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料的标准知识

2013-01-31韩北忠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蔬菜汁乳饮料茶饮料

韩北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饮料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为了规范饮料生产、提高饮料质量,目前我国发布和实施了为数众多的饮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各类饮料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1.什么是饮料,饮料标准对饮料是如何定义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饮料又称饮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 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2.饮料标准对饮料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饮料按原料或产品性状进行分类,可分为11个类别及相应的种类。11个类别分别为:

(1)碳酸饮料(汽水)类;(2)果汁和蔬菜汁类;(3)蛋白饮料类;(4)包装饮用水类;(5)茶饮料类;(6)咖啡饮料类;(7)植物饮料类;(8)风味饮料类;(9)特殊用途饮料类;(10)固体饮料类;(11)其他饮料类。

3.什么是碳酸饮料,饮料标准对其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和GB/T 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碳酸饮料又称汽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在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气容量(20℃)≥1.5倍。

在 GB 10789—2007 和 GB/T 10792—2008中,碳酸类饮料被分为以下四个种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在该类产品中,果汁含量(质量分数)为2.5%。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果味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

(3)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4)其他型碳酸饮料:除上述三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4.什么是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饮料标准对其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是指用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它的种类繁多,根据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分为以下九种:

(1)果汁(浆)和蔬菜汁(浆)

采用物理方法,将水果或蔬菜加工制成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浆)液;或在浓缩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果汁(浆)或蔬菜汁(浆)浓缩时失去的等量的水,复原而成的制品。

(2)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

采用物理方法从果汁(浆)或蔬菜汁(浆)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加水复原后具有果汁(浆)或蔬菜汁(浆)应有特征的制品。

(3)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

① 果汁饮料: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可加入柑橘类的囊胞(或其他水果经切细的果肉)等果粒。

② 蔬菜汁饮料:在蔬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4)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

在果汁(浆)和蔬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稀释后方可饮用的饮料。

(5)复合果蔬汁(浆)及饮料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果汁(浆)、或蔬菜汁(浆)、或果汁(浆)和蔬菜汁(浆)的制品为复合果蔬汁(浆);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果汁(浆)、蔬菜汁(浆)或其混合物并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6)果肉饮料

在果浆或浓缩果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果浆的果肉饮料称为复合果肉饮料。

(7)发酵型果蔬汁饮料

水果、蔬菜、或果汁(浆)、蔬菜汁(浆)经发酵后制成的汁液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盐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8)水果饮料

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但果汁含量较低的饮料。

(9)其他果蔬汁饮料

上述八类以外的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

5.什么是蛋白饮料,饮料标准对其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等,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蛋白饮料又可以分为三类:

(1)含乳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还可称为乳(奶)饮料、乳(奶)饮品。

(2)植物蛋白饮料

用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得(可经乳酸菌发酵)的浆液中加水,或加入其他食品配料制成的饮料,如豆奶(乳)、豆浆、豆奶(乳)饮料、椰子汁(乳)、杏仁露(乳)、核桃露(乳)、花生露(乳)。

(3)复合蛋白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和不同的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6.饮料标准对含乳饮料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和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等,含乳饮料又分为以下三类:

(1)配制型含乳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

(2)发酵型含乳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等有益菌培养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如乳酸菌乳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称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

(3)乳酸菌饮料

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整而成的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

7.包装饮用水也是饮料吗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包装饮用水也是饮料中的一大类别,其定义为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包装饮用水通常又分为以下六类(定义也参考了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等其他标准):

(1)饮用天然矿泉水

采用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地下矿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根据产品中二氧化碳含量,饮用天然矿泉水又可分为:

① 含气天然矿泉水:包装后,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有可见同源二氧化碳自然释放起泡的天然矿泉水;

② 充气天然矿泉水:按相关规定处理,充入二氧化碳而起泡的天然矿泉水;

③ 无气天然矿泉水:按相关规定处理,包装后,其游离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为保持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盐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种天然矿泉水;

④ 脱气天然矿泉水:按相关规定处理,包装后,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无可见的二氧化碳自然释放的一种天然矿泉水。

(2)饮用天然泉水

采用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或经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地下泉水且未经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3)其他天然饮用水

采用未受污染的水井、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且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

(4)饮用纯净水

以符合国家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等制成的制品。

(5)饮用矿物质水

以符合GB 5749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而制成的制品。

(6)其他包装饮用水

以符合GB 5749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不经调色处理而制成的制品,如添加适量食用香精(料)的调味水等。

8.桶装纯净水要随喝随烧吗

对于桶装纯净水,不要让其一直处于“保温”状态,重复烧开的水不仅含氧量在减少,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因此,最好随喝随烧。

对于制冷的水也要小心饮用,因为制冷状态下的水温不足于杀死很多细菌。

其实,无论是纯净水、矿泉水还是其他各类饮料,都不建议成为主导饮品,尤其是儿童,建议多饮白开水(自来水烧开晾凉)。简简单单的白开水才是值得推广的绿色健康饮品。

9.饮料标准对茶饮料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和GB/T 21733—2008《茶饮料》,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茶饮料通常又分为以下四类:

(1)茶饮料

又称茶汤,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

茶饮料(茶汤)又可以分为: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其他茶饮料。

(2)茶浓缩液

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的水提取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态制品。

(3)调味茶饮料

包括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和其他调味茶饮料。

(4)复(混)合茶饮料

以茶叶和植(谷)物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干燥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风味的液体饮料。

10.饮料标准对咖啡饮料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家标准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咖啡饮料类是指以咖啡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咖啡饮料类也是一个大家族,其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1)浓咖啡饮料

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

(2)咖啡饮料

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

(3)低咖啡因咖啡饮料

以去咖啡因的咖啡提取液或去咖啡因的速溶咖啡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

猜你喜欢

蔬菜汁乳饮料茶饮料
三种蔬菜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三种蔬菜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银耳五谷乳饮料生产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流变特性
海红果发酵乳饮料稳定效果的研究
关于辨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的探讨
茶饮料,少喝为妙
茶饮料对大学生体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茶饮料能当茶喝吗?
含乳饮料≠牛奶
茶饮料满意度:“王老吉”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