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暴解读伤害了谁——以高尔基的《丹柯》为例

2013-01-31周康平

中学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尔基族人奴隶

周康平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族人是“人”

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柯的族人们。族人们的儒弱,害怕,恐惧,无助和忘恩负义,在文章中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在解读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族人的可恶,也可以读出丹柯的可怜。教师们上课时也在这方面渲染有加,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一遍遍的走近教师为他们营造的鄙视族人的氛围之中。一个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这是一群 的人,你想对他们说 。我们选择关注后者,因为后者是教师解读施教效果的体现。答案各种各样,有“你们这群卑鄙的人,请远离我们的丹柯”“你们不配做丹柯的族人”“你们伤害了一个英雄,你们应该感到惭愧”……

听着这样武断的答案,我感觉到很不是滋味,我在想,如果,你是丹柯的族人,你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沼泽,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地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住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然而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你会怎样?你会像这些族人们一样吗?是不是也会有跟他们一样的恐惧、想法和做法?族人们的选择是一个严峻的选择:要么卑微地作为奴隶生存,要么为自由的新生活冒险。做奴隶成了最现实的选择:“他们准备到敌人哪儿去了,把自由献给敌人,大家都给吓坏了,已经没有一个人害怕奴隶的生活了”。在人类的历史上,应该会有一些种族被消灭,也有一些做了奴隶,作为生存的本能,做奴隶成了人很多时候不得已的选择。这种状况,鲁迅曾有过精辟的论断:“想做奴隶的时代”。几千年的汉民族发展史是这样,综观世界各个民族,莫不如此。深藏在内心的恐惧,对生活生命无法把握的绝望激发了内心的人性劣性,这才是这群族人会做出这样行为的原因。从这一个层面来看,只要是人,一个普通人都难以幸免。所以,我们轻易地愤慨在课堂上,大声地表达我们对这群族人的鄙视时,有无想过,他们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是人就有摆脱困境使自己活下去,那怕是付出尊严作为代价的本能,这就是普通人和英雄的区别,恐怕这也是作者写族人们的最真实的想法:同样是困境,英雄(丹柯)能在困境中寻找光明的道路,而普通人(族人)却只能呈现让我们厌恶的姿态。

关于族人们的劣根性,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分析,勇士丹柯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族人的幸福,结局却是无人“喝彩”和“赞扬”,甚至竟被一个胆小的族人踩碎了心。关于这一点有过论断:“人们不希望为此事此人感到心中有愧而背负着道德的十字架,因为他见证了他们在苦难面前的卑怯,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宽阔的心胸正视自己,他们进而想消灭一切相关的证据……心被踩碎了,于是人们就放心了,安心了,没有了伟大的对照,他们的卑劣似乎就有了隐藏的地方”(《读出这一篇》黄华伟)。我们再来看一段分析:“高尔基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深悲民族国家的前途无望,才用自己手中的笔,用文学的方式进行大声的‘呐喊’,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论高尔基的丹柯》朱伟);也记得鲁迅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且让我们用鲁迅的这些名言,来解读《丹柯》中族人,我觉得更加恰当。关于这一切,停留在指责族人的层面上就是一种“粗暴”,留给我们深思的更多的应该是我们深藏在身上的卑劣的本性——这才是小说中族人给我们的最大的思考点。

我同情丹柯的族人们,我也理解丹柯的族人们,我不鄙视,但为他们感到悲哀!在遇到命运无法把握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奋起,没有选择抗争,而是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偷偷地拿起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审视的目光,我们可以越过他们的肩头,可以看见更多。

丹柯亦是“人”

作为族人的对立面,丹柯成了一个伟大的英雄,老师和学生们对他赞之又赞。丹柯的形象绝对让人热血沸腾,但读着读着,我在想这样的一个问题:丹柯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带众人准备离开走时:“他们走了很久……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那儿去的。”这个时候,丹柯可以做什么?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沟通?我们看丹柯的表现:“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作为一个领导者,“还在前面走着”是不是忽视了什么?

当族人们开始对自己的懦弱动摇时,就选择了讽刺埋怨丹柯来替代害怕,丹柯面对族人的指责,生气了:“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这些话反倒使他们更生气了。

这样的丹柯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有喜怒哀乐,他有常人的浮躁心态,他有常人的痛苦,更有一个不成熟的领导者的缺点。我更愿意把这些表现理解成作者企图向我们展现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应该把这些呈现给学生,把最真实的英雄呈现,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下一个概念性的标签就来歌功颂德。相信这些常人的缺点不会影响我们对英雄的否定,反而让我们更加的贴近人物,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接受英雄的过程。

当然,英雄自有英雄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人之外,有他英雄的一面,我很喜欢这段文字:“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的举在头上。”这段文字有更好的翻译:“美的人总是勇敢的以及忽然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的举在头上。”很多学生有疑问:为什么不断掉一只手臂或是一条腿,而更具现实感?

学生一定要明白,族人的无望使他们倍感到了苦难“他们的脸上没有一点高贵的表情”,他们促使了丹柯做出了 “抓出心”的举动,只有这样方可以用象征“爱”的心驱散阴霾,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心中有美好情感的人对外界的矛盾即不合理,不合情之事抱以憎恶之恨,要用勇气去面对乃至去击败,所以是勇敢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清醒后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一大甲虫,给人的感觉,浪漫而唯美,英雄的唯美和悲剧的融合,让人流泪。

联系到外国小说中很多文章教学,对于人物的情感取向,教师们都有类似的处理,比如在《清兵卫与葫芦》中,对清兵卫父亲的批判,就不曾注意到他是一个父亲角色,忘记了对孩子爱并非是有意和粗暴的,实际上他也觉得自己在为清兵卫着想,尽管在无意中会扼杀一个孩子的天赋;在《骑桶者》中对老板娘“冷酷”的批判,唯独忘了她还是一个商人;在《素芭》中谴责素芭父母的“狠心”,唯独忘了还有世俗的力量。也许我们更应该设身处地的深究一下在他们这种表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只有我们看到作者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们才可以说自己真正地看懂了文章。

文本的解读,当以恰当。教师贴标签式的解读不仅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反而可能伤害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出一种浅阅读的坏习惯来,这实在是老师们在文本解读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猜你喜欢

高尔基族人奴隶
蚂蚁奴隶的反抗
(21)新航线
My First Sea Journey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手机奴隶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Today’s Highlight in History(On Jan.1)历史上的今天(1月1日)
死亡谷里的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