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2013-02-01王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学琴弹奏节奏

◆王静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的科学教学方法很关键,应该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度是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先决条件,它是开启学生钢琴启蒙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更轻松地与学生交流,以便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也非常关键,如采用故事教学、直观教学等方法,它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必要条件。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身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更积极地完成任务,才能把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点,学生就很愿意、很容易接受。

再次,选择适当的教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重要因素。如果布置的曲目超出了学生驾驭的范围,让学生感觉很吃力,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至于最后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素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最后,给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也是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可以互相学习,又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信,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下面,笔者就钢琴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简单阐述几点。

1 正确运用表情艺术

教师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师亲切和善的表情会使学生一下子和你缩短距离。学生对教师的表情通常是很敏感的,每个学生的性格、音乐素养、能力等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能力差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态度、语言,更不能说打击学生自尊心之类的话。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成是一样的,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赞赏,使其更加自信。而对于比较聪明、浮躁的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使其冷静,不能骄傲。对于一些学习态度好、表现好的学生,稍有放松势头,则用比较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其更加重视。

2 合理运用故事教学法

2.1 节奏符号的区分

音乐心理学理论认为,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有规律的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组合,是音乐中时间移动的时值表现,不同人对同一节奏的心理感知是不同的。节奏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比如脉搏、呼吸、日出日落、潮汐、钟表、火车行驶等形成的节奏。但是一般人们对节奏的感觉经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知力。因此,对待同一种节奏,不同的人,他们的心理感知是不相同的。

音乐是声音的过程,正是作为过程而不是一个瞬间,也不是停滞状态,它在时间上是进行着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两个范畴是指节奏和声音。节奏在掌握音乐表演时是主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其余一切的首要要素。节奏符号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容易混淆,因此需要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全音符像汤圆、唱四拍;二分音符像气球、唱两拍;四分音符像蝌蚪、唱一拍;八分音符像拐杖、唱半拍……运用比较形象的物体来学习节奏符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此外,在钢琴启蒙演奏中,要数着拍子弹,如弹奏全音符do时,唱do-2-3-4等,这样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把握节奏。

2.2 关于弹奏中的“放松”问题

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会很随意地弹出音符,但教师一说手型、力量集中等词语时,学生则会变得更加紧张,甚至感觉弹奏钢琴要受这么多束缚,久而久之感觉弹奏钢琴很枯燥无味,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手臂要放松、力量要集中等要求,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并感觉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把这些专业术语变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对其有兴趣。

3 重视直观教学法

3.1 重视钢琴教学中的直观性

在钢琴学习中,音程与和弦算是一个难点,学生会出现音不集中、不齐、手臂僵硬等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要运用直观教学法,重视教师的范奏,让学生先分解练习,之后运用肢体语言在学生臂膀上等进行感应,让学生感受手腕在抬手练习中的作用,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起来容易些。

此外,很多初学者的教材都配有相应的图画,教师要充分利用它。在教授曲子时,先引导学生欣赏插图,为了解作品的背景等知识做铺垫;教师再示范弹奏,学生就会对这首乐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3.2 重视作品的可感受性

在感受乐曲时,教师要运用拟声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和表现音色的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学生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因此,钢琴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直观教学法,才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琴的稳定兴趣

“学生的能力有差异,爱好、情趣也各不相同,手的大小、小脑的反应等生理条件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曲目,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进度。“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内容来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违反这一原则,一味追求进度、难度,或一直弹考级曲目,这种负重感只会削弱学生的学琴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注意难度的迂回递升,把练习曲和乐曲结合着进行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琴兴趣的稳定。这样,学生不会觉得困难,而且优美的旋律能唤起学生的美感,熟悉的音调能调动学生的学琴兴趣。另外,对内容较长的乐曲可以指导学生分阶段练习,逐步消化,由部分到整体,由慢到快。

首先,每个学生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果违反这种规律,只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失去兴趣点。此外,对于篇幅比较大的曲目,要实行分段练习,逐个消化。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非常的关键。

其次,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直接兴趣。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增加对曲目的更深层理解。通过音乐欣赏等各种手段,让学生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

5 创设一定的表演舞台机会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钢琴也不例外。学生练习钢琴的目的,就是能充分展现自我、表现音乐,从而得到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经常参加舞台表演的学生,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会更强一些,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创设表演舞台,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通过钢琴交流等形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便提高自己。通过舞台表演,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演出经验。另外,还可以适当参加钢琴考级考试等活动,锻炼心理素质,从而推动他们更勤奋、刻苦地练琴,来增强学琴的强度。

总而言之,钢琴学习中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习钢琴的效率和学生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

猜你喜欢

学琴弹奏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弹 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孔子学琴
YOUNG·节奏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