的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使得风险管理理论的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一门学科。1963年,美国出版的书刊中刊登《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1]。1964年汉斯(Richard M.Heines)和威廉姆斯(C.Arthur.Williams,Jr)在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提出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衡量与控制,用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导致的各类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的管理方法。[2]风险管理在美国很快繁荣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大学也开设了风险管理的课程,在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风险管理的协会组织。在工程实践方面,在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大型能源工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美遥远北部地区的极地管线项目;英国海底隧道工程等一大批高风险的项目运用了风险管理,使得风险有效规避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1987年日本也成立了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逐步成为全世界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3]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时,并没有将其中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步引入,导致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87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出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标志着我国在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领域正式开始。[4]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风险管理顾问相继进入中国,风险管理逐步的运用到工程项目实践。天津大学主持的“三峡工程风险研究”课题堪称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典范,对三峡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并作出相应应对策略。除此之外,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中充分运用,取得了重大的成果。[5]但是工程项目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只是局部的情况,并不代表我国总体的情况,而且目前风险管理在项目中的运用还存在众多问题。2006年许家雄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运用》中认为:①政府和企业家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大多数的企业家和政府主管官员不愿意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增加风险的费用,风险的不公平转移情况严重;②风险管理的技术难点,我国缺乏详细的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识别困难致使风险管理成本过高;③风险评价的误差大,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风险评价中往往无历史数据可查等。[6]虽然我国在风险管理的研究和运用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该体系在大型项目中不断运用和积累,管理者的技术和素质的提升,风险管理将被更多管理者、专家学者所关注研究运用,提出合适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础

2.1 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个抽象模糊且笼统的概念,其基本的含义就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国内外的学者针对风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不同的定义和解释都是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领域,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适合各领域的统一定义。

1985年美国风险专家威廉姆斯(C.Arthur.Williams,Jr)将风险定义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结果的差异性。[7]1972年,罗森布朗(Jerry S.Rosen bloom)(著作《风险管理案例研究》)提出,风险管理即是处理纯粹风险和决定最佳管理技术的一种统筹方法。[8]1983年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与各国与会专家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并将其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标志着世界风险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9]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制定的 PMBO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全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2000年进行修订。Haimes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他认为对一定量的风险进行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尝试将风险管理中的价格、偏好和概率三要素综合起来系统和动态决策,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控制。[10]

国内著名专家杜端甫教授对风险做出较为权威的定义,他认为“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这种作用可能会使事情的结果与人们预期目标发生偏差,而风险就是各种负偏离的综合。[11]1930年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由美国萧伯纳博士提出,我国台湾学者袁宗慰总结出较为完整的定义,即是对不确定的或可能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处置风险以及妥善处置风险导致损失的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12]2000年我国李中斌教授(《风险管理解读》)定义风险管理为,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和规避风险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的识别、评测和评价,并在其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的。[13]

另外,1993年顾镜清等《风险管理:理论与务实》[14],1996年雷胜强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15]等都介绍了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的现状、基本理论对学习了解风险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2.2 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测定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处理风险方案的过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具有这些特点。2009年潘丽萍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用研究》中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及对其系统的认识,将其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见图1所示。[16]

图1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3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3.1 风险识别的过程

工程项目种类繁多,且每个项目都有其独自的特征,所以每个专家和学者对风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的归纳都有所偏重和差异。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2001年王晓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中归纳得出风险识别包括以下3个步骤:①收集信息和数据,掌握系统、完整详实的信息和数据是识别项目可能出现风险的前提和保证;②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把收集统计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辨别所发现和推测的因素是否符合分析的需要。通过筛选,将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分离出来,建立初步的项目风险清单,其中包括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③确定风险指标体系,确定分项因素指标体系是风险识别中的最核心任务。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初步风险清单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单个风险之间的关系和单个风险与整体风险的关系,进而确定风险指标体系。还需将风险因素进行描述,并把每种风险出现的概率、产生的原因与结果进行说明,为后续的风险管理作出指导。[17]

3.2 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3.2.1 专家调查法

2000年罗吉·弗兰根和乔治·诺曼(著作《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对风险识别方法中的专家调查法进行分析。其一般比较常见的两种类型是智暴法和德尔菲法,它们是以专家为信息索取的重要对象,各领域的专家通过运用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此分析和评估。其优点是在数据和原始资料缺乏的时候可以通过专家的集思广益对风险进行定量估计和分析。但是,这属于定性的方法,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影响,对个人的经验水平要求较高。[18]

