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信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3-01-31孔晓荣孔祥斌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孔晓荣,孔祥斌

内蒙古医科大学:1计算机技术教研室;2图书馆,呼和浩特 01005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在我国开展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政策指导下,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任务。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里,如何培养既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又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的交叉科学管理型人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始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1]。

1 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从1998年国家整合五个专业设立信管专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每个开设信管专业的高校都培养出了许多学子,这些学子从事于不同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各高校不断总结和探索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培养模式和人才就业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看到,该专业的发展期望值与现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显现出一定的问题。

1.1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

信管专业是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每一门学科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核心课程,不同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目前存在着较大分歧,这对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信管专业的高校中,注重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在平时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方面的训练,因而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相对较强,但其他学科的实践技能相对较弱;而注重管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例如医学课程设置)的学校更愿意培养学生的事务信息处理能力,但是计算机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学生不具备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毕业后只能从事计算机的一般维护工作[3]。造成学校之间培养信息管理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尽相同,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

1.2 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无法创新和开发应用系统

由于信管专业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课程设置较多,学时安排紧张,因此许多学校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缺少了与社会联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环节,致使学生虽然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开发出一些小的信息系统,但缺乏学习和了解社会环境中已经运用的较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机会,因而更无法知晓当前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性能[3]。学生只有在毕业实习期间到各单位实习工作时,才能有实践机会,但由于实习时间比较短暂,刚熟悉工作流程就到毕业设计结束时间了,因而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很难有创新和开发新的管理系统的思路和设计,毕业设计未能达到理想效果[4]。

2 网络环境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措施

在国际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上述信管专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致使学生社会经验严重不足,无法快速适应社会对信息管理技术工作的需求发展,并且这个问题已影响到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因此,针对这个问题,许多高等院校已开始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改善这种情况,下面探讨几种采用的解决方案[5]。

2.1 建立ERP实验中心,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称为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它聚集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综合管理决策、制定各类计划,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整体运营,具有科学的、现代化的先进管理系统功能,为企业全方位管理提供服务。现在ERP系统已为大中型企业广泛使用。

目前,许多大学与ERP供应商合作,建立了ERP网络实验中心,并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ERP实验教学工作[6]。ERP实验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模拟系统以及沙盘模拟实验组成,其中计算机模拟系统可以模拟和仿真企业复杂的经营活动和工作流程,所用的数据来自企业的实际环境。通过ERP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ERP大型管理系统的原理与基本使用方法,对熟悉和理解企业规范的业务流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类所学知识来处理信息、辅助决策的能力。而沙盘模拟运用[7]则是用来模拟经过简化的企业运作流程,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性体验学习方式,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战略、生产规划、生产需求、市场销售、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发展前景规划等过程展示在沙盘模拟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充分体验企业规范的管理流程,还可以参与到经营管理模拟过程中,进一步领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管理专业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解决了学生实习经费不足,企业或单位不愿让实习学生过多介入企业管理的问题。

2.2 建立医院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和开发新系统打好基础

医药类信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会进入医院工作,目前许多条件较好的大中型医院都应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医院信息系统是由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的医院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它承载着医院绝大多数部门的各类信息,它的运转好坏和功能是否完善关系着医院整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现代化技术水平。

医院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室是学校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利用目前已在医院运行的信息系统软件的模拟演示版本,建立一个医院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室,利用网络提供给学生一个医院信息管理的实验模拟环境,让学生熟悉HIS的界面、软件功能、医院各部门的基本工作流程和系统操作方法等,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快速掌握HIS的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从而在学习和实践应用中,从了解、熟悉医院信息系统到针对目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建立创新意识,为完善系统和开发新的系统平台奠定了前期基础[8]。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时,就可以很快熟悉当前系统环境和各医疗部门的工作流程,不仅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好的技术维护工作,而且在完善系统和开发新的系统方面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设计思路,有利于在工作中将专业技术知识充分发挥出来。

2.3 注重实践应用环节,完善专业实践培养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为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发展而设置的学科,因此专业性质决定了专业课程内容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根据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模拟操作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来进行[9]。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让学生切实了解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情况,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方向,而许多大学常常因为资金短缺或其他原因而忽视了这一环节。那么,还可以通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这一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利用企业的资金与学校技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建立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学校里也能了解相关行业的运行环境和工作流程,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另外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就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实习单位中要学习适应环境、了解环境,从而在工作流程中针对运行的管理系统能够善于观察,勤于研究,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10]。以便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做为我国培养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专业性质必然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注重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内容。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也标志着新型交叉学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多领域科学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是这个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1]曹锦丹,牟冬梅,王伟,等.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64-66

[2]叶明全,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5):524-526

[3]吴正荆,王丽伟,孙丽,等.我国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1-3

[4]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7,(10):74-77

[5]钱洁,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106-109

[6]郑述招.ERP系列实验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8,(8):155

[7]陈征,郭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616-618

[8]张英.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7):178-179

[9]史红霞.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196(10):40-41

[10]张庆华,谭旭红.基于集成化模式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111-113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