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2013-01-31赵秀娟孙长颢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卫生学实验课营养

赵秀娟,孙长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 15008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实验教学在其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原有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实验教学更是迫切需要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预防医学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应用所掌握的实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已经沿用了多年,有些使用自编实验课教材的医学院校,甚至十几年都没有任何变动。内容多以不同种类食物营养成分测定和人体营养状况生化检查为重点,已经明显滞后于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发展的现实状况,不能与实践有机结合。特别是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改革、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也出现在食品中,如何将这些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有选择地逐步纳入到实验课教学中,使实验教学达到与时俱进,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实验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1]。

1.1 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导致其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行实验操作的主动性不强,实验过程中缺乏思考和钻研能力,通常以简单地完成实验报告为结果。既浪费了实验资源,也降低了学习效果。由此看来,如何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促使其较好完成实验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2]。

1.2 实验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内容设置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对专业人才综合性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开展的实验项目中大部分是基础验证性实验,操作方法较单一,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由于受到条件的制约开设不足,影响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将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公共营养问题和突发卫生事件。因此,改革教学内容,将解决实际社会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引入相关实验项目,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1.3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有待改变

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在上课前独自进行备课、准备实验器材、预实验、预讲,在课堂上完成讲解和示范,学生只在上课时按部就班地操作,完成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就完成了任务,缺少实验前的准备学习和锻炼。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难以顾及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此外,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论笔试,实验教学所占分数比例极少,且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考核方式较单一。这些现象一方面加重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对于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法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因此,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也是完善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学科,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在增进人民体质、疾病防治、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公众营养问题却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食品污染物检测的复杂化使得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再加上我国营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这些矛盾的出现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改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本专业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而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2.1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体,也是深化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随着新世纪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设备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由过去的理论验证转变为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原有教材进行规划和调整。将以往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内容结合新的实践,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堂讨论等内容构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第四版)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第七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全国高等学校的配套教材。201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主编了该版教材,该版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在严格遵循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既注重整体框架的逻辑合理性、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的互补性及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同时又考虑每一类实验的梯度衔接及所占比例,尽可能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编写的过程中注意从实际工作出发,以某一问题或案例为主线,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使之系统化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综合性实验“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的调查与分析”,融合课题设计、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检验、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相当于完成了一项完整的课题研究。此外,根据学科知识的更新而调整实习内容,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培养综合性预防人才的需要。例如:课堂讨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案例讨论”,以“三鹿奶粉事件”作为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和理解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并将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有机结合,从而将食品安全问题做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思维和探索,培养了学生运用整体意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验课的设置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如增加了“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设计的课堂讨论”、“豆制品加工工艺及其卫生学评价”、“营养干预课堂讨论”等内容,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前授课教师应对授课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针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可采用PBL教学方法。首先,给学生介绍食物中毒案例并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而对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又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此外,涉及到食品加工、生产现场等食品卫生问题及监督管理的内容,可采用到现场实践教学的方法,带学生到食品生产企业去参观,让学生自己画出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找出危害和分析关键控制点等。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GMP和HACCP体系具有更深的理解,也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在授课中更多地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对那些学生不能亲自参与或动手的实验部分,通过多媒体体现出来,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

2.3 提高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水平的提高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积极培养一批知识面广、专业精通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通过主观努力学习和探索,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驾驭实验的能力;学校和教研室提供外出进修和深造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实验授课能力。在贯彻大预防观念的前提下,任课教师应紧跟实践工作的需要,加强与所在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的联系,了解当前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掌握最新实验检测技术,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4]。

2.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推行主动探索性的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实验课前应对实验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课程复习,做到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数据分析和结果分析等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在实验课上,教师也要根据实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探索问题的兴趣进行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此外,在实验课上,教师应注意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结果能够作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金,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等,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2.5 完善实验课考核手段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5]。实验教学考核应包括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侧重实验分析和讨论,而不仅仅是对实验结果做简单描述。对报告中观点鲜明并检索相关资料寻求支持和证明的学生给予较高的实验成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此外,也应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运用的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也使实验教学的考核更公平、更科学、更具激励性。

[1]杜鹃,白雪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5):303-304

[2]刘晓婷,梁海燕,陆春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8):126

[3]封锦芳,肖荣,苑林宏,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98-300

[4]马玲,杜靖.关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45

[5]戴福祥,刘艳.近十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88-92

猜你喜欢

卫生学实验课营养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有趣的实验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