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家畜繁育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2013-02-20

家畜生态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家畜实训技能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知识与技能体系的构建、知识边界与内涵、承载的知识状况等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教学过程要求,在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动手能力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无一技之长成为其就业的限制因素。因此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1]。要达此目的,相应地,课程教材建设就成为基础性工作。

畜牧兽医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直接服务畜牧产业发展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在其课程体系中,《家畜繁育》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家畜繁育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要使这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先从家畜繁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着手。为此家畜繁育教材的建设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家畜繁育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家畜繁育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有着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也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同时在各种家畜生产中也广泛应用。因此,培养学生掌握家畜繁育扎实理论知识、规范化操作技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是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家畜繁育生产实践中提高畜群质量、提高家畜繁殖力的基本要求。为此,就必须把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模式改变为知识够用为度、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为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建设家畜繁育系列化教材。

随着互联网、PPT、FLASH、电视等多维度立体媒体的发展,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技术、能力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手段再也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3]。再加之家畜繁育技术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许多直观操作难以用语言描述。因此建设家畜繁育数字化教材,以多种形式表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条件十分必要。

2 家畜繁育教材建设的思路

2.1 理论教材建设

以实践操作为核心,构建理论教材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家畜繁育是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特点,由家畜遗传、家畜育种和家畜繁殖等学科整合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及动物生产岗位群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须构建以能力、技术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动物遗传繁育课程体系。为此在动物遗传繁育教材建设中,构建以家畜遗传、家畜改良、家畜繁殖三大模块为基础,家畜品质鉴定、家畜杂交改良、家畜人工授精、家畜妊娠诊断、接产助产、胚胎移植等六大技术为支撑教材体系。同时根据三大模块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在家畜遗传、家畜改良模块中只涉及重点概念和重要思想,突出家畜品质鉴定、家畜杂交改良两大技术;在家畜繁殖模块,以生殖激素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母畜的繁殖特点、繁殖规律等理论为基础,突出人工授精、妊娠诊断、接产助产、胚胎移植技术。

2.2 实训教材建设

家畜繁育课程的各项集成技术是由工作职责、操作要求不同的众多单项技能积件所构成。同时为有效衔接家畜繁殖员国家职业标准,就需建立符合家畜繁殖员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要求,进行各单项技能积件培训的实训教材。

在实训教材建设过程中,以家畜繁殖员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首先要明确各项集成技术的目标要求,其次应理清每项集成技术所包含的技术要件及各要件的技能积件种类。然后按照集成技术-技术要件-积件的顺序编排实训内容。如家畜人工授精技术,能熟练而规范地进行各种家畜的采精、精液处理、输精操作为其技术目标,其技术要件包括家畜采精、精液处理、输精技术,在采精要件中所包含的技能积件主要有:种公畜的采精调教、假阴道的清洗消毒、假阴道的安装调试、牛的采精操作、猪的采精操作、羊的采精操作、鸡的采精操作等采精操作技能。这样,各积件的技能操作掌握后,既掌握了整个集成技术,也便于对各项独立积件技能有重点、分门别类学习,同时也能够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2.3 电子信息教材建设

随着互联网、PPT、FLASH、视频等多维度立体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已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别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视野和教师的直观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可以以理论教材、实训教材为蓝本,建设数字化网络教材;同时对单项技能进行录像,以视频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对于较为抽象、难以直观表现的单项技能,可制作FLASH通过动漫的形式表现。如大家畜的直肠检查,可制作成三维动漫,既能够表现出体内的操作过程,也可表现出体内器官的形状、位置;也可以对教师的授课全程录像,以DVD或网络视频的形式用于教学。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理论教材存在体系不明、边界不清、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功能及人才培养规格等认识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再加之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使得在理论教材建设中,体系不明、边界不清、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突出[4]。现存的家畜繁育教材也不例外。

为解决此问题,需在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功能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和研究畜牧业生产中家畜繁育职业岗位群类型,以及各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家畜繁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的同时,结合家畜繁殖员国家职业标准,以知识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内容为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进行家畜繁育理论教材建设。

数字化教材建设力度不足,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虽然网络、多媒体等多维度立体媒体在我国已经普及,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手段的影响,在家畜繁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对这些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运用不够的问题。再加之教师专业技能单一,学科间缺乏合作,使得数字化辅助教材的制作、开发受到限制,影响了网络、多媒体、视频等多维度立体媒体在教学中应用,也造成了多维度立体媒体应用效果不佳的现实。

为此,在家畜繁育数字化辅助教材的建设中,一是要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意识,把其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设由家畜繁育专业教师、网络工程师、影像(包括PPT、FLASH)制作师等组成的辅助教材建设团队,通过多专业合作共同开发、制作数字化辅助教材。以解决家畜繁育辅助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如牛的输精,可由专业教师讲清楚牛子宫颈构造特点和输精操作要点、方法,提出动漫设计要求,由动漫设计师进行动漫制作,然后共同讨论修改。

实践教材严重不足。家畜繁育现用推荐或者自编教材,都是供教师课堂讲授所用,而对占总教学时数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实践教学,一般依靠附于理论教材中的实训指导。这种实训指导其内容既没有考虑家畜繁育职业岗位种类、要求,也没有和家畜繁殖员国家标准相衔接,只是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存在,很难起到实践训练的作用。

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建设和理论教材相配套的家畜繁育教材实训操作教材,在其建设过程中,要系统梳理各生产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项目,同时依据家畜繁殖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各技能考核标准;要完善家畜繁育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为探究式、体验式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永春.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J]. 新华教育导刊,2010,10;13-15.

[2] 王 星.高职《家畜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1;111-112.

[3] 李云甫.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 .家畜生态学报,2013,1.

[4] 李 慧.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 农业职业教育,2005,4; 15-16.

猜你喜欢

家畜实训技能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