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2013-02-01张海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重难点直观多媒体

◆张海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辅助工具,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它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规律转变为形象直观的线条、图形、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觉数学也很简单、很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选用,它已成为一种最实用的教学工具。为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一线数学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数学运用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下面结合具体课例,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 巧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数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对动态的数学信息较为敏感,愿意接受那些变化的信息资源。另外,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对网络资源甚是喜欢。作为信息发展的产物,在新课标背景下也很受教师的青睐,这种教学方式也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数学情境设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实现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时,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了多媒体动画课件,根据学生喜欢的奥特曼动画片,展示一组奥特曼送给小朋友们的暑假礼物,提问:这些礼物都是由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组成,你能找到它吗?你能用我们学过的那些图形再做一个新鲜的礼物送给你身边的小朋友或者你的亲人吗?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利用学具进行自由组合,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并把自己的成果拿到前边来,用实物展台展示给大家,说出是用哪几个图形组合得到一个新礼物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笔者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课下自己搜索相关材料,看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没有看见过,把喜欢的图形下载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这样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面,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巧用多媒体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好的方法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分析数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巧妙运用数学思想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对陌生的问题感觉很熟悉,很难解决的复杂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两个题目,一个是:买5支铅笔需要15元钱,那么买8支铅笔需要多少钱呢?另一个是:买一支钢笔需要8元钱,买一支圆珠笔需要3元钱,那么买6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多少支圆珠笔呢?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这两道题的分析思路,提示学生可以利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这个是纯数学知识的运用,告诉学生这个经验,并及时总结积累数学思想或者方法,该掌握的必须熟练掌握,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 巧用信息技术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中绝大多数知识点是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很多概念、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图形的变换、线段的移动等,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还有的知识需要向学生展示形成过程,这样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效解决这一难点,利用图表功能、绘图功能等方式,直观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本质上揭示数学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展示,轻松解决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反比例”和“圆柱体和圆锥”等知识点的教学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大脑构图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授课,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从白板配套软件中调出来,用电磁笔直接拖动素材,就能绘制出相关图形或图像。绘制结果直观形象,生动说明了所要讲的数学概念、规律等。通过电子白板的应用,大大节约了绘图时间,提高绘图准确性,降低了绘图的难度。学生通过体验教师绘制的过程和图像生成的过程,深刻体会了有关概念或者规律的含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4 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新课程中生活化的素材比较多。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感觉数学很熟悉,很有学习的必要,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机动地调整教材的结构。同时,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生活化,让每个学生学有兴趣,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进行“24小时计时法”和“亿以内数的认识”这类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突破教材的结构安排,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教师的提示自制钟表表盘,利用竹签和桃核制作数字算盘。上课时,利用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时间的认识和算法,准确认识了亿以内的数。这样教学,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展现出来,这种直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浓,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新授课结束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题组进行训练,展示现实生活中学生作息时间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深刻理解24小时记时法,并能与12小时计时法进行区别,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全部。因此,一线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模式或者是落实新理念,盲目运用多媒体设备,而是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的规律,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科学运用多媒体。更要注意选择多媒体的切入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科学整合,确实起到提高教学效率、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的作用。一定要防止在使用多媒体时走进思维的误区,使教学显得走马观花或者不伦不类。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作用,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学生的思维,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全面落实数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李刚.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做到四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78-79.

猜你喜欢

重难点直观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