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3-02-01朱守华郭全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圆明园手段语文课堂

◆朱守华 郭全坤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朱守华 郭全坤

10.3969/j.issn.1671-489X.2013.28.088

作者:朱守华,本科,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二小学高级教师;郭全坤,本科,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便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引入和合理使用,以及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多样化,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对其有着深厚的依赖情感。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让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因此喜欢上语文课,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面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色彩斑斓的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适当地运用一些科技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全神贯注》一课时,学生对雕塑和罗丹都很陌生,单纯通过语文课的讲解和对课文的朗读体会,他们很难提起兴趣。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利用电子白板和幻灯片技术专门设计一份生动有趣的课件:首先利用幻灯片模板设计统一的雕塑模板格式,然后利用配色技术设计上丰富恰当的颜色,最后把一些有趣著名的罗丹雕塑用动画放映的形式,或逐渐展开,或飞入动画,或逐渐放大……学生在一张张雕塑的动态展现中,一会儿睁大了眼睛,一会儿高声尖叫,一会儿静心细品……他们在一张张动态图片的播放中,喜欢上了雕塑,认识了罗丹,再进入文本的教学,很容易就懂得了罗丹对雕塑痴迷的原因,从而对课题“全神贯注”,对罗丹雕塑时全神贯注的状态、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对课文中完美的语言描述,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地渐入佳境,整节课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重现文本,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在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因为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单靠文本的阅读,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时现代化科技便有了用武之地。利用一些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重现文本或者一些文本片段,或者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等,让一些难理解的课文通过视频或影片或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来协助补充理解语文课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正符合现在学生的兴趣点和现代化的心理状态。他们喜欢动态的视频,尤其年龄小一些、理解能力弱一些的学生,他们从动画中更容易看懂理解一些较难的问题,然后再进入文本的教学,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在全面认识圆明园的辉煌之后,充分体会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之后的无比愤怒与痛恨之情?只靠文本的阅读,有些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一是因为课文中的一些语言难以理解;二是因为一些学生的想象力比较弱,对圆明园中一些辉煌的建筑无法从课文的语言描述中在大脑中重现;三是现代学生的爱国意识比较淡漠,对当时时代背景下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无法理解。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首先让学生通过幻灯片饱览圆明园的辉煌图片,然后把当年英法联军抢烧圆明园的情景用影片的形式重新播放出来,文本内容在影片中一一展现,学生在惊呼圆明园的辉煌的同时,一下子激起了对英法联军的无比痛恨,圆明园的历史在此全部展现出来。

利用影片对文本的重现,学生对这一陌生的历史久远的题材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再来学习课文,在读到圆明园的辉煌部分时激动万分,语气或委婉或高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部分时,或咬牙切齿或群情激昂或叹气惋惜。从他们对课文的朗读里已充分体现出他们对文本理解已经不用教师多余的解释了,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以及充满情感的朗读中对课文已完全理解,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目标在一系列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辅助中实现,本课的学习取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3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薄薄的一本语文书,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学生丰富的头脑。因此,语文课如何从课内走向课外,如何在课堂里做到以读引读、以文引文,创建课内大量阅读的高效语文课堂,成为现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介入正好推进了这一教改的步伐。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查找补充同类题材的文章,然后向学生或展示或打印,从而达到大阅读的目的;或者通过网络查找同一主题的课外阅读资料或课外书;或者充分利用校外社会或其他学校资源;或者与其他课程整合;或者给学生编纂课外读本;等等。比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这一课时,笔者便和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很多有关恐龙的文章、资料,并和学生一起编写了恐龙读本,很多学生还在网上买了大量的恐龙书籍。

现代化科技手段给当今教学改革中现在流行的单元主题性教学也带来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爱的主题这一单元课文时,为了实现课内整合和大量阅读的教学目标,笔者首先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整个单元进行整合,让学生抓住单元主题,对重点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利用网络和校外家校教育阵地,查阅搜集很多篇其他爱的主题的文章和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的爱的故事。这样,让简单的课文不用学,让复杂的课文简单学,让课外的文章课内学,让生活故事课堂化,真正实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课内大量阅读的目标,由单一文本走向多层教学的高效课堂。

4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现在的学生对网络的迷恋,让家长和教师头疼不已。现代化的科技电子产品更是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依恋,电视、电脑、手机、MP3、MP4、PSP……还有专门揣摩学生心思编创的各种动画片、游戏,让他们眼花缭乱、分秒思念、无所适从,不愿意再动脑子去思考、阅读、学习,甚至于长时间泡在这些电子产品上,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如何引导学生从眼花缭乱、极具诱惑力的电视、网络、游戏中走出来,让他们对电子产品的迷恋服务于学习,成为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的又一重任。

的确,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的巨大诱惑,要想让学生走出来,甚至让学生把这一兴趣点转移到为学习服务上来,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出发,既然你们离不开网络,那就把你固定上网的时间安排上学习任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便减少了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久而久之便实现了让高科技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服务的宗旨。比如: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查找各种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甚至教会他们如何做幻灯片,如何使用白板技术,如何下载课文影视资料等,学生在动手、动脑查阅、制作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对网络的依赖,还对所学的语文课有了深入的了解,真正实现了高科技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要因课而宜,适合静心品读的课文则少用,需要高科技手段帮助才能收到较好学习效果的则尽管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还要因学生而宜,如对阅读理解力强的学生,为了避免网络的诱惑,还是让其少接触电子产品,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为主;而对已经迷恋网络不能自拔的学生,则要适时地增添一些利用高科技手段自主学习的任务,慢慢地引导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更要因教学情景而宜,需要运用一些声色手段创设情境才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那就适时用,反之则不必用。

现代化科技是时代迅速发展的产物,更是让师生家长欢喜又惧怕的产物,但是只要教师引导得及时,使用得恰当,现代化科技手段会给课堂增添无限的光彩,从而创建出一节又一节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圆明园手段语文课堂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