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的课堂,有效的成果——谈学生在语文生态课堂中的充分体验

2013-02-01王菊琴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生命生态语文

■ 王菊琴(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语文生态课堂,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在课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课堂。

我知道,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生态课堂应该怎么样?我认为语文生态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渐趋成熟并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在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在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下,生命之树日益长高、茂盛。这样的语文生态课堂就拥有了最灿烂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甘甜的泉水,成为最适合生命成长的园地。

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各种有效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应根据文章特点让学生“读”书。这种“读”,不单是以往课堂教学中的齐读,只追求外在的气势和整齐划一的效果,而是创造性地“读”。整体感知阶段,教师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读,初步体验文本;在深入探究部分,教师会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美读,把体验的初步感觉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我在教学《黔之驴》时充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深入感知老虎和驴子的形象;我指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仔细揣摩老虎和驴子的心理,用心去感悟作品主题;为了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PK柳宗元”的环节,同学们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了学习语文的快感。

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还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向对话,动员学生全体参与。可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这样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对话有利于课堂教学很好地生成,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来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很多学生有话可说。在生生、师生对话的基础上,我再把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关心、呵护我们,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切入及对话的交流,学生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感悟中,对话时,学生语调低沉,宣泄了心中的感情,讲述了一个个真挚动人的生活故事,个性化情感得以内化为价值观,这种充分关注学生体验的课堂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理想课堂。

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应该懂得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学生的生命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东西上;总想着什么都要教,面面俱到,结果一“面”都不到。在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要苦练一双慧眼,通过抓关键句,抓课文矛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集中体验感悟一个重点,有所收获。我在上《散步》时,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文中写了几种关系?设想一下,发生分歧后,如果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心里会怎么想?各小组讲一个亲情故事。各学习小组对这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亲情有了崭新的认识,就会对全文主旨有较好的把握。我还在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找出让学生体验的内容,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因为我知道,文中让学生感到矛盾的地方,是由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的不平衡造成的,越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越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的语文课堂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理想的生态课堂。

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体验,是学生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学生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知到生命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在充满体验的世界里,语文课堂是生命化的,是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的生态课堂。在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把握好讨论的契机,及时引导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我与地坛》时,课前设计了几个讨论题:地坛有什么特点?作者在地坛对生命作了哪些思考?地坛给了作者哪些启示?作者如何去体味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思考题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个个参与,学生的投入度很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亲自唱了一曲满文军的《懂你》,让学生深切地理解史铁生的母亲那毫不张扬的爱,深深地体味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和失去母亲的痛悔之情。在这样充满体验的语文生态课堂里,每个学生都写下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感谢母亲的短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里,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倾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努力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促使师生的共同提高,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事实证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互动,个性张扬,生成异彩纷呈的理想课堂。

猜你喜欢

生命生态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