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学习过程中学生倦怠心理现象的探讨

2013-02-01袁卫玲王玉兴马佐英王洪武李德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陈述课件阶段

袁卫玲,王玉兴,马佐英,王洪武,田 露,李德杏,王 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自上世纪60年代在医学教育中应用以来,PBL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展示出诸多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益处,并逐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模式的一种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医学的PBL教育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加之教育体制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该模式在应用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克服学生容易产生的倦怠心理值得关注。现就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易产生的倦怠心理现象做一简单地探讨。

一、倦怠心理产生的背景

PBL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其核心是将问题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起点。就目前而言,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对PBL教学模式还不太适应,与国外的学生从小学教育就接受PBL教学模式相比,我国学生完全接受和娴熟掌握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一)准备阶段。

在初次学习病案,查找资料的准备过程中,由于换了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但随着逐渐熟悉PBL的操作流程后会发现,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教育模式辛苦很多。我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习惯被动地接受老师已经总结好的经验性的知识,自身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强调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问题,并据此高效率的查阅文献,整理好自己的分析思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对于已经习惯老师安排一切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中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系统学习中西医课程,还要学习外语、政治等大量的公共课,学习任务十分繁重。PBL过程中学生花费在查找资料、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多于普通课程的学习,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若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亦不足,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现象。学生为了参与讨论和解决某一个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未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文献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往往多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对有限知识点进行检索,对于网络上文献资料的准确性未经仔细考证就将其制作成课件内容,只是将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积。反而在课件制作的形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课件内容与形式本末倒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不能有效的内化,学生在讲解时仅简单宣读课件内容。

由于在准备阶段不能高效率的预习准备,部分学生渐渐地积极性减低,主动性不够,或者积极性反复波动较大。

(二)陈述阶段。

由于PBL教学是分组进行,有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加之查找资料所费时间过多且不能有效的整理分析出思路,在组内讨论陈述观点时,若受到其他组员的质疑,易产生挫败感,积极性降低。此外,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参与讨论,认为讨论问题与自己没有关系,不能很好地参与交流和探讨,这样也给组内其他同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讨论阶段。

学生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形式上而忽略了学习目标本身。在讨论阶段,由于学生的医学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其自主讨论始终无法深入,加之PBL取消了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有时觉得自己总是在迷茫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自我探索,目标不明,效率不高。如果没有相应的引导和评价手段相配合,学生便会逐渐丧失主动探究的兴致。

我们在对10级中医七年制300余名学生的PBL调查问卷统计中发现,影响学生讨论阶段发言不积极的原因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感觉自己预习准备不够充分”、“感觉自己讨论发言缺乏新意”和“感觉自己发言时紧张有压力”。部分学生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获取预期的知识量,甚至比传统教学所获得知识还少,积极性大大降低,致使其不喜欢PBL教学法,更愿意接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

可见,PBL教学过程中无论在准备阶段、陈述阶段还是讨论阶段,学生都有可能因为接受和反应的程度不同而产生倦怠的心理,影响学习效率。

二、针对倦怠心理的对策

(一)教师发挥相应的角色。

学生在进入高等医学院校后突然转变成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大的转变可能会使一些适应能力比较差,自学能力不足的学生对PBL学习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1.注重引导。

在准备阶段,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PBL。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参与PBL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使他们感到是问题的主人,真正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1]。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对于PPT的准备,教师应强调学生的PPT课件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制作,避免过分追求课件形式。不定时抽查课件文字;对知识点要求标注参考文献来源,对于网页文献来源的引用,同一知识点必须多个网页来源相互印证。在陈述阶段时,教师应关注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对不能积极参与陈述观点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选取代表本组进行课件的陈述。由于该学生在陈述中的表现与本组学生的成绩直接相关,这样可增加每一位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同时促进本组学生的凝聚力。

目前病例设计和讨论过程都主要聚焦于疾病的临床视角,学生认为只要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解决了问题,而忽视了病例背后隐含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及其中蕴含的医学伦理和人文社会因素。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讨论主题回归到重要问题上,但避免直接打断,否则易影响学生积极性[2]。此外,为避免学生对课后思考题缺乏自觉性,可以在之后教学中随时对之前的幕次进行相关思考题的提问。

2.加强评价。

对PBL教学的学生评价不仅只关注学生医学知识的获取情况,更应注重评价自主学习的行为和态度的养成及进步。通过发放考评量表,注重考核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增加对知识深度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的能力,这样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都起着正面的作用。

(二)学生发挥主动意识。

1.增加必要的培训。

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最初可能感到不适应,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开设讲座,重点讲授本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加强基本信息技术培训,主要介绍如何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所需文献资料;还可补充学生有兴趣的和必需的知识,如中医传统文化和人文科学知识等。

2.加强自觉学习的观念。

国内的医学生直接从高中入校,所经历的教育模式都是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一味追求分数,以求在奖学金评定、就业等机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学生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陈述与讨论阶段都有参与其中的感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结 语

PBL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医院校推广,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才能更科学、高效、成熟的适用于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环境。正确对待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心,将有利于推进和加速PBL在我国中医学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

[1]侯振江,侯建章.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10):26-27.

[2]汪 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猜你喜欢

陈述课件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Which Is Important?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陈述刘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