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分析

2013-02-01陈彩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病情

陈彩翠

(磐安县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2300)

一、前 言

急性心肌梗塞(AMI)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主要因为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而发病[1]。该病发病急,病情凶险,急性期引发的死亡率和致残均比较高。典型的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持续的胸部疼痛;并合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的严重并发症等[2]。近年来,我国的中老年人群中,AMI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性十分大。因此实施急性治疗和急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二、病例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心肌梗塞病人作为护理观察对象。男性44例,女性34例,年龄42-86岁,平均65.4岁。入院后结合其临床症状实施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确诊疾病。诊断结果提示:急性下壁梗塞24例,广泛前壁梗塞19例,后侧壁心肌梗塞10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17例。

三、急救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确诊为AMI之后,责任护士即刻安排合适的床位,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并协助医生进行急救治疗。

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护,防止患者突发其他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心衰、休克等。主要是实施动态心电监护,留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病人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变化情况,便于随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并通知医生实施急救,挽救患者生命[3]。

3.严格实施急救护理。对于心绞痛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服用5分钟后病情无缓解状追加一片[4]。同时要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调节电解质,预防发生空气栓塞。对于同时病发高血压的病患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给药时要控制输液速度以及时纠正休克。

4.正确实施氧疗护理。给予吸氧治疗是急救护理的重要步骤。因为吸氧能够极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心肌缺氧,减小梗塞区。氧疗时,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医嘱进行给氧量的调节。一般梗死症状减缓后,调整为低流量持续给氧或者间断给氧即可,氧流量为3-5L/min。如果病人在饮食或者排便时出现剧烈胸痛和心前区痛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氧,缓解急性发作症状。

5.溶栓治疗及其并发症护理。通常对于并发栓塞病人来说,实施早期的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左心室的功能,缩小梗塞区,成为AMI重要急救办法之一。但是早期的溶栓治疗也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常见有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一旦观察到患者皮肤粘膜出现或者吐血、便血等症状,则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止血治疗;在溶栓4h之内,通过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再灌注性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做好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急救药物和各种急救器械的准备。发现患者意识失常、语言混乱以及胸痛持续等症状,可怀疑为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6.心理护理。AMI患者在发病期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同时以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为主导,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的康复情况。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告知治疗的良好进展,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尽量通过自我护理减少诱发因素,避免复发;提供成功救治案例,并且耐心安慰及回复疑问,逐渐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对改善疾病预后帮助较大。

7.饮食护理。在急救期间,还要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摄取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等食物,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会导致脉搏加速、血压骤升、心脏负担加重等,这些情况较易引发心跳骤停、休克、心律失常或者突然死亡等危险。治疗期间还要严格禁止烟酒,防止造成血压上升,加速心搏,引发并发症。

8.作息和康复护理。AMI患者在急性发病期要确保卧床休息,而生活起居的操作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的协作,严禁出现过劳活动,否则会病情会加重。而多余精神过度紧张患者,给予服用镇静剂,防止情绪激动而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最终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5]。在急救后期的康复期,实施得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心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率,同时缩短疗程,早日出院。在出院之前,由负责护士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包括药物服用的指导、合理饮食、多休息,告知如何合理活动,建议活动量,鼓励患者在承受范围内坚持进行身体康复锻炼,直到疾病完全康复。

四、结 果

对本组78例AMI患者实施比较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均能康复出院,而且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

五、结 语

AMI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因为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而发病。该病发病急,病情凶险,急性期引发的死亡率和致残均比较高。因此需要早期急救和急救护理,以迅速缓解梗死症状,挽救缺血心肌,改善预后和患者生命质量。本组主要给予心理护理、溶栓及并发症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以及作息和康复护理等措施,结果78例AMI患者均能康复出院,而且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这表明,对心肌梗塞病人进行相应的急救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和疾病的迅速康复。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85.

[2]何晓英.浅谈非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06,8(2):71-72.

[3]牛芳荣.心肌梗死的观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6(4):154.

[4]陈国军.心肌梗死临床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12):265.

[5]徐 超.心梗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8(3):64-65.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溶栓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