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龙指”敲出光大风控漏洞

2013-02-22蔡恩泽

产权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乌龙证券交易

■ 蔡恩泽

(晶苏传媒,南京 210019)

“乌龙指”敲出光大风控漏洞

■ 蔡恩泽

(晶苏传媒,南京 210019)

8月16日光大证券的异常交易被坊间称为“乌龙指”,两分钟内光大证券72亿元成交额拉动数十只大盘蓝筹股像过山车一样暴涨暴跌,数千万投资者先喜后悲,A股市场呈现出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悲壮景象。

8月18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8月16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宣布了中国证监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的决定。此前,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乌龙指翻江倒海

经有关部门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

据上交所公告称,上交所8月16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这就意味着,光大证券的230亿元违规下单指令将进入正常清算环节,于是,光大证券的自营部门将会因为一个错误的指令,直接使整个自营部门,甚至连累光大证券遭受灭顶之灾。

股票中的“乌龙指”是指股票交易员、操盘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时候,不小心敲错了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事件的统称。历史上多起“乌龙指”交易使得有人赚得盆满钵盈,也有人血本无归。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经纪人将客户委托的“以61万日元价格卖出1股”指令在忙乱中错输成“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这一乌龙指引发投资者极大恐慌并导致当日证券类股票遭遇重挫。

也有乌龙指按出“道指9·11”。2010年5月6日下午2时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将百万误打成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瞬间出现千点狂泻。11分钟后,道琼斯指数又恢复原状。这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

在上交所,乌龙指也不是光大证券首次所为。2008年11月19日,飞乐音响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上海仪电10月20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本公司股票298000股,当日卖出11463股。其中卖出飞乐音响股票的交易行为系工作人员实际操作失误引起,上海仪电无意出售该部分股票。

企业风控漏洞

此次“乌龙指”惊鸿一瞥,令A股市场翻江倒海。从企业角度来检讨,凸显光大证券内部风险控制漏洞。

券商自营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至少有三道门坎可以抵御风险。第一道门坎是投资与交易部门的自我检查,下单错误属于常识性低级错误,智商再低,只要回头检查一下,就能发现错误;第二道门坎是财务部门设立的头寸限制,数十亿元远超光大证券用于ETF套利交易的资金规模,财务部门居然未能发觉;第三道门坎是合规部门的异常交易审查,重大交易应该由合规部门审核,可是光大证券的合规部门形同虚设。

此次乌龙指事件说明光大证券风控意识太过薄弱。去年12月,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在深圳举办关于券商创新风险控制的培训会,证监会系统内有关单位以及114家证券公司人员逾500人参加。今年年初又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火烛小心”的警示可谓耳提面命。

可是光大证券就是不长记性。今年1月23日,光大证券的控股子公司光大期货交易系统就曾出现过重大故障,客户使用的交易系统在客户没有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发出报单并成交。同时,光大期货的客服电话以及电话下单电话均处于忙线状态,一直无法打通,客户无法对错单进行平仓操作。

而作为IPO保荐商,在保荐业务上,光大证券也是经常犯错,屡次遭到证监会当头棒喝。今年初曾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是因为未对康达新材IPO招股期间业绩“变脸”做出及时披露。7月份又因其保荐的洪波科技涉嫌IPO造假,被证监会列入“黑名单”。

同样的错误在光大证券一次又一次复制,这是为什么?作为国企光大集团的子公司,光大证券被人们称为“富二代”,公司从上到下,自恃根红苗壮,又有庞大的资金实力,好大喜功,浮躁得很。可是多少年来,光大证券的战略发展方向却一直不太明晰,与中信证券实践资本中介的清晰战略相比,光大证券传达给市场的战略信号非常模糊。

几年前,光大证券曾豪情万丈地明确其六大战略方向,即竞争差异化、收入多元化、渠道规模化、业务国际化、管理精细化、机制市场化。可是这种面面俱到、全线出击的战略方向缺失重点突破,最终只是成为纸面口号,其营销能力、定价能力、风控能力、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核心竞争能力鲜有可圈可点之处,被后来者甩到身后。

光大证券的高层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一个个成了来去匆匆的过客。在上级任命的体制框架束缚下,企业领导人的心思分散到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如何取悦于上级领导,二是如何编织以我为中心的权力网。而对市场的研究、对企业的经营却属于皮毛。

在徐浩明担任总裁的短短几年中,光大证券董事长一职曾三易其主,先是王明权去职,后是唐双宁短暂接任,如今则交由袁长清接棒。作为总裁,作为公司战略的具体执行者,又是作为小媳妇,几年里换了三个“婆婆”,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事内讧,内耗大于内聚,徐浩明纵有三头六臂,也难让光大证券创造“光大业绩”。

不能因噎废食

美国证交会在2010年发生的“道指9·11”后制定新规,规定只要交易资产的价格在5分钟时间内发生异常大幅度变动,其交易就被暂时停止。

可是光大证券的乌龙指在当日股市招摇张扬了数个小时才停牌,引发A股市场哀鸿遍野。无论是上交所,还是上海证监局,抑或中国证监会,反应太过迟钝,应急措施也姗姗来迟。

光大证券乌龙指虽说是特殊个案,却也反映出股市监管弊端。这种偶发性、或然性风险一旦发生便惊天动地,说明存在日常防范如何落实的问题,天天喊“狼来了”,却多少年没见着,一旦见着了便惊慌失措,无所措手足。

噩梦醒来是晴天,监管层吸取教训就行,这次事件将促使监管层尽快建设并完善相关监管条文,进行长效化管理。可人们担心会矫枉过正,光大乌龙指这个捅天的娄子更可能让创新进程停滞。

光大乌龙指事件将成为历史性事件,前车之鉴,其影响可能会传导给整个行业。未来监管层有可能出重拳整顿风控,全面排查,加强学习,或许会暂停券商的创新业务,特别是量化这一块,很有可能造成券商大量裁员。

创新的热情可能也会受到打击。比如国泰君安刚刚加入央行支付系统,创新的好势头才刚开始,一把火才有点火苗,如今可能也要受到光大乌龙指事件牵连,继续创新之火有可能被掐灭。

A股市场多灾多难,再也经不起折腾。但唯有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对企业来说,世上已无后悔药。光大证券是个反面教员,券商应引以为戒,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虽然出身“豪门”,手里又握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气壮如牛,可风控意识淡薄,企业管理紊乱,足能葬送一个企业。眼下,光大证券正在停牌整顿,准备接受证监会的处罚,可能要赔偿股民的损失,保荐资格亦恐不保。这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借此机会,总结教训,光大证券还有翻牌的机会。不过,前提是光大证券要褪去国企的光环,既然是上市公司,就要按市场游戏规则出牌,而不是披着上市公司的袈裟,念的还是计划经济管理的经书。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猜你喜欢

乌龙证券交易
阴差阳错闹乌龙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乌龙泄密事件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
大宗交易
近期连续上涨7天以上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