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生活中的小数

2013-02-01张凤仙校祖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小数小朋友信息技术

张凤仙 校祖亮

郧县刘洞一贯制学校 湖北郧县 442525

生活中的小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生活中的小数”第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要使学生体会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会把不同的数进行相等的单位换算;经过名数换算转化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多媒体投影出示教材四幅情景图):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出图中小数吗?(学生纷纷回答,十分活跃)

【评】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创设观察的最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断二:学习探究,体会理解

师(多媒体出示):

1)你刚才找的小数跟下面一样吗?

糖果重:0.5kg 身高:1.35米 成绩:9.25分 体温:38.5℃

2)说说上面这些小数的含义,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生1:这些小数跟刚才从图片中找出的小数一样。

生2:0.5 kg表示糖果的重量。

……

师:理解了这些小数的含义,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齐答):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数。

师(翘起大拇指):你们很棒,说得非常好。谁还能再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呢?

(学生又一次纷纷举手,抢答)

师(又一次翘起大拇指):太棒了,你们理解了生活中小数的意义,那么你们会把不同的数进行相等的单位换算吗?

【评】教师通过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片断三:再探究,学会名数的转化

师(课件出示):

1)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小朋友排队: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80厘米 1米45厘米 0.95米 1.32米

①说说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

②这些小朋友身高的名数不同,要排队应该先怎么做?学生先小组交流,接着讨论、探究,然后班级汇报:可以先把80厘米和1米45厘米改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再排队。

师接着出示:

1)自学下面的过程:80厘米=( )米。

可以这样想: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也可以这样想: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你是怎样想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想想: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请你把上题解答完整。

(学生按要求独立思考,并完成题目的解答。教师又采用“个人展示”的形式完成本环节教学)

师接着又出示:

2)做一做。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7450米=( )千米 20千克=( )吨

要求: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相互交流转化的方法。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相互交流转化的方法,最后汇报答案,教师板书)

【评】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了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班级汇报以及学生先独立操作、再小组交流、最后个人班级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形式,经过名数换算转化过程,体验了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整个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论其功绩:信息技术,功不可没。

片断四:当堂检测,深化知识

(师出示)自我测评:

1)课本第70面练习十一第1~3题。

2)13厘米=( )分米 86克=( )千克

109分米=( )米 5350米=( )千米

1980千克=( )吨 750克=( )千克

3)( )分米=1.5米(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4700克=( )千克 17厘米7毫米=( )厘米

4)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0.4 千米 1200米 1670米 1.48千米

5)用小数表示下面各题里的数据。

①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最大速度约每秒运行8100米,最小速度约每秒运行6300米。(用千米作单位)

②一艘轮船重65600千克。(用吨作单位)

6)按要求改写数据。

①一只虎身长26分米。(用米作单位)

②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用千米作单位)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然后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评】在多维练习中,巩固、内化知识,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理解了生活中小数的含义,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片断五:梳理总结,评价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理解了生活中小数的意义。

生2:我学会了名数换算的方法。

生3:名数换算中,小单位名数改写为大单位名数要除以进率。

……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后请大家再想一想:教材第68面例题,给下面小朋友按高矮顺序排排队,本节我们是先把这些数都改成米,再排队,那么能不能先把这些数都改成厘米,再排队呢?好好思考一下,争取再创佳绩!

【总评】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具有形、声、色、光的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乐于接受。本节数学课,张老师在课的开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使学生进入最佳心理准备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力,于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改变了数学课堂内容单一、枯燥,学生没有兴趣的教学场面。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实践表明: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成功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让学生喜欢,有兴趣,乐于接受。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弥补了单调乏味的数学教学缺陷,能让学生有兴趣,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如本节课的片断二,张老师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就做到了这一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创设问题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激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很重要,要迅速明白地展现给学生,以免削弱学生学习的激情;要能够重现和保留,有利于学生建立思维的着眼点,展开思维。本节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渲染与教材所表达的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和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做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纷纷举手,争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达到深刻领悟教材内涵的目的。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放师生,增强教学效果。数学课最大的特点是抽象、训练多,这样使数学课形成单调、枯燥、容量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输出中而无瑕顾及学生知识的接收,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而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解放了师生。如本节课片断三的教学,张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课堂需要逐步展现教学内容,就改变了教学场面,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知识的接收状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技能、技巧。充分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注重研究和指导学生的学法,随时变换题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自觉调整自己感官,保持旺盛的精力,学生学得轻松。同时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行启法点拨,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密度,提升学生能力。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升学生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当堂检测。如本节课的片断四,张老师就设计了自测题目,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使学生学得更多些、快些、好些,在多维训练中巩固、内化知识,加大课堂密度,提升学生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张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的单调、枯燥、容量大,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的教学场面。整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教学活动进行得丰富多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并且学得轻松活泼,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加快了教学的节奏感,加大了教学密度,使教学的完美性、系统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数小朋友信息技术
小数加减“四不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