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3-02-01李九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能力

李九鹏

迁安市蔡园镇马官营完全小学 河北迁安 064402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课程的发展也很快。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课程走进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它的实用性、普遍性都很强。信息技术也是现在学生所必需学习的课程,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步入了中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行列。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高度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与平时积累,谈几点看法。

1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会成正比增长。课堂上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教师创设引人入胜、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从而带着积极进取的心态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教师就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进行“Word给作文排版”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利用图文混排设计班级小报。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已经编辑好的电子报和一幅未编辑好的电子报,两幅作品进行比较,强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浓厚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脑、动手,制作了满意的作品,然后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最后由学生代表归纳总结Word的编辑方法,有不足的地方,教师给予矫正或补充。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了知识。通过对比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它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这种平台很适合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教学模式,科学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尽量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机会上机实践,进行主动的探索,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教学能有效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很多时候,教学中教师就是放不开手,怕这怕那,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以至造成学生厌烦的心理,上信息技术课也就没有了主动性,更谈不上探索能力的培养了。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独立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大多知识都是让学生讲解,收到比较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申请免费电子邮箱”一节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同桌合作探索、浏览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会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并给老师和同学各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这些知识都是让学生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掌握了邮箱的组成,了解了很多种免费邮箱,如126邮箱、163邮箱、sina邮箱、qq邮箱等,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 进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任务驱动法最主要的内容是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利用课上的40分钟时间,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科学设置学习任务。设计的任务要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任务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过低,不宜过多,也不要过少,应该抓住中心任务,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去学习。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络获取帮助。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术的“画方形和圆形图形”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新颖独特的学习任务:用程序里的图画功能设计一栋五层的教学楼。出示任务后,学生受到任务的驱动,积极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究学习中,亲自体验了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任务环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种任务的完成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绘制图形,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完成任务。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探索,最终学生理解了圆形、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文字添加等工具的使用技巧,深刻理解在画房子的主体结构、门、墙面等部分时运用矩形工具画图,在画窗户这部分时用圆角矩形工具画图,在画房顶这部分时用多边形工具画图,在画烟囱时用椭圆型工具画图等技巧。通过形式各异的设计,一个个别具匠心的作品展现在师生眼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4 优化学习评价机制,强化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要多加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等激励手段,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足够的勇气,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给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修改”的教学时,笔者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实行分层学习和评价机制。对掌握较好的学生安排难点较大的学习任务,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精神奖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增,学习效果极佳,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学贵有思,新课改提倡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被动地接受信息技术常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为改变这一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电脑帮我制表格”的教学时,笔者放手教学生自己去设计,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通过实践发现,全班学生都能在Word文档中制作简单的表格,并输入文字或数字等信息,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观念,转变师生角色,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江惠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小学时代:教师:2010(5):1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