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课程录制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2013-01-31董闽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5期
关键词:机位话筒精品课程

李 勇 郭 煜 董闽红

北京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北京 100124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将之纳入“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也进行了彻底改革,如增加听力理解和快速理解内容,增加非选择题比重,变更成绩计分方式等。教育部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些改革举措的推出实际上均剑指一处,那就是为了改变过去的中国式哑巴英语,培养大学生较强的综合及能动的英语能力。

我校外语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于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他们实行了分级教学以及分类型教学法,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如指导式、主题式、开放式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活力,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为其录制网络教学课程的难度和压力。为此,结合多年的录制经验,笔者试从教学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对录制实践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1 教师活动范围较大,与学生互动性较强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一个单纯讲授者,逐渐向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就像节目主持人一样穿针引线,有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辩论,有时则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课堂演示、演讲,有时会在讲解疑点难点时与学生互动。因此,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教室前的三尺讲台,而是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以笔者2012年4月录制刘宇慧教授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精读教程》中的某单元为例,在教师的授课内容中,学生的讨论、演示及回答部分占整个课堂的40%左右,自学教材及观看影片部分占30%左右,教师在讲台前的讲解部分只占到30%左右,并且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穿梭,时而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时而回到讲台播放影片,时而走到某一位学生前面与之互动,时而回到黑板前板书,对一些疑难词汇进行重点讲解等。新型英语课堂的这些教学特点无疑增加了我们录制人员捕捉画面的难度,针对英语教师活动范围较大、不固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对策:

1.1 确定课堂教学的大概流程

事先需要向教师了解课堂讨论、影片播放及其他内容的大约时长和大致时间,并了解教师授课的活动习惯。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多媒体手段丰富,内容灵活多变,比如有的以学生讨论为主,有的以学生演讲为主,有的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更有的则以各种活动综合开展。因此,录制外语课程了解课堂教学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一台内容丰富的晚会的导演,需要事先了解节目单和节目流程一样,对录制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地调动各种录制手段,保证录制过程的流畅和顺利进行。

1.2 多设机位

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和授课习惯,以一个机位为主,其他机位为辅助。目前我们录制外语教学课程采用的是半自动录播系统,即有4个机位(教室全景机位、教师近景机位、学生全景或近景机位及PPT机位)的导播系统,录制其他课程的时候,一般以教师近景为主机位,而在录制大学英语课程的时候,一般以学生机位为主机位,因为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教师的活动范围是与学生在一起的。

1.3 学生机位要及时而准确

在教师对某一位学生进行提问和互动时,应迅速追踪定位,推拉摇移转换要稳、准、狠、匀。要做到这个,必须提前与教师打好招呼,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时候需要留出适当的时间,比如可以让教师提问某个学生时,重复一下问题,或者补充一些题外话等,以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导播能够调整好机位,及时有效地捕捉到学生的画面。

2 教师与学生互动多,涉及学生广,声音效果很难处理

由于采用多个无线麦克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声音的录制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室录播系统采用的是一个无线麦克(教师使用)加上几路环境声音话筒(学生回答问题使用),一般来说,1个无线麦克加上几路环境声音话筒基本能够满足以教师为主型的课程录制。但是,由于外语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较为活跃,参与性较强,而且还间或伴有大量的个人演讲、演示部分,因此对声音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声音话筒对群体声音的放大效果还可以,但是具体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来说,就显得音质嘈杂混乱、音量不够给力了,另外教师从无线麦克出来的声音与学生从环境声音话筒出来的声音会显得反差很大,听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音量与音质满足基本需要,使他们的声音清晰可辨,对于录播人员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在录制过程中根据情况采取了相应对策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教师授课内容,分别对其采用以某种手段为主的声音录制方法。

从声音录制的角度,需要进行声音处理的部分不外乎以下两种授课模式:

