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上海区县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2013-02-15赵农华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区县服务业

赵农华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上海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压力,2012年,上海各区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要求,坚持立足本地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改革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县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上海区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区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速度尚不均衡。2012年,上海区县经济发展尽管受到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区县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较上年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市17个区县,2个区的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超过10%,10个区县的增幅在5%至10%之间,5个区的增幅低于5%。与上年比较,有6个区的生产总值的增幅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个区属于以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中心城区。

2.第三产业领先增长,助推经济平稳发展。各区县第三产业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为平稳区县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17个区县第三产业比重均比上年有所提高,9个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取得两位数增长,8个区的第三产业增幅高于上年。各区县第三产业中,金融服务、航运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贸易业态、电子商务、高技术服务、现代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在2012年取得较快发展,推动区县第三产业持续增长。

3.区县级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增幅普遍低于上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盈利乏力,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严格执行和“营改增”试点等改革政策启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区县税收明显减少。对此,各区县积极应对经济和政策等多重因素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多项稳增长措施,促使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度增长保持总体平稳。其中,11个区县的区县级财政收入实现逐季回升至平稳增长水平,9个区年度增幅达到两位数。然而,比较上年的高增长水平(两位数增长),2012年区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普遍有所回落。

4.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上海各区县工业生产由于受到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部分产能过剩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业总产值总体呈负增长态势,但减幅总体渐趋平稳。17个区县中,6个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工业总产值的低位波动运行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近半数区县工业利润总额降幅达到两位数。2012年区县工业发展中也呈现积极的一面,部分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及一些重点工业园区的产值增势较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经济的下滑。

5.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增长。在外需不足的经济环境下,上海区县消费品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发展,发挥了内需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13个区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宝山、嘉定、青浦等区的增幅达到20%左右。各区县市场营销活动力度加大,郊区新开购物中心带动周边居民消费增多,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持续快速增长,带动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推进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消费成为2012年拉动区县经济增长的动因之一。

6.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回升,投资结构逐步优化。2012年,上海区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增长态势,12个区县较上年增长,其中7个区县增幅为两位数。区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民生社会事业及保障性住房的投资继续增长;工业投资结构优化出现积极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明显增加。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嘉定、松江、金山、青浦、奉贤等区的工业投资保持增长,为工业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另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郊区新城建设扎实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强。

7.内外资利用形势总体较好,为经济持续发展增添后劲。2012年,各区县针对自身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继续加大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力度,5个区县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明显增多,合同项目金额显著增长,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同时,内资引进情况良好,引进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增长稳定,内资项目占区县引进项目的比重持续上升。各区县内外资引进项目中,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较高,大项目、大企业居多。

二、上海区县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1.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结构渐趋优化。近年来,上海各区县按照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经济特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目标,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通过产业政策聚焦,加大对优势行业和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发展环境。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逐渐优化,转型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各区县2012年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专业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高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2.新型业态发展较快,经济增长获得新动力。在工业经济、第二产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2012年,区县经济能够取得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而其中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服务业态正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以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新型贸易业态、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加快发展,促使服务产业融合与新型服务业态等对区县第三产业增长的推动力明显提高。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浦东、徐汇、普陀以及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青浦、奉贤等大部分区加大投资、加快培育,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3.项目引进质量提高,转型发展后劲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已成为近年来各区县引进内外资项目的主要方向。在项目引进中,各区县更加注重引资项目的质量,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引大引强,不断加大对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总部类项目。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拓展现代服务业引资领域,大力推进商贸服务、科技研发、金融服务、航运服务等领域的内外资项目的引进。郊区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扩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从整体上提升区县的产业能级,促使各类高质量项目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4.区域发展重点显现,产业特色逐步形成。近年来,上海各区县紧紧围绕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全市产业布局、结合自身经济特点,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适合本地区发展优势的产业经济形态。浦东新区重点发展金融、航运、贸易、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中心城区主要突出现代服务业,除了商贸流通、商业零售、楼宇经济及总部经济,还有黄浦的新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徐汇的科技研发、信息服务,长宁的涉外商务、电子商务,静安的高端品牌商品销售、新金融服务,普陀的科技、生态商务,闸北的科技、人力资源服务,虹口的航运、环保服务,杨浦的现代设计、科技金融等知识型服务。郊区主要突出先进制造业,闵行的信息制造、电气生产,嘉定的汽车生产和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宝山的精品钢材生产和钢材贸易、邮轮服务,金山的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松江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出口贸易加工,青浦的新材料、民用航空制造,奉贤的新能源、精细化工,崇明的海洋装备、生态农业等等。同时,上海的特色旅游区包括浦东、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等区县近年来发展较快。另外,2012年各区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5.民生改善不断加强,社会和谐持续稳定。2012年,各区县继续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坚持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加大在民生社会事业上的投入力度,努力确保民生安定社会和谐。以鼓励扶持青年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扶困难人群实现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各区县全年登记失业人数均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内,就业状况基本平稳。全力落实住房保障政策,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各区县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经济适用房受理申请有序进行、廉租住房受益面逐步扩大。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健全和完善医保管理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落实各项帮困救助政策,社会救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各区县财政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比重继续增加。

