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2013-02-20张铉哲解明静金炳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根肿病大白菜白菜

张铉哲,解明静,金炳燮,宋 丽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2.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应用植物科学系,江陵市 韩国 210-702)

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Ann-Charlotte Wallenhammar)]引起的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上的一种土传病害[1]。病菌的休眠孢子在酸性土壤中可以存活5~7年,抗逆性极强[2]。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后期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全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主根、侧根和须根上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3]。1852年最先在美国报道白菜根肿病[4],随后在欧洲、北美[5]、日本、韩国[6]等地区发生,给白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我国早在1936年在台湾发生大白菜根肿病,目前,根肿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据统计,在云南、四川等地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面积已超过种植面积的65%,病害严重的地块损失超过一半,此病对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8]。黑龙江省部分白菜主产区开始发生白菜根肿病,农户通常采用在土壤中混拌石灰的方法来提高土壤pH以控制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但长期采用此方法会导致土壤板结,养分流失,阻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影响作物生长,这种防治方法对生态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9]。关于根肿病研究国内主要在药剂筛选、抗病育种、生态治理等领域有部分报道,但均有待于深入研究[10-12]。

化学药剂是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使病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导致防治效果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室内和田间测定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菌源:2010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菜地采集白菜根肿病的新鲜病组织(根肿廇),洗净后分装于塑料袋中,在-20℃冰箱中冻藏。

供试白菜品种:北京新三号,由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提供。

供试药剂:50%氟啶胺W P(Fl u a z i n a m)和50%氟啶胺SC(Fl u a z i n a m)由东部韩农提供,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 P(Th i o p h a n a t e-m e t h y l)由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盆栽试验

育苗:2010年10月12日将大白菜种子播种于育苗穴盘中,10月19日间苗,每穴留1株。

接种:采用菌土置入法接种[13]。移栽前将冻藏的病组织(根肿瘤)用粉碎机打成匀浆,然后与灭菌土壤混合均匀,装在营养钵中,将健壮白菜苗移栽到营养钵中,正常管理。

试验方法:本试验设置6个处理,每处理30钵。第一处理有效质量浓度为2.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A);第二处理有效质量浓度为2.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B);第三处理有效质量浓度为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C);第四处理有效质量浓度为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D);第五处理有效质量浓度为5μg·m L-1的50%氟啶胺W P(E);第六处理为清水对照(CK)。当大白菜定植7d后开始每隔10d沿茎基部灌根一次药,共灌3次,每株灌100m L药液。

病害调查方法:第三次灌药22d后进行病害调查。将每个处理的30株白菜全部拔出,用清水冲洗根部,依据尚慧白菜根肿病的分级标准对发病情况作出评价[14],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对试验数据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1.3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菜田。5月19日播种白菜种子,每穴播5~8粒种子,出苗30d后间苗,每穴留2~3株长势好的白菜苗,再过10d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1株健壮的白菜苗。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采取随机排列。每一处理的小区面积为12m2。设置6个处理与盆栽试验相同。7月29日进行第一次灌药,每株灌药50m L;8月21日进行第二次灌药,每株灌药100m L。于10月9日,每个小区随机选择30株进行调查。病害调查方法与盆栽试验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在盆栽试验中各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在盆栽试验中,调查不同处理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从结果看出,有效质量浓度2.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有效质量浓度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和有效质量浓度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其他两个处理低(见图1)。防治效果测定结果显示,有效质量浓度2.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有效质量浓度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和有效质量浓度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与有效质量浓度2.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和有效质量浓度5μg·m L-1的50%氟啶胺W P的防治效果在P=0.0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 9.9%、8 8%和8 9.5%;有效质量浓度2.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和有效质量浓度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施用70%甲基硫菌灵W P(处理C)使白菜叶片的叶缘处明显变黄,此药剂对白菜有药害。

图1 在盆栽试验中各种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Fig.1 Control efficacy of various fungicides to Chinese cabbage clubroot in vivo

