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阅读教学法新探

2013-02-01赵红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法阅读教学方法

赵红杰

迁安市彭店子乡王孟庄完全小学 河北迁安 064409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思想的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而且阻碍了学生自我潜力的发挥。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思想进行新的教学。一个有创新思想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怎样在阅读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去把握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运用自如。因此,教师的作用不能只是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近几年来,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探索学习规律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究和再思考,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具体做法。

1 引发阅读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贾平凹曾说过一句话:“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悲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如果说语文学习是学生心中的一泓清泉,那么阅读就是这一泓清泉中的皎皎月辉,照亮学习之路。小学生要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的就是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读懂一些简单句子就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且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够句段篇地深入理解,甚至能有自己的个性见解,真正做到从兴趣入手,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

2 重视阅读思维,渗透阅读方法

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的价值。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读自己喜欢的文本,不但会使心情愉悦,而且能够更多地汲取知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阅读第一信息,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开始了,他将对这一信息进行调查、猜疑并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调查、猜疑、期待,成为学生独立、自由的阅读活动的推动力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情绪能使学生的阅读热情得以激发,增强学生阅读欲望,导致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让他们主动阅读。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珍惜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冲,让他们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加强。由于小学生都是年纪偏小的孩子,他们的感情总是在运动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往往涨到很高,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文本本身。教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阅读的声音、说的话,敏锐地觉察到情绪的波动正在学生心头飙升。教师要适时保持学生的情感关系,引导他们去感受、体验,学生情绪的波纹将会逐渐地上升起来。

如教学《二泉映月》中描写琴声的内容时,通过影像、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二泉映月》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阿炳对师傅的怀念——自己的不幸境遇——琴声所表达的情感变化中找出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跌宕起伏的《二泉映月》,犹如身临其境,拨动他们的心弦。

此外,还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如在教学《书的故事》一课时,就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比如运用“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个学法来学习第一段,抓住关键词语“不敢出版”“不敢代售”等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后面内容的学习中除了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外,还采用圈点勾画、做批注及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紧紧抓住描写人物前后态度变化的词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等。这样,学生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就能自由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阅读方法也就逐渐渗透其中了。

3 巩固阅读学法,促进阅读策略形成

学法指导也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学生的阅读方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是要逐步感悟和吸收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通过自己慢慢的摸索,会达到一个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时,他们会将自己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巧妙地引用到相类似的阅读情境中。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童话故事常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点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以《丑小鸭》一课为例,通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说明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蝴蝶和天鹅经过时间的淬炼会更美;相反,如果不努力,就像《蜜蜂和蚯蚓的故事》中的蚯蚓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红颜白骨,只有努力付出才不会后悔。掌握了这个方法,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九色鹿》等写法类似的文章了。学生学会思考,就能真正做到会阅读了。

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况中,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测定学习时,学习策略才可以逐步形成。因此,小学生的阅读学法指导不能孤立,而要和学习策略的训练密切接触,并把后者当作着眼点。

由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方法指导时只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两点:首先,研究方法的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这是研究方法指导获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其次,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特性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意识,克服困难、努力取得进步的精神,保障研究方法指导取得教学成果。

4 推进阅读策略发展,培养阅读思考能力

阅读教学是师生和谐沟通与交流的教学,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既有利于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又能提高写作能力。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深浅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认知水平、个性心理素质和获取信息的多寡,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随着学生阅读策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获问题点,把问题问到关键处,而这个所谓关键处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以及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也要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如《有个孩子叫咪咪乔》,可以抓住“孩子”这个关键词提问:为什么不用“布娃娃”而用“孩子”?其次是抓住主要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提出来。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着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可抓住“不忍看”和“忍不住不看”提问:这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再次是通过比较,找优劣。对文本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段,通过比较来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却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里可提问:把“绿”字换成到、过、入、满等好不好?就这样一步一步逐渐深入地练习思考,学生的阅读策略就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阅读能力。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思考过程中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那么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强化,学生也就更加喜欢阅读了。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训练对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益处,对丰富儿童的思维内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学法阅读教学方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