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图书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2013-02-01叶春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图书读书素养

叶春侠

迁安市大崔庄镇擂鼓台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迁安 064406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素养都很高,阅读感悟能力极强。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考察学生的各项素养时,把阅读素养作为综合评价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阅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科学使用图书资源,深化学生阅读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为学生提供大阅读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阅读,优化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积淀。

1 优化馆藏建设,加强图书宣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提供平台

为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除了保证图书资源充足、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外,还在教学楼入口角落里设立了“快乐读书架”,每个教室也配置了“图书专柜”,成立班级、楼道图书馆。将学生喜欢的书刊置于其上,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意翻阅。还利用橱窗、看板进行好书推荐,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学生利用晨读、午读时间进行阅览,使好书不断流通,他们的阅读感受也可以随时得到交流。班级图书角的资源可以在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或者校际共享,教师把借阅率高的图书统一搜集起来,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进行广泛流通,充分发挥好书的价值,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物质保障。另外,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成立校园图书馆网站,为学生购置大量适合阅读的电子图书,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阅读。

在宣传上,还可以为学生搭建校园电台、校园网等平台,向学生进行爱书、读书宣传,尤其是通过开展“读书节”,对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发动和宣传,营造阅读氛围,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读书经验进行宣传表彰,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评选“读书小状元”,并颁发奖品——科普读物一套。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增强了读书效果。

2 发挥典范作用,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提供榜样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做读书的表率,营造书香氛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读书,发挥引领和典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使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带头阅读,通过大型推荐会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最终实现师生共读。例如,开学初,笔者向学生介绍《这样学习最有效》《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犹太人智慧全集》《清华北大枕边书》《冰山在融化》《谁动了我的奶酪》《每天进步一点点》等。这些书籍是笔者已经读过的或者在读的,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读书是有用的,并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体验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定向阅读,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师生的读书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教师的读书兴趣变浓了,教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养成了,各方面的素养自然得到了提高。

3 品读中外名著,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内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当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小学生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作为教育者应抢先占有学生的学习阵地,用优秀的思想文化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此,学校把经典阅读书目作为校本课程,推荐给学生。

通过广泛深度的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对学校低年级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品读《爱的教育》《论语》《孟子》《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等作品。系列经典阅读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经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学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性情,改变着学生的言语和行动,一批又一批富有文气、才气、正气的小学者在校园诞生。

4 通过阅读交流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单单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把阅读看成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功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阅读交流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内外读书的指导和交流,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4.1 拓展性阅读交流

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者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化,引导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的广阔天地中寻找方法和答案,进行交流和汇报。

4.2 主题性阅读交流

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比如品读《西游记》教学中,既有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有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对环境描写的欣赏。让学生在品读名著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获得新知。

5 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品味读书成果

为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开展大量读书活动。如:在楼道中开辟“我用我手‘话’我心”专栏,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活动”“自办期刊和手抄报评比活动”,使学生在读书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提高能力,今后更加努力地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在一次图书馆培训会上,笔者参加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在这个学校里,利用很多个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由学生来组织庆祝活动。活动之后,笔者和部分学生座谈,从中了解到:他们活动的全部内容都是从书本里或者是网上学习的,只要是对那个国家的某个节日感兴趣,就自己搜集相关书籍,或者是在电子阅览室进行阅读,读书时间多是课余时间,基本没影响常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了解很多国外的信息,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综合培养了阅读素养,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6 整合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提升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

生活中处处是阅读资源。在平时教学时,要提示学生阅读生活中课程资源的方法,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掌握生活中的语文信息,提高阅读技能。如在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教会学生阅读景点的宣传手册,通过对手册的阅读,了解景区中景点的分布,有助于合理安排游览路径,提高游览效率;通过对景区各景点特色的了解,有利于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景区的历史发展和建设情况;另外通过对手册的阅读,了解了在景区里游览时应注意的事项等,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这种阅读方式,还渗透了很多学科知识。如地理、历史、英语等,对推广大阅读理念大有益处。这样的阅读方法也适应课本上的内容,如介绍赵州桥、故宫等的文章,通过整合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大阅读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生读书蔚然成风,在浓浓的书香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图书读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