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张颖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制作者所学注意力

◆张颖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教育教学应用软件得以开发。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图形动画制作软件,Photoshop图形图像编辑软件,让教育教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专门绘制知识结构图的软件——XMind。它能够帮助师生绘制出各种样式的知识(或概念)图示,在其中可以任意添加文字、图形、联系等内容。这种图形能够简略地展现知识间的各种联系,既能概要显示,也能一级一级展开,逐层显示详细内容。当然这种图形也能够逐层合并,最终在观察者头脑中留下一个清晰的概要思路图。对于知识的展示,它能够起到思维引领的作用。这种由点生面的图示,使得知识得以多方位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发散思维能力。笔者从两方面叙述一下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1 思维导图的绘制

要想充分开发这款软件的功能,教师必须首先学会熟练地使用这款软件,然后将使用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使用。师生通过共同探索,不断提高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不单单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欲望。

1.1 主题文字的添加

打开软件之后,在软件主窗体工作界面中心会出现一个(中心主题)按钮图示,双击该图示就能输入中心主题。插入下一级主题有两种方式:1)右击原主题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子主题”;2)选中原主题,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子主题”。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主题”按钮,然后输入方法与中心主题一样,双击即进入编辑状态。插入同级主题方法与插入子主题一样,只不过后一项选择的是主题。

1.2 图形图像的添加

制作者在思维导图中添加图形图像,能够使读者将图文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增强对于概念的认识,能够使其对主题概念与图像、符号建立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进行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添加图形图像的步骤如下:

1)选中需要添加图像的主题,双击使其处于编辑状态;

2)单击“插入——图片——从本地(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图像按钮)”;

3)浏览选择相应的图像;

4)图像插入后可以通过拖动边框上的控制点调整其大小到合适程度。

1.3 联系的添加

当所有的主题都添加完毕之后,制作者可以在不同主题间添加连线以建立某种联系。同时,制作者可以进一步注明二者间属于何种联系。

添加联系的制作步骤:

1)选中第一个主题,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联系”;

2)拖动联系的箭头到要建立联系的主题上;

3)双击其上的“联系”,修改其名称为相应的关系名称。

也可以通过右击该主题,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联系”。

1.4 样式的修改

当所有主题及联系添加完毕之后,制作者可以修改整个思维导图的样式,使其达到美观的效果。1)线性的修改:选择右侧“特性”选项卡,在高级一项中勾选“彩虹色”及“线条渐细”。2)线条的修改:选择“特性”选项卡,在“线条”内线形可以选择“直线、曲线、箭头线”等样式中任意一款,在“线条宽度”一项中选择合适的线宽。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自然、简单、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采用发散思维的模式,在人脑中建立起立体思维的框架。它将各种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效组织性的图画。这种方式与人们大脑日常处理事务的方式相同,增强了吸收和接受信息的有效性。

2.1 成倍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有利于学习新知识和整合旧知识

思维导图易学易用,只要制作者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就能够帮助他快速地建立起思维结构图,同时还能够随时进行修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因为有时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够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

在语文教学中通常存在很多零散的知识点让学生感到无从把握,从而对该学科感到迷茫费解。学生在学习时使用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图形工具就能够很快地建立起这些分散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学生在做笔记的时候可以将各项知识点浓缩成概念名称,这样就节省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也使得所掌握的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挈领,便于其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随时与所学过的知识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以便于其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将新知识随时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之中,使其更完备、更具体。

2.2 有助于建立语文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随时与所学的旧知识进行联系,将其并入已掌握的语文知识的网络体系之中。学生的每一次知识的链接都会使其对原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使其知识系统更加牢固、更加丰富。每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节点上生成的新的节点,从而使知识链接得更加广泛,更具发散性,知识结构也更趋完善。这样生成的知识框架更加与人的头脑中的联系方式相似。学生在应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够方便快捷地与所学的知识体系进行联系,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这样通过各种联系建立在一起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不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孤立理解,而是以旧带新,以旧生新,环环相扣,使其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快、更牢固。

2.3 有助于培养师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将所有要讲授的语言点纳入其中,将所有要详细讲述的部分采取链接的形式与学习资源进行联系。这样教师在讲述某一个知识概念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打开相应的页面进行深入学习,便于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每次备课时都可以加入一些新收集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的编排。每次修改都是教师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是教师创新性的自我展现。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聆听教师的详细讲解,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通过这个印象加入自己对该课的理解,再重新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思路,绘制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思维导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既是自己对所学知识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从上述内容上看,绘制思维导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是他们进行思维独创的结晶。

2.4 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更高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强,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边听教师讲课边在下面玩的情况。小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得课堂学习效率明显降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学生注意品质不良;2)教师讲课内容和语言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汇集了多种表达信息的方式,结构活泼,色彩丰富,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思维导图上的图片图像、音频、视频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注意力持续得相对持久。学生听讲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也随之加深,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更高。

每一款新软件的开发都是顺应某一市场需求。XMind思维图形工具的开发就是顺应了头脑风暴式的学习方法,使这一方法得以全面的展示。这种动态模拟知识在头脑中生成的方法更接近于学生自然掌握知识的过程,因而这款软件值得广大师生进行尝试探索,使其应用于教学。

猜你喜欢

制作者所学注意力
Sugar Painting 糖画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卷雪茄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