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升: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

2013-02-01庞尚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课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庞尚军

信息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目前,各个学科教学都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希望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为教学理念的改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提供更多的选择,小学数学教学同样不例外。但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使其真正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动力,需要认真思考。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作一浅显探讨。

1 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的“教师、黑板、课本”教学模式得到颠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其表现手法与教学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很难提起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兴趣这个老师,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其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具、学具以及动画、声音、视频等方法,集光、色、形一体,其表现手法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传递也更加科学、合理、形象、拟人,学生在学习难点与重点上,也能得到更加多样化的解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课件,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带角的事物一一展现,让学生从中找出“角”来;然后再通过动画将事物的图形淡化,只留下“角”,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角”。最后,将角的“一个角两条边”的知识运用动画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的知识,实现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而深刻理解、牢牢记住所学知识点,优化教学效果。

2 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从容更加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实现对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破。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动画以及三维虚拟等技术,使教学课件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但应该注意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是简单地放映几张幻灯片,而是真正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与学习中的师生交互。

一方面,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中演示工具的使用效果。事先通过PPT等手段,将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与难点编制成课件,形象地演示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用幻灯片将知识的形成过程予以动态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选择与设计,使多媒体真正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黑板、粉笔、投影等,更使学生与教师都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交互。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单一、被动的个体,既没有与其他学生、教师的互动,也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发挥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可以很好地实现学习交互。在计算机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一样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点,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向每个学生实行教学。同样的,学生也可以与教师或是其他学生实行交互,既及时向教师反馈其学习情况,又可以在网络中与其他学生组成共同学习小组,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很好地保证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如在“常用的计量单位”一课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由学生通过网络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要求小组合作将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再比较各个小组整理过程的清晰以及整理结果的完整性。这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无法对学生整理过程进行及时掌握的缺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提出指导。如此一来,保证了学生小组合作与学习的效率,同时又保障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并逐步养成学生必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人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神秘感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抽象化,受到教学内容与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也无法将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教学,可以很好地克服常规教学条件下信息量不足,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的弱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而且时效性强的信息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觉到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现代科技的贴近,让学生不再是学死的课本内容,而是活着的生活,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上数学课。

为了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水平,要在吃透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地从网络上找到合适的内容补充到课件中去,既符合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使教学过程能够与现代科技、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有兴趣听、有兴趣学。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小学生还处于信息获取能力的初级学习阶段,无论是计算机操作还是网络应用能力,都有很大的欠缺。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开设专门学习环节,以及教师制作课件放校园网上,再由学生自由下载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知识获取习惯。特别是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校园网、互联网的搜索工具,使学生能够使用网络完成教师布置的知识搜集作业。

如在讲授“节约用水”知识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内容为从网上搜集有关水的知识,有些学生搜集了水资源测量知识,有学生搜集了水资源的整体情况,还有一些学生了解到了长江三峡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水利知识。而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通过自主地搜集知识,使学生初步拥有了知识获取能力。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受益匪浅。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互联网学习的运用,可以充分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逼真形象的教学环境,为教师顺利实施教学提供有效的表达工具,既帮助教师提升了讲课效率,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展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王东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S3).

[2]周长胜.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探索[J].现代教学研究,2011(1).

[3]吕晓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

猜你喜欢

课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