三、上海区县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1.经济增长与转型发展的关系问题。综观2012年,尽管上海区县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但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反映经济总量和效益增长情况的经济指标与上年比较,大部分区县有不同程度的回落,部分区县出现负增长。其中,生产总值,11个区县增幅回落;财政收入,17个区县增幅均回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个区县负增长;工业利润,12个区县负增长。甚至在平稳经济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第三产业,尽管各区县均保持增长,但仍有9个区县增幅有所回落。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正处于结构调整期的上海区县经济,既要保持适度平稳的增长速度又要加快转型发展,显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难题。

2.财政增收与转型发展的关系问题。财政收入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和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区县高度重视的价值量指标。2012年区县财政收入增速整体放缓,既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国家有关政策推出的原因,更有区县内在的因素。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大,对于一些财政税收依赖房地产较大的区县影响不小。国家推出包括“营改增”试点在内的多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使一些“营改增”试点政策所涉及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行业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县受到影响,出现税收减收。国家推出各项减税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减轻企业负担,而且,结构性减税力度和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包括“营改增”试点扩围),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步伐将会迈得更大,企业减税(负)效应将越加明显,由此可能带来一部分财政税收减收。因此,如何在加速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减少财政税收对房地产的依赖,积极消化国家各项减税政策,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是各区县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难题之一。

3.产业衔接与转型发展的关系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周期较长的系统性工程,对各区县来说,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这些产业仍在区县的经济总量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等方面发挥作用,要摆脱对原有产业发展路径和增长模式的惯性依赖,并非一蹴而就能够实现。目前上海区县的产业结构,郊区的第二产业的规模较大,而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则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等新增长点在郊区培育壮大还需要时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一些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会加快向外转移,而新兴产业又难以快速形成规模优势,由于第二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迹象需要重视和尽力避免。同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尚不具备对经济强大支撑作用的情况下,需要避免传统产业的快速淘汰带来的就业、税收、社会安定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为此,需要关注如何解决转型发展中的产业平稳衔接问题,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的衔接,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衔接等。

四、加快转型发展,保持区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建议

1.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中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发展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挑战,各区县必须抓住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协调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在转型发展中把握好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着力增强区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经济平稳增长。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以高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商务服务业、社区商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新型贸易业态和模式等,继续加大总部型、功能性机构的引进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速培育一批对经济拉动力强的新型行业、企业,并尽早投入运营、产生效能,尽快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支撑点,促进区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2.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中稳定财政增收。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多项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各区县在积极落实并加以消化的同时,一方面要着力稳固现有税源。现有税源是财政增收的基础,要积极扶持有实力、有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必要的优惠措施和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和开辟新的税源。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引进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产业项目,着力优化对高技术等产业项目的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各类项目加速建设、投产、运营、见效,尽快形成可持续增长的新税源,实现区县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3.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中提升产业能级。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途径。各区县要针对地区产业特点和行业特色,通过发展、提升和淘汰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平稳调整,推进区县经济转型发展。一方面要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优势产业,工业规模较强的区县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向研发、销售和高端制造转型。另一方面,对那些有规模、有发展潜能、有利于增加税收和就业的传统产业,要不断以高技术和信息技术加以改造,提高其技术含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而对那些高能耗、低产能的企业,要及时调整和淘汰,同时加快实现区县经济产业发展质量的整体提高。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区县服务业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