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13-02-01陈晓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文

陈晓侠

迁安市杨店子镇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迁安 06440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效增加课堂容量,可以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学难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课堂习作情境,可以使课堂总结拓展,余味无穷,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使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兴趣先行,感受语文之乐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时,他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而传统的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能将语言与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语文课堂感情色彩与形、音、义的统一。它突破时空限制,将教材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或思想情感展示在课堂上。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动听的朗读,赏析精美的词句,这一切都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上很多篇目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很难凭空想象灾难来临时人们惊慌失措的慌乱。课上,通过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时的视频,哗哗灌入船中湍急的海水,船体下沉入海,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人从甲板上掉入海中,大声呼救,仓皇逃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灾难的可怕,与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把学生的思维带到灾难来临的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急迫地投入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生动画面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创设情境,领悟情感之美

从语文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美,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内容也会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因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所以,笔者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科学使用多媒体,尽最大限度为学生整合与教材相关的图文、声像信息,通过直观的展示把抽象的语文信息直观化,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上适时使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联的音乐或视频,学生就能够迅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感知到文字之美,从文字中感受语文的味道,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书的过程中明白事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音乐渲染,入情入境

利用音乐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情感,感受意境,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合。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课文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动画歌曲,让学生在梦幻般的情境中,欣赏到无锡惠山在明月映照下宁静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文重点段内容含蓄,欲语还休,需要结合阿炳的人生遭遇才能领悟。笔者通过播放视频《瞎子阿炳》的片段,使学生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再次播放《二泉映月》时,委婉连绵的二胡声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仿佛自己也尝尽人间苦楚,饱经世间的沧桑,但同时又心有不甘,竭力呐喊,勇敢地向命运抗争。《二泉映月》曲调如泣如诉,悲伤凄凉,让人听了第一遍就害怕听第二遍,让人久久不能忘却。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让学生穿越时空,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

2.2 画面再现,身临其境

多媒体可以跨越时空,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很容易走进教材,走进作者心灵,深刻理解教材的丰富内涵。

例如,在讲授《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一课时,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学生难以想象江南水乡风貌和秀美风光,以及水乡生活给儿童带来的无限乐趣。笔者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上的内容,再用多媒体播放《绍兴的船》的视频。学生一边欣赏江南水乡秀美的风光,一边听着优美的范读,随着悦耳动听的水乡乐曲声,荧屏上出现小桥流水人家,以及那荡漾在碧波之上的乌篷船,学生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感受体验。这样,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感受到水乡孩子们的快乐,看到飘着片片桃花瓣的江南水,看到如渔网纵横交错、形形色色的江南桥,看到在桥上追逐嬉戏天真烂漫的江南娃,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真正成了景中的人……应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依稀来到梦一般的江南,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深刻理解文章中用词之美和语法之妙。

3 化难为易,实现效率之高

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让教师颇费脑筋。有了多媒体,这个难题就可迎刃而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的线路的理解有难度,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而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同时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你还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在挑战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想到好几种方法,如“之字”“螺旋”。在全班交流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意见,反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又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他们看,几种方法都因车身过长而在行驶中失败。这样对比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也显示了学生的求异与创新。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增大容量,突破课文之长

语文教师总反映课时不够,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三四节课。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独特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详细写,轻轻一点即可呈现;需要展示的问题也没必要一一重复,从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样教学会大大优化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师丰富课堂信息量,使长课短讲变为可能。

例如,教学传统篇目《小英雄雨来》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水到渠成,结果以往两三节课讲完的内容,用一两节课时就能完成了,大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增加课堂密度,提高教学实效性。

总之,多媒体给语文课堂注入极大的活力,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活化了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学生面前呈现动态的画面,又可化难为易,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演示,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化,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它的最大优势作用,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会知识,开启智慧的大门,在美的意境中净化心灵,实现人格的提升。笔者相信,多媒体一定会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

[1]张小荣.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179.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