3.2.2 故障树分析法

2002年赵振宇(著作《故障树法引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针对工程风险管理领域中引入故障树法来进行研究。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根据结果找原因的原则,分析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及产生原因间的因果关系。在前期预测和识别的各类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顺延着风险发生的路径,求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提供各种有效的控制风险应对方案。故障树分析法经常用于经验较少的风险识别,它的优点是能全面的分析所有故障的原因,包括人为的因素,因而包罗 了系统内外的所有失效的机理,比较生动直观。缺点是其中主要是构造故障树的多余量相当繁重,难度也较大,对分析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因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和普及。[19]

3.2.3 情景分析法

2002年尹志军在《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中,详细介绍了情景分析法在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实际运用状况。情景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分析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有效方法。它可以运用曲线或图表等形状来描述当影响项目的某种因素作出各种变化时,整个项目情况的变化和其后果,供人们进行研究评判。情景分析法的结果是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未来某种状态的描述;另一类是未来若干年某种情况发生的变化链。当各种目标相互冲突的时候,情景分析的作用就尤为突出显著,它可以看作是拓展决策者视野,增强他们分析预测未来能力的一种思维模式。然而所有的情景分析都是围绕分析者当前的考虑、现实价值观和信息掌握水平进行的,因此需要决策者意识到这点缺陷,充分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估计而确保较为客观公正的评判,但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对操作者分析预测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较高。[20]

3.2.4 核对表法

2001年王燕(著作《现代项目管理与评价》)对核对表法进行进一步分析,认为核对表法是对同类己完工项目的环境与实施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后,建立该类项目的基本风险结构体系,按照风险来源以表格形式排列。核对表中不但罗列项目常见风险事件及来源外,还包含很多内容,例如项目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项目各个方面(进度、成本、质量、安全、采购与合同)的规划以及项目可用的资源等等。但是,从现在的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执行来看,行业缺少专业的风险核对手册之类的基础资料,每一个项目的风险识别都需收集大量相关信息和资料,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就加大了风险管理的成本。[21]

3.2.5 幕景分析法

1998年王核成(著作《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提到幕景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方法。一个幕景就是对某一事件未来某种状态的进行描述,它即可以通过曲线、表格或图形等易懂的形式和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描述当影响项目的某种因素做各种变化时,整个项目所要发生的前因后果,供项目人员进行比较研究和风险评估。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并被一些跨国公司在大型项目的风险识别中采用。由此派生出了空隙填补法、目标展开法、未来分析法等一些具体方法。其缺点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因此,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不广泛,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中。[22]

3.3 风险识别的因素

按照风险的来源,可以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风险分为政治风险、建设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1998年卢有杰等在《项目风险管理》[23],2002年刘迎春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24]中进行解读。

3.3.1 政治风险

2001年钟伟容等(著作《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和研究》)认为,政治风险是工程实施的外部风险,属于系统风险,它主要包括政策法规风险和政局风险。一般而言,将政治风险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宏观层次的政治风险影响和波及的范围广,而微观层次的波及范围仅局限于局部,即一部分或一部分行业遭受损害。政策法规风险是指因法律和法规变更或出台,以及税收、产业、环保等政策的改变而产生的风险。[25]

3.3.2 建设风险

建设风险带有浓重的个性色彩,建设风险指的是项目移交前的设计、施工、试运行等阶段可能发生影响项目竣工和投入使用的风险。2004年王家远和刘春乐(著作《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建设风险》)进行阐述。建设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和设计上存在的风险、成本的超支风险、工期拖延风险和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风险因素。业主方、建筑方、监理方、设计方和供应方都属于风险工程所涉及到的行为主体,但是不是所有的行为主体都需要共同承担所有风险,风险责任的划分是有严格的法规与合同规定的。[26]

3.3.3 经济风险

2003年邱菀华(著作《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对经济风险的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经济风险是指项目的发起人在从事经济活动中,由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市场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紧缩、汇率、税率、物价上涨等因素对工程项目产生影响。这些经济因素体现一个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经济实力、经济问题解决等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具体的讲,利率风险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率变动的风险,税率风险指国家的税率变动对工程项目所能获得的净收益的影响。[27]

3.3.4 运营风险

2002年刘迎春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中对运营风险进行研究。其中指出,工程项目能否按业主提出的设计指标进行建设、如期投产和运营,是能否实现项目预测的现金流量的关键。运营风险包括运营成本风险和运营收入风险。运营成本风险即项目投产之后,成本能否够控制在预算之内,而运营收入风险是项目投产之后能够获得预期的收入期望值。[24]

