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的研究

2013-02-01卢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铁丝化学探究

卢豪

郧县柳陂中学 湖北十堰 442532

随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变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应当加强科学探究,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加大教师演示实验的密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材有多个演示实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是使学生直观、快速接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概念,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课本上出现的演示实验要做到周密准备、规范操作、现象明显、效果显著、结论准确的效能。

作为演示实验,不是学生亲手做实验,而是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不要只为自己完成本实验操作过程,得出实验现象而自我欣赏,而要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秩序地引导学生,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把握住实验现象,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先让学生观察铁丝的颜色、状态,再让学生观察把铁丝直接放在氧气中是否能燃烧。学生得出不能燃烧的结论后,再把铁丝烧成螺旋状,并且下端系上一根火柴,火柴点燃后待临近烧完时,放进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观察得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铁丝烧成螺旋状?为什么直接把铁丝放在氧气里不能燃烧?铁丝燃烧有没有火焰?什么时候将铁丝伸入瓶中最恰当?等等。在学生认真地观察、激烈地讨论中获得科学的知识。

实验证明:学生只有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观察实验,才能观察到现象的细微处。不给学生必要的观察引导,学生就会只看他爱看的东西,而忽视实验中重要的环节,甚至明显呈现在其面前的现象,这将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2 加大学生探究实验的密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义务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教材中除有多个探究实验外,还有数个学生必做实验,及适量的家庭探究小实验。这些实验虽然要耗费学生和教师大量的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却非常重要。学生探究实验在教材中占据的篇幅较大,教师要高度重视,应尽可能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和探究实验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 渗透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

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义务教材充实了较多的现代科学知识,如“防止臭氧层破坏”“宇宙中氢的含量”“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温室效应”等。用长短不同的篇幅,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增加了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特色。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做较详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追求现代科学知识的热情。

4 介绍一定数量的工业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材中的“农药的分类、制造、使用”“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肥皂和常用洗涤剂”“糖、脂肪、蛋白质”“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铅笔上的H和B”等均属和日常生活联系较紧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走出社会以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工农业生产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用课本的知识解释、回答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把中国的国情教育、国防科技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我国目前工业的发展,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使自己更深、更宽、更广地获取知识。

5 开展多种形式的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课外活动既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基础。在课堂之外经常开展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家庭趣味探究实验、参观县内化工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6 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中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教学在农村中学有着更特别的份量,实行以普及农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教育,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而充分开发校本课程中的实验探究教学,则能起到“现场说法”的奇效,如:为学生食堂使用的锅炉除水垢;为学生教室窗户的钢筋采取防腐除锈措施;检验学校自挖水井的用水成分,并鉴定其能否直接饮用;等等。

7 服务社区,走进社会,让实验探究教学生动起来

现在已在农村广泛推广的沼气环保节能综合应用,是学生参观学习的好对象。要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如:测验农村生态园林土壤的酸碱性,分析土质,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科技帮助;到一些工厂如县水泥厂、皂素厂(黄姜厂)、自来水厂了解污染、环保、节能等情况,检验农村人畜饮用水质状况;为公园铁栅栏提出防腐除锈措施;等等。这些都能为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找到合适的载体,让实验探究教学生动起来。

8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使学生很好地实现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同时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新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上的改进,并作一些实践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多角度、多范围、多层次,实验实验再实验,动手动手再动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铁丝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铁丝有多长
铁丝的幽默世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两长两短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