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造成的问题及对策

2013-01-31柳卓娅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山东淄博255130

淄博师专论丛 2013年2期
关键词:男女比例男女生师范院校

柳卓娅(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显示,大城市近八成的小学教师岗位由女性把持着。尽管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调查显示中小学女教师数量超过男教师,但这份报告得出的中小学教师连续10年“女性化”的结论仍着实让人们震惊。这一情况在大城市更甚。以北上广为例,在小学阶段,女性教师比例达到八成,初中阶段则达到64.4%。这意味着,每10位中小学教师中,就有七八位是女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专家的关注,主要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师范院校女生占多数引起的问题和女学生性别教育方面的问题,如师范院校中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师范院校女生思想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师范院校女生爱情追求类型的调查研究、师范院校女生性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等方面。学者们对这类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也有一些探讨,如有的专家谈到由于男女性别差异引起的对教师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教师职业的偏见是造成师范类院校乃至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造成的诸如对师范院校本身、对我国基础教育、对师范女学生即未来的女教师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基本还没有做研究。 本文将通过研究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调造成的问题及对策,系统地探讨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对师范院校本身、对我国基础教育、对师范女学生即未来的女教师造成的影响。最后将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给教育决策部门、师范院校以及基础教育部门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男女生比例失衡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普遍现象

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以及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从性别比例看,在师范类院校中,女多男少是普遍现象,从而导致基础教育中男性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在幼儿园和小学尤为严重、各中学也不同程度存在。

具体到我们国家的情况,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有目共睹,教育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从性别比例看,在师范类院校中女多男少是普遍现象,从而导致基础教育中男性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在幼儿园和小学尤为严重,各中学也不同程度存在。据2012年《齐鲁晚报》报道:师范院校仅理科专业有男生,一些师范类文科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在某些专业被称作“国宝”,开学时大部分迎新人员都是女生,男生较多的一般是理工科院系。在外语系、中文系等文科院系的迎新处,办手续的帐篷下坐着的全是女生。 “教育系本专科专业今年共录取634人,其中男生仅有54人,女生所占比例在80%左右。”济宁学院教育系党总支副书记乔东华介绍,该系近几年都是女多男少,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男生报考的更是寥寥无几。前两年虽然也是女生多,但男女比例相差没这么大。中文系也是这种情况,今年中文系的女生在新生中所占比例达到80%左右,而去年该系女生所占比例为55%左右。[1]层次更高的师范院校也是如此。女生成群结队,男生零星几人,这是在华师校园内再常见不过的场景。招办最新数据显示,华师2012级本科生中,女生比例为70.64%,在逐年攀升后终于首次“破七”。而据了解,同为师范类院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新生男女比例也接近三比七,师范类院校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2]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曾在第三十六期全国中学校长研讨班学员就“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座谈中指出了社会各界要关注中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上海市浦东高级中学胡瑞峰校长也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他指出在临近退休的老师中,男性占大多数,而在新进青年教师中,女性占大多数,这就造成了中学教师男女比例越来越失衡的现象。同时在师范学生中,也是女生占多数男生少数,男女比例同样不协调。

二、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

传统观念制约是男性走进小学教师队伍的障碍。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有可能向别人提供社会支持,更有可能对照顾孩子和老人担任更多的责任。就像有的女生认为的那样“从小就想当幼儿老师,觉得她们多才多艺,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了。”[3]济宁学院一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女生说,在大学里,她争取多学一些才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作为男生,这样想的可能性极小。

师范类院校里男生本来就不多,使一些男性不愿去选择师范专业和应聘教师岗位。一部分男生的就业选择趋利性,认为教师行业待遇低、缺乏成就感,无论从传统的观念还是现实的考虑,他们心目中会有一个出人头地的实在选择,而且听起来都要比在学校里“看孩子”更有吸引力。学生专业选择面的拓宽,自由度的提高,势必造成他们在专业选择上会更多地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和未来成就等多方面加以考虑,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范院校男生的流失。男幼师投身幼教之后的职业上升路径较少,也成为制约男性进入该行业的因素之一。受调查网友中,希望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转入幼儿园领导岗位或从事相关理论研究的,占到36%。只有不到两成人选择了“一直工作在一线,跟孩子打交道。”[4]