3.3.5 市场风险

建筑市场是一个双方竞争都激烈的市场,业主有可能选择不到一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承包商,承包商也会面临接不到工程或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2009年曾伟华(著作《工程保险与建设工程实施期风险管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28]

3.3.6 自然风险

此外,2007郭捷(著作《项目风险管理》)提到,自然风险是由不可抗力因素如暴雨、洪水、台风、地震等恶劣自然灾害引发的,给项目本身带来不确定的损失,甚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这类风险给项目设施和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29]

4 工程项目风险的估计

2004年金德民(著作《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风险管理系统理论及集成研究》)提到,当主要风险别识别之后,就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来估计一个单一的风险事件概率的大小以及风险对项目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对收集起来的每个单一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和汇总,求出每个风险源发生的概率分布。以衡量整个项目的风险水平。我们把这个过程成为项目风险的估计。[30]2002年国家计委最近出版的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一书,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指导,所包括的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项目决策时要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风险评价方法来进行项目不确定分析,以辅助决策。[31]

5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

风险识别仅仅是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后果进行系统预测。但是没有明确风险事件发生所引发的综合后果,也为研究这些风险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程度和工程项目行为主体能否承受这些风险。风险评价则是对工程项目所有阶段的整体风险给予全面系统考虑。

5.1 风险评价步骤

2012年杨枫在吸取众多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价步骤,并在《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中阐述,该步骤包含了3个部分:①制定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基准。它是针对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后果而确定工程项目行为主体可以承受的水平,一般来讲,工期、费用、收益和风险损失等能够用数据来计量,而员工满意度、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虽然难以用数据衡量,但也可以作为评价基准;②综合所有个别风险,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通常来说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都能遵从帕累托二八原理;③风险水平同评价基准比较。当项目整体的风险不大于整体评价基准时,项目的风险可以接受,反之不可通过;当其大致与整体评价基准相等时,需要考虑重新拟定方案。[32]

5.2 风险评价方法

5.2.1 调查打分法

2000年Makar and Hastak在《Model for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中对调查打分法进行深入研究。它是风险评价方法中的最普遍常用的手段之一。该方法由于缺少项目所需具体数据和资料,主要依赖专家和决策者的意向来得出相应的结论。操作的流程首先是识别特定工程中潜在的风险,然后列出风险调查表,最后利用专家的经验对可能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评价。[33]

5.2.2 层次分析法

2006年,Y.P.Poh和 J.H.M.Tah在《Integrated Duration-cost Influence Network for Modeling Risk Impacts on Construction Tasks》中对层次分析法进行详细研究。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问题和要达成的目标,将复杂的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有序的层次,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然后,对每一个层次的各个元素进行两两相互比较,构成判别矩阵;最后,根据特定的数学方法确定各因素相对的权重。这些方法可以完成风险的识别和量化、重要程度的排序及风险的评价,并选择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34]

2002年钟登华等人(著作《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模型,实现了项目风险因素的排序、系统整体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响应措施的选择。[35]

5.2.3 蒙特卡洛模拟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一种数字模拟技术,其基本的思路是:通过考虑多种随机因素影响,利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与输入变量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数据,并输入仿真模型,从而计算和模拟出与现实中可能发生相符的情况。

蒙特卡洛模拟法被普遍运用于各种工程实践的风险分析中。1999年Van Duffey M.R等人(著作《Dependence in Risk Analysis for Project Networks Using Monte Carlo Methods》)将蒙特卡洛模拟法用于项目网络计划的仿真,以评估项目费用和工期进度所潜在的风险,他们还提出一种量化不确定性分布的行为活动之间关联性的方法。[36]1997年王忠法等人(著作《风险分析方法与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对长江三峡工程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时,运用条件概率,建立了含相关因素处理的蒙特卡洛模拟法。[37]

5.2.4 模糊集理论

2003年Sangyoub lee和Predictive (著作《Tool for Estimating Accident Risk》)提出大多数风险是不确定的、模糊,用经典数学理论难以计算模拟,而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可以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风险因素对系统整体的影响程度,建立合理的数学评价模型,从而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其理论还包含模糊评价、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推理等方法。[38]

6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及选择风险管理方案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管理、经济和技术风险因素的管理,2001年李海凌(著作《工程项目风险管理》)[39]和2012年张蓓蓓(著作《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总结了建设工程项目中常用的风险管理策略。[40]

