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教媒体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3-02-01高振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电教录音事物

高振辉

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四神庄小学 河北唐山 064002

电教媒体在直观教具中能突破时空限制,容易将教学中的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而被广泛使用。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声、形、色发生变化,通过视觉、听觉从事物的运动状态过程中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激情引趣,使学生“向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实践表明,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电教媒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它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结合的方法,使事物从抽象变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

实践证明,各种年龄的儿童都喜欢看电视剧、投影,听录音,教学中如果在适当的时候选放一则寓言、一幅情境图,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声”激趣,以“画”激影,以“境“激趣,教学效果尤佳。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情浓意深,但和学生有巨大的情感距离,为了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让课文的形象走进学生心里,就可以使用“语言渲染”及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办法。一上课,教师神情肃穆地望着学生,做起充满深情的演讲:“同学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消息传来,神州大地一片悲伤,十亿人民沉浸在极度的哀痛之中……”说完,教师让学生一边看屏幕上映出的总理的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地移动和各界群众悲痛的场面,一边听催人泪下的衬着哀乐的课文朗读,一种悲痛的气氛就会立刻笼罩整个教室,笼罩每个学生的心,学生在这种深沉感人的气氛中,很快就会忘记自我,如身临其境,也似乎成了长安街上含泪送别的一员。这样,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的内涵,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总理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视听同步,使学生“乐学”

心理学的原理表明: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课堂教学中以激情引趣,学生进入“向学”状态,教师可凭借电教媒体的优势,及时利用学生这一渴望学习、主动学习的时机,不断制造乐学点,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素质的关键。如教学《美丽小兴安岭》一文时,让学生一边听录音朗读,一边看小兴安岭的全貌录像资料,学生凭借观看多媒体,直观形象地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木茂密,一片葱葱绿绿的景象,学生从中就可以领会到文章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成绿色的海洋了。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采用电影、录像和幻灯片进行教学,把学生从未见过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包括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再有使用录音进行听说的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听录音练对话;听录音回答或讨论问题;听录音复述故事或编说故事:听录音添结尾或推测口头作文;等等。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感到负担、厌烦,而且会怀着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学起来就愿学、乐学。

3 直观演示,使学生“会学”

电化教学由于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因而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例如,语文课本中有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宿建德江》,其中有这样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为什么比树还低呢?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这两句诗的意境又是怎样的呢?小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采用投影教学,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想象,他们依据投影画面所显示的意境,很快就明白了:所谓“天低树”并非指天真的比树还低,而是因为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要低些,他们通过观察月亮倒影在水中浮动的景象,也很快地想到因为江水很清,月亮倒影在水中浮动的景象,也很快想到月亮倒影在江中,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接近。这样,学生头脑里很自然地就出现一幅原野空旷、天清水碧、月影沉江的美妙动人的夜景,从而顺利地突破学习难点。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使乌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的过程更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将乌鸦找水喝的情景,找到水后又因瓶子里的水少,瓶口又小,乌鸦着急喝不着水的情景,以及乌鸦动脑筋想出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入瓶子中,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到水了的情景,通过活泼简洁的文字、色彩鲜艳的图片、活灵活现的动画、清晰逼真的声响,使学生充分发挥具体形象思维的优势,对枯燥、单调、抽象的事物和现象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看得见,摸得着,烙印深,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居庸关的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的隧道长,青龙桥的坡度大,形象地理解设计中的“两端开凿法”“中部凿进法”“人”字形线路,通过一幕幕再现的镜面,把远在千里之外,发生在近百年前的一切展现在学生眼底,如身临其境,栩栩生情,较好地凸显了中心思想,在惊、险、奇、趣中增长了能力。

4 及时反馈,使学生“优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就一堂课而言,及时反馈信息,恰如一篇文章,既能起到纵览全局,使人一目了然的效果,也能使学生由“向学”到“乐学”、“会学”到“优学”的自然过渡。同时,通过反馈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如在春游时,让学生外出观察春天的景色,大地一片翠绿,万事万物苏醒,春花、春草、春芽……在作文课上播放春游外出的录像资料,启发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比喻春天的到来、大地春景的特色,然后用投影及时反馈,交流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评析。通过交流、评析、修改、对比,学生找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修改的目标,掌握了修改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组织语文知识竞赛、优秀文章欣赏,组织学生习作评改、交流,还积极启发学生自制幻灯片,让学生亲自画、写、大胆设计,并说一下制作的过程、体会、感受和应注意到的一些事项,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中可让每个学生自己录制一段讲话录音,然后让全班学生监听,找一找同学的发音缺陷,以此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音质、音量、量长,从而正确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多媒体教学可根据自己需要而自行设置,甚至可以通过程序的方式来实现教学进程的控制,以实现“因材施教”“灵活多变”,做到动手拆、装、剪、贴、玩……,动脑想、算、演绎……,动嘴讲、读、唱……,动笔描、画比赛、游戏……,一切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都被吸引到课堂中,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情形中去学习,去思考、去创造,在声像感染中去想象去探索。电化教学最直接、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实现了知识当堂学会,技能当堂掌握,训练当堂完成,大大优化了课堂效果。

5 结语

总之,电教媒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助手。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电教媒体,能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电教录音事物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美好的事物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不算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