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媒体为依托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13-02-01李晓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李晓燕

莒南县第二小学 山东莒南 276600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新型工具,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投入更现代、更具探索性的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用板书和教具展示教学内容,这些方式存在占用时间多、出错率高等问题,因此导致教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拖堂压堂等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好处比比皆是,但也不可以因此忽视其背后的问题。本文从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进行详细探究。

1 以多媒体为依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1.1 多媒体导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事物的兴趣决定人在处理该问题时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一定会积极地学习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小学生年龄偏小且非常好动,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但是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长此以往定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是改变这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教师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通过动画演示出题,将兔子和鸡以卡通的形象展示给小学生,可爱的卡通形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的语气会让学生想要解开难题,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1.2 图文声像并茂,教学内容更生动具体、直观

科学调查显示,人们通过听觉所获得的信息的记忆程度为15%,而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程度可以达到25%。因此,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将教学内容以听觉和视觉两种方式同时展示给小学生,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多媒体教学设备集投影、录音、电视等各种传统教学工具于一身,有效地将听觉和视觉结合到一起,尤其利于教师教授一些抽象、难以表述明白的数学知识。将复杂、困难的数学理论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像、表格展示在多媒体设备上,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也更容易把握其本质内容。比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追赶”问题,都需要使用图形进行直观表示,而基本几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问题,也需要使用图像,在讲解该类数学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1.3 发挥所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是所有理工类科目的基础,学好数学有助于小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数学的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尤其是对记得快、忘得快的小学生而言,深刻理解数学理论并加以运用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因此,教师要布置定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传统教学中的练习题单纯依靠卷纸、练习册,面对如此枯燥的形式,小学生一定会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创作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既能保证学生在练习中具备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能保持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有助于记忆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方便和节省时间。例如,教师在讲“圆形”的时候,多媒体的教学展示要比在黑板上用大圆规画要省时省力得多。在讲“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时候,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会看到大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的点,之后出现一个圆形,学生便会理解“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然后在固定圆心的基础上,不同长短的线段绕圆心一周后出现不同大小的圆形,学生便会意识到“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多媒体在这种操作性大的教学中发挥了节省时间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4 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设备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理解中适当地加以引导,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数学公式、定律、概念枯燥的现象,将其本质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掌握基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学习完三角这一章后,让学生讨论:“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其对应的角最大”,是否正确?笔者首先针对此题,将演绎归纳的过程制作为PPT。对于目前的小学生而言,想要用三角函数或者余弦定理去证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画图观察。所以,笔者在出完此题后,就让学生自己画图,其次进行观察演绎,继而思考,最后让他们告诉笔者答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缺乏讨论演绎的意识,所以有的学生心中会有答案,有的还很茫然。此时,笔者播放先前的PPT,利用PPT,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演绎归纳的过程,加深印象,以此来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2 以多媒体为依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消极影响

2.1 盲目追求课件美感,华而不实

课件制作美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许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致,盲目地将重心置于课件外观上——可爱的动物、漂亮的底纹、多彩的文字、搞笑的图片,等等,甚至每一行字都要加上动画效果和声音。以上方法均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标准,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过多花哨的装饰反而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美感上,而对于教学内容本身则关注较少。美丽的装饰反而阻碍了教学的进行,削弱了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应盲目最求课件的美感。不过,教师可以将要描述的内容制作为可爱的动物,比如在讲解分数之一章,笔者就用“喜羊羊”作为分数对象。

2.2 盲目跟风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设备应该是作为辅助工具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使用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制定的,如果课堂内容简单易懂,则可以不使用。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为了跟上现代教育的潮流而盲目地使用,将不必要的影像、声音强行加入,失去多媒体教学本身的意义。这样不仅让学生抓不到学习重点,还会耽误教学进度,阻碍学生的进步。因此,在使用时应依具体情况而定,采用最适合的方式才是明智的。

2.3 学生难以消化大量信息,阻碍学生发展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略许多写板书、展示教具的时间,因此可以增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过多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无法完全消化,在被课件主导的课堂上,并非内容越丰富,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的学习应以主动为主,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法,占主导地位的课件无法展示每个人的想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是最重要的,而课件则可能阻碍他们的发展。

3 结束语

当然,我国多媒体教学仍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明确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态度,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课堂上结合相应的传统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多媒体为依托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笔者认为对丰富学生思维想象力、提高学习效率等都有所帮助。

[1]刘娜.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例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

[2]欧义.浅谈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

[3]李小波.立足兴趣培养,提高数学才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4]石世强.浅谈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5]陈建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