2.2 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

在田间药效试验中,调查各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见图2。病情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有效质量浓度2.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和有效质量浓度5μL·m L-1的50%氟啶胺SC的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分别4.5%和3.3%。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表明,有效质量浓度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和有效质量浓度2.5 μL·m L-1的50% 氟啶胺SC(A)防治效果在P=0.05水平上比其他药剂处理要好,分别为77.6%和69.4%。有效质量浓度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有效质量浓度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和有效质量浓度2.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图2 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Fig.2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 in field

2.3 盆栽和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比较

不同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中,有效质量浓度2.5 μL·m L-1的50%氟啶胺SC和有效质量浓度5μL·m L-1的50%氟啶胺SC的防治效果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室内有效质量浓度2.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和有效质量浓度5 μg·m L-1的50%氟啶胺W P防治效果均低于有效质量浓度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对照药剂),但在田间有效质量浓度5μg·m L-1的50%氟啶胺W P的防治效果高于有效质量浓度7μg·m L-1的70%甲基硫菌灵W P(对照药剂)(见表1)。以上结果说明氟啶胺乳油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啶胺可湿性粉剂。

表1 盆栽和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s in vivo and in field

3 讨论与结论

化学药剂是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在我国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杀菌剂主要有氰霜唑、霜脲氰、霜霉威和五氯硝基苯等[15-16]。为有效防治白菜根肿病,本研究在室内和田间测定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氟啶胺是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开发的2,6-二硝基苯胺类低毒杀菌剂,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17],它对由粘菌门引起的植物病害有很好防治效果。在室内氟啶胺对白菜根肿病的接种防治效果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胺SC(100倍和200倍)均高于其他处理,结果与尚慧等50%氟啶胺悬浮剂300倍液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8 5.70%)基本一致[15]。而氟啶胺W P(100倍和200倍)的防治效果均低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结果与Zh a n g等在韩国氟啶胺W P的防治效果(38.4%)[6]基本一致。氟啶胺乳油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氟啶胺可湿性粉剂,这可能是乳油的颗粒比可湿性粉剂细得多,从而提高药效。以上结果说明氟啶胺乳油可以使用在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上,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具有应用价值。

[1]Wallenhammar A C,Arwidsson O.Detection of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by PCR in naturally infested soils[J].European J Plant Pathol,2001,107:313-321.

[2]韦石泉.沈阳南郊大白菜根肿病发生严重[J].植物保护,1994(20):50.

[3]陆家云.植物病害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13.

[4]吕佩珂,李明远,吴文.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2-74.

[5]Tewari J P,Strelkov S E,Orchard D,et al.Identification of clubroot of crucifers on canola(Brassica napus)in Alberta,Can[J].J Plant Pathol,2005,27:143-144.

[6]Zhang X Z,Lee S U,Kim J S,et al.Control efficacy of flusulfamide GR on Chinese cabbage clubroot caused by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J].Res Plant Dis,2005(11):43-47.

[7]梁谊,张爱芳,王文相,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6):746-749.

[8]俞华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实用防治技术与方法[J].蔬菜,2008(2):20-21.

[9]Oh J H,Cho J H,Kim B G,et al.Environmental factors favoring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clubroot(Plasmodiophora brassicae)in Chinese cabbage[J].Korean Journal Plant Pathol,1997,13:244-247.

[10]陈小春.几种药剂防治白菜根肿病效果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5(4):36-37.

[11]沈向群,聂凯,吴琼,等.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J].中国蔬菜,2009(8):59-62.

[12]郭海风,周永红,沈向群,等.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抗病遗传及分子学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5(1):29-30.

[13]孙保亚,沈向群,郭海风,等.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规律初探[J].中国蔬菜,2005(6):15-17.

[14]尚慧,杨佩文,董丽英,等.福帅得(氟啶胺)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J].蔬菜,2008(3):32-33.

[15]尚慧,杨佩文,董丽英,等.大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2009(35):157-159.

[16]刘为勇,金永权,金贞爱,等.延吉市白菜根肿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北方园艺,2009(5):64-66.

[17]胡笑形.加拿大批准先正达的氟啶胺[J].新农药,2004,33:17.

猜你喜欢

根肿病大白菜白菜
一棵白菜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应用非化学防治技术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大白菜
Study on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 of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H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