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男孩子当幼儿老师不光彩,是没本事的表现。男性的性别个性对社会,人生,职业都有自身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他们较多想通过选择理想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而认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种种约束使他们无法展示自身的个性。一位老教授讲过他门下一名男生的求职故事。男生到一学校应聘时,被女生大军的阵势给吓着了,“排队报名的都是女生,我们几个男生看着就显得另类”。最后,他的这位得意门生放弃了所学专业,转而从商。男教师稀缺正在成为校长们的共同烦恼。北京一所知名重点高中校长说:“每年招聘老师时,我一看到有男生就两眼放光。”尽管这所学校给出的薪酬和福利都很优厚,但还是很难吸引到优秀的男教师加入。[5]

现有基础教育体制更有利于女生脱颖而出。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女生在这方面比男生更擅长,由于录取是按照分数从高向低依次录取的,所以能考上师范专业的女生要比男生多。从生理和心理上来看,青春期的女孩确实比男孩成熟得要早。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孩子会早些为家庭承担责任,这样就教给了她们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她们比男孩学有所成,才会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才能最终建立一个如意的家庭。

三、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问题

中国古代从来注重阴阳互补,男女相处也是一样。学校男女数量悬殊,会对男女生的性格养成、心理状态造成影响,校内不同学习、生活资源对于男女生会造成浪费会短缺。学生以后就业带来的基础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和与之相关的中小学学生培养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一)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影响学校的硬件设施的配套和利用率

目前很多高校从学生宿舍到娱乐设施大多以适应男生要求为主,学校里的活动场所只有适合男生的球场等,而男生过少,必然导致这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适合女生活动的场所根本没有或少得可怜,大学里的女生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去逛街,没什么娱乐可言,[6]最终导致有些必要资源的严重不足。而这一问题,至今也没有引起教育部门足够的重视,也就缺少必要的改进措施。

(二)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对师范院校里的男女生个性成长和完善都不利

一方面,从男女生自身个性发展来看,男女比例差别过大,将会模糊学生的性别意识,对学生的个性塑造及性格培养会造成影响。对男生来讲,男生几乎成为“边缘人”。对男生性别个性的影响,女生太多的环境也许使男生更加怯于或不屑于表现自己,从而放任自己处于边缘化状态。一名男生即使社交活动能力很强,可是面对四分之三都是女生的班级环境,也会觉得有些气短或不舒服。有研究表明女师范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已深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而且,对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说,交往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更为突出的位置。她们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渴望有所归属。也正因如此,由交往所产生的苦恼和困惑亦显得格外突出。两性关系是女师范生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部分,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如人意,对两性关系的困扰成为女师范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问题是很自然的。[7]师范院校女生过多,而且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征是趋于感性而且早熟,对于感情投入度大,因此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比男生多,加强高校心理辅导特别是对女生的个性辅导,是一个急需引起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男女双方与异性的相处和了解来看,女生过多会影响男女生对异性的印象和感觉,从而导致最终在综合心理成长方面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虽然近几十年来男女两性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两性角色界限日趋模糊,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产生长期的影响。师范大学女生对男生在有度量、意志坚强、爽快、勇敢、沉着、坦率等因子上的期望高于男生的自我期望,男生对女生的活泼的期望高于女生的自我期望,这种对异性角色期望的差异性表明,大学女生对异性的期望较之男生更多、更高,认为只有那些具有更多特质优势的男生才能成为理想的男性伙伴。”[8]很显然,在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的师范院校,这种理解和期望是不可能正常实现的。

(三)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的严重失衡,使得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成为必然

1.男教师过少影响教师队伍的完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单性别的团体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容易厌倦,脾气暴躁,工作效率低等如果男教师过少,就形不成文化,男教师还可能沾染上女性的特点。如果一个教师群体,都是单一的女性性别,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女性教师间相互争吵,女性教师转向对学生使用暴力等。

2.男性教学方式的缺失,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全面接受。在教学方面,男教师的性别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接触幼儿的风格等不同于女教师。男性具有开朗、自信、勇敢、豁达等特点,以及遇事沉着冷静,思路开阔,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开阔的学习视野,可为儿童树立学习的另一种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女性教育的不足。班级的许多活动难以开展,班级的气氛死气沉沉,教学中学生思路不开阔,运动场上无法进行男子项目的比赛等等。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女性在社会化过程受种种限制,思维的创新性比男性要差。小学教师女性化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男老师太少,学生缺乏男性榜样,影响学生个性塑造。太多的“女性化”教育影响学生个性塑造,孩子们在处理问题时可能更倾向于女性方式,虽然细腻但不够果断,这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发育肯定有影响。很多学生从小朋友时候起九在家跟妈妈,在幼儿园和小学跟女老师,缺少成年男性在细微之处的影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长大后缺乏男子气,性格懦弱,缺乏挑战与探索精神,无法参与社会竞争。学生有两性为榜样,学习和个性气质上才不会有偏差。男教师有魄力、思想开拓、精力旺盛,对学生的引导性强。也有学者从积极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在目前这种教师群性别构成女性化现象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有必要鼓励女教师在坚持女性气质长处的同时,尽可能地汲取男性气质中的优点,向着“双性气质”(指一个人兼有男女两性气质中的优点)的理想模式努力。[9]可见教师性别个性对学生影响之大和我们的无奈,增加师范男生招生和就业比例才是上策。