6.1 风险回避

2003年张仕彬(著作《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认为,风险回避的主要意图是中断风险来源,使其不致发生或尽可能遏制其发展。该方法主要运用在非常严重的风险事件,通常可采取的手段有拒绝承担风险和放弃业已承担的风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两种。例如,对于可能导致严重亏损的项目,不参与竞争。[41]

6.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策略中最为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目标是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带风险的对应的权利和义务都转嫁到对方。2001年李海凌(著作《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归纳了实施该项策略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风险转移必须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履行合同;谁能更有效地防止,控制风险发生或减少该风险引起的损失,就由谁承担该风险;风险转移应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做好风险管理,进而降低成本,节约投资。[39]

6.3 风险缓解

2007年徐进(著作《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提出,风险缓解指的是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后果降低到风险承担者所能承受的范围内。[42]

6.4 风险自留

2012年张蓓蓓(著作《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提出,在工程的实际管理运用中,风险自留是一种风险财务技术,其明知可能会有风险发生,但在权衡了其它风险应对方案后,出于更深层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仍将留下风险,若风险造成项目损失,则依靠项目自身的财力,来弥补财务上的损失。[40]

6.5 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一般仅针对投机风险而言。2003年刘伊生(著作《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认为,原则上投机风险大部分有被利用的可能,但其操作具有高风险性和高难度,因为投机风险具有两面性,因此有时弊大于利,有时利大于弊,而风险利用就是促进投机风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43]

7 风险监督

风险最后一步是风险的监督,为了保证项目监督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因素和减少其造成损失,实现风险管理预期目标,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确定相关责任人。2011年曾云枫(著作《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提出,通过检查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对风险情况进行检测,用实践效果来评价风险管理的决策效果,在方案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反馈纠正,最终达到方案的预定目标。[44]

8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项目管理的重要位置,它的成功实施与否关系到项目预期取得收益的大小。基于我国风险管理不够完善的现状,本文试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总结并做出综述。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重特大项目的实施中,我们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积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系统全面的建立风险识别、应对防范体系,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规避手段,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加强风险管理,才能较少或避免风险发生的损失,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1] Mehr &Hedge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M].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63.

[2] 郭钟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

[3]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5] 余建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6] 许家雄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运用[D].南昌:南昌大学,2006.

[7] Williams C A.Heine R M.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New York: McGraw_Hill.1985.

[8] 杨建平,杜端甫.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动态模型研究[M].海洋出版社,1996.

[9] The risk and insuran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O1 Rules of Risk Management,1983.

[10] Haimes Yacov Y.Total Risk Management .Risk Analysis,1991,(2):169-178.

[11] 杨建平,杜端甫,李鼎.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展[EB/OL].http://www. project.net.cn/dn-2/htm.

[12]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13] 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4] 顾镜清,等.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3-18.

[15] 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8-37,188-197.

[16] 潘丽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7] 王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2011.

[18] 罗吉·弗兰根,乔治·诺曼.工程建设风险管理[M].李世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9] 赵振宇.故障树法引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典礼,2002(4),95-96.

[20] 尹志军.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4),6-9.

[21] 王燕.现代项目管理与评价[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2] 王核成.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1998.

[23] 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4] 刘迎春.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25] 钟伟容,等.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和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4).

[26] 王家远.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7] 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墒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93-205

[28] 曾伟华.工程保险与建设工程实施期风险管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29] 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0] 金德民.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风险管理系统理论及集成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1] 国家计委办公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Z].2002-15.

[32] 杨枫.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33] Makar and Hastak, Aury Shaked.ICRAM-1:Model for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00,(1):59-69.

[34] Y.P.Poh,J.H.M.Tah. Integrated Duration-cost Influence Network for Modeling Risk Impacts on Construction Tasks.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6,(24):861-868.

[35] 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 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2,(2):29-33.

[36] Van Dorp,J.R., Duffey M.R.Statistical Dependence in Risk Analysis for Project Networks Using Monte Carlo Meth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58(1):17-29.

[37] 王忠法,黄建和,邱忠恩.风险分析方法与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J].人民长江,1997,(7):5-7.

[38] Sangyoub lee. Predictive Tool for Estimating Accident Risk.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3,(4):431-436.

[39] 李海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1.

[40] 张蓓蓓,等.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J].建筑科学,2012.

[41] 张仕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3.

[42] 徐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6-7.

[43] 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4] 曾云枫.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风险管理工程项目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