2.1 纯粹以学生为主的发言模式

即学生演讲、辩论或讨论等课程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就是报幕员加评委,而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有大段的发言并且位置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采用让教师和学生轮流共用同一个无线麦克的做法。比如2010年我校刘宏涛老师讲授的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实践创新课—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参看国家精品课网站视频),整节课的内容有90%以上是由学生逐个上台演讲、发言,发表对某一个事件或话题的看法。课前与教师沟通后我们决定,把讲台作为一个主要场景,无线麦克作为一个固定的话筒放在讲台中央,再辅助以教室环境话筒,就可以基本解决声音问题了。

2.2 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并不时与学生互动的模式

这一模式下声音处理的难度会比较大,因为与教师互动的学生位置不固定,随时在变动之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大段的发言,可能只有一两句的对话,因此让教师与学生共用1个麦克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采用将教师的麦克音量降低一半,将环境话筒音量尽可能地推到最大,这样处理虽然环境噪声会相应地增大一些,但会使教师的声音与学生的声音反差显得不会太大,学生的回答也基本清楚可辨,满足观众最主要的听课目的。如果能事先与学生做好沟通,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要尽量大声讲话,效果就更好了。但是,环境声与无线麦克的音量调节要适度,应避免为提高学生音量而产生噪音过大的情况。

3 在多媒体语音实验教室,教师自己录制教学视频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外语课会大量使用到多媒体和网络手段,新型的语音实验教室在外语教学中广受欢迎,这些语音教室既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收看教师讲授的PPT电子课件、播放的视频等,又可以随时用计算机上的耳机话筒回答问题和发言,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与每一名学生进行即时互动,这种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非常适合外语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性强的特点。目前我校语音实验室都配备有视频录制功能,为教师录制自己的教学视频提供了极大方便,教师自己录制视频具有灵活方便而且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的优势,并且由于每名学生的座位都有话筒和摄像头,能迅速而有效地捕捉互动画面,更好地体现英语教学的互动性特点。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视频的录制效果就显得差强人意了,由于他们不是专业录制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在录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3.1 画面分布应注意内容和景别的关系

多媒体教室自录设备一般可以容纳多个画面的并列,教师在设置这些画面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景别的分布。例如教师让两名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可以这样设置屏幕上的几个画面:1个教室的全景画面,1个教师的近景画面和两个正在对话学生的近景画面;如果只是教师与某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只需要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的近景画面;如果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只需要教师自己的近景画面就可以了。或者,如果有的教师喜欢在自己讲课时看到某些学生的反馈,那也可以始终设置一个学生的反应画面。如此,根据课程内容和具体学生的活动情况,将内容与景别挂起钩来,就可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课程内容了。

3.2 着装颜色要深一些,避免浅色和白色

目前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视频录制设备还不能达到专业摄像机的清晰度,像素和色彩还原要差很多,因此穿浅色的服装会“被画面淹没”,脸和身体容易混为一体分不清楚。而深色服装会增加画面的对比度,使画面看上去效果更清晰一些。

3.3 画面与声音需要转换时,让学生回答问题适当留出停顿的空间,忌急促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问题或者与某名学生互动,一般需要迅速定位并转换某学生画面或者其他镜头,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过快、过于急促,往往由于转换不及时、出现声画不同步甚至学生声音和画面都没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录制教学视频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难题。因此,一定要事先与学生做好沟通,或者培养学生养成录制习惯,那就是回答问题时忌急、快,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般来说,当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停顿5秒钟左右再进行回答是比较合适的。

4 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大环境之下,高校外语课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逐渐凸显出来,这些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但同时也在不断地增加着录制人员的工作难度,对我们的录制设备和录制手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以此文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毕竟能够将一堂外语课堂教学完美地呈现出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1] 李宪武.两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方式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17-119.

[2] 张曾嵘.精品课程录制系统的建设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2(8):214,215.

[3] 梁永.任课教师深入参与精品课程录像制作初探:以广外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为例[J].科技信息,2010(36):506,508.

[4] 张伟,丁彦,李忠,陈琳.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153-157.

[5] 郝大魁,张健,邵晶晶.浅谈高校课程录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0(4):48-50.

猜你喜欢

机位话筒精品课程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把话筒传给鹏鹏特
不停航施工机位限制运行分析
小话筒
简易无线话筒扩音系统设计及实现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自制大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