四、师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衡的对策

(一)通过宣传教育促使男生意识到参与承担教育的责任,建立男性教师的培养体系

可以以从古到今的男性教育家尤其是基础教育家为示范,教育男生应该在思想上充分做好从事任教的准备,对教师职业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鼓励优秀的男生选择师范,教书育人的特点是以身示教,教师的行为有时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让更多的男生意识到学校就像个大家庭,既需要母爱的细腻,也需要父爱的刚毅、直率、严格和坚韧不拔。只有学校的男女教师比例协调,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完整的校园世界。也许是教师工作较为稳定,所以受女生的青睐。而男生更倾向于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其实幼儿园非常欢迎男老师。考生应该纠正思想偏见。历史事实已证明并非只有女性适宜当小学教师,男性同样适宜当小学教师。中国几千年的初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男性承担的,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位小学教师。小学特级教师男性所占的比例远远超出了他们在小学教师中所占的比例。

(二)以未来就业优势吸引更多的男生来报考师范专业

让更多男生意识到师范类专业好就业,从而在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衡问题。目前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实际给男生提供了绝好的就业契机,男生的从教就业比女生有了更大的优势,很多中小学或明或暗的表示希望能招聘到更多的男教师以弥补女教师过多造成的教育缺憾。不是我们不要女生,是女生太多了,我们要考虑学校教师男女比例的和谐。”一位中学校长在招聘会上如是说[10]。的确,近几年来,师范院校的女生比例急剧上升,中学校园里女教师的比重也不小。为了协调中学教师的男女比例,很多中学更青睐招男毕业生。从师范院校招生的角度考虑,任何一个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注意到男女生比例协调,目前学校所能做的是在招生时适当在一定范围内对男生有所倾斜。有的学者建议对填报师范专业的男生进行结构性降分,同样的分数,男生有优先录取权,这样对女生显然有失公平。可能较好的一个办法是男女生分开录取,在录取计划中就分别表明男女生录取人数或比例,男女生在自己的性别范围内形成竞争,师范院校择高分录取即可。这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男生报考。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护男生从教的积极性,也可考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男性师范毕业生留在教育系统从教,而不是放弃专业去从事其他职业。并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学习,掌握教育教学必备的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新兴学科与相邻学科的知识等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等。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初等还是高等,我们都应正确看待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努力完善好自己的技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逐步改革现行教育体制,给男教师更多发挥独特个性的机会

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许并不是男女比例问题,而是应该在具体的课程专业设置上注意引导,注意发挥人才的优势,从深层次看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女生一样有创造能力,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会死记硬背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在人们择业观念尚存在一定趋同,定格的状态下,社会媒体应对人们的常规定势——教育是女性最佳职业这一传统理念予以纠正与引导,使男性打破这一心理定势,主动参与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择业信念的改变不仅能使男性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而且也有利于教育进入启心益智,悦性怡情,刚柔并济的理想状态,教育将不再以教会学生某种技能为终极目标,由此教育则可能成为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寓教于乐的目标更易达成。[11]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与基础教育直接相关,高等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性别比例和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我们希望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3]贾凌煜.师范专业男女比例失调 仅理科专业有少数男生[N].齐鲁晚报,2012-09-11.

[2]黄绪,胡泽渊,张嫣然,廖存希.华师男女比例三七开 师范类高校阴盛阳衰[EB/OL].华大在线,2012-10-28.

[4]朱玲.大楚调查报告:7成网友认为男幼师缺乏亟待改变.荆楚网,2011-04-06.

[5]男教师稀缺 ——校长感慨招聘看到男生就两眼放光[EB/OL].浙江在线,2012-09-10.

[6]男女比例失调中国高校成了女儿国[N].广州日报,2006-10-15.

[7]马国义.冲突与困扰——对部分女师范生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2).

[8]田澜,王鑫强,陈志强.师范大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9]荆建华.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

[10]狄伟锋.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11]彭永春,吴雄鹰.性别失衡对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猜你喜欢

男女比例男女生师范院校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男女比例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比例对团队执行效率的影响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